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治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685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治理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预处理结构,所述箱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滤板,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喷洒结构,通过上述方式,通过设置往复结构和联动结构,电机利用转动杆带动第一凸轮转动,第一凸轮带动第二滤板上下移动,使得第二滤板下方的灰尘会掉落至收集箱中,在运行的过程中完成对第二滤板的清理,确保预处理结构的处理效果,在两个锥形齿轮的作用下,连接杆会跟随转动杆同步旋转,在两个皮带轮和同步皮带的作用下,圆杆会发生转动,带动第二凸轮对第一滤板进行上下晃动,运行的过程中完成对第一滤板的清理,该方式能够确保装置长时间工作,减少维护的次数。护的次数。护的次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治理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粉尘处理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治理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国各地的各类建筑物拔地而起。各式各样建筑物的出现,极大的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但在各类建筑物建造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污染环境的粉尘,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严重破坏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0003]现有的建筑施工用粉尘治理结构一般是放置在施工现场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处理,降低空气中灰尘含量,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装置中的滤板则会含有大量的灰尘,需要定期对装置进行维护,劳动强度大,且影响装置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治理结构,解决装置维护难度较大,劳动强度大,且影响处理效率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治理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预处理结构,所述箱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滤板,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喷洒结构,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排风扇,所述排风扇的底端贯穿至箱体内,所述预处理结构的另一侧设置有往复结构,所述往复结构贯穿至预处理结构内,所述第一滤板和往复结构之间设置有联动结构。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喷洒结构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设置于箱体的内壁一侧,所述箱体的内顶壁设置有横管,所述横管的底端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喷嘴,所述横管和水泵之间设置有软管。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预处理结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一侧开设有条形口,所述框架的底端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框架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滤板,所述框架和箱体之间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圆管,所述圆管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六十度。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往复结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框架的另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至框架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轮。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联动结构包括圆杆及连接杆,所述圆杆的一端贯穿至箱体并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轮,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于框架的另一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和转动杆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两个所述锥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圆杆的另一端和连接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设置有同步皮带。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滤板的临床个均固定
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移于滑槽内,所述滑块的底端和滑槽的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内壁一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排风扇的一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防护罩内。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增阻套,所述增阻套为橡胶材料构件。
[0014]本技术通过设置预处理结构和喷洒结构,外界的空气先从条形口进入至框架中,从第二滤板穿过后利用圆管进入至箱体内,多余的灰尘则会进入至收集箱中,完成对空气中灰尘的初步处理,同时水泵利用软管将箱体中的水输送至横管中,并利用喷嘴喷出,使得水和空气接触,对空气进行进一步处理,提高处理效果;通过设置往复结构和联动结构,电机利用转动杆带动第一凸轮转动,第一凸轮带动第二滤板上下移动,使得第二滤板下方的灰尘会掉落至收集箱中,在运行的过程中完成对第二滤板的清理,确保预处理结构的处理效果,在两个锥形齿轮的作用下,连接杆会跟随转动杆同步旋转,在两个皮带轮和同步皮带的作用下,圆杆会发生转动,带动第二凸轮对第一滤板进行上下晃动,运行的过程中完成对第一滤板的清理,该方式能够确保装置长时间工作,减少维护的次数。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箱体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预处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联动结构和往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0]图中标记为:1、底板;101、把手;102、增阻套;103、滑槽;104、第二弹簧;2、箱体;3、第一滤板;301、滑块;4、联动结构;401、圆杆;402、第二凸轮;403、皮带轮;404、同步皮带;405、连接杆;406、锥形齿轮;5、预处理结构;501、框架;502、条形口;503、第一弹簧;504、第二滤板;505、圆管;506、收集箱;6、往复结构;601、电机;602、转动杆;603、第一凸轮;7、喷洒结构;701、水泵;702、横管;703、喷嘴;704、软管;8、排风扇;801、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实施例
[0022]传统的建筑施工用粉尘治理结构一般是放置在施工现场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处理,降低空气中灰尘含量,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装置中的滤板则会含有大量的灰尘,需要定期对装置进行维护,劳动强度大,且影响装置的处理效率。
[0023]如图1

5所示,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治理结构,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端设置有箱
体2,箱体2的一侧设置有预处理结构5,箱体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滤板3,箱体2的顶端设置有喷洒结构7,箱体2的顶端设置有排风扇8,排风扇8的底端贯穿至箱体2内,预处理结构5的另一侧设置有往复结构6,往复结构6贯穿至预处理结构5内,第一滤板3和往复结构6之间设置有联动结构4;启动排风扇8,排风扇8将箱体2内部的空气排放至箱体2外部,箱体2内部形成负压,外界的空气会从预处理结构5中进入至箱体2内部,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初步处理后进入至箱体2内,喷洒结构7,使得水和空气接触,对空气进行进一步处理,该方式能够确保装置长时间工作,减少维护的次数。
[0024]喷洒结构7包括水泵701,水泵701设置于箱体2的内壁一侧,箱体2的内顶壁设置有横管702,横管702的底端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喷嘴703,横管702和水泵701之间设置有软管704;水泵701利用软管704将箱体2中的水输送至横管702中,并利用喷嘴703喷出,使得水和空气接触,对空气进行进一步处理,提高处理效果。预处理结构5包括框架501,框架501的一侧开设有条形口502,框架501的底端设置有收集箱506,框架50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簧503,第一弹簧5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滤板504,框架501和箱体2之间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圆管505,圆管505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六十度;外界的空气先从条形口502进入至框架501中,从第二滤板504穿过后利用圆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治理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设置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一侧设置有预处理结构(5),所述箱体(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滤板(3),所述箱体(2)的顶端设置有喷洒结构(7),所述箱体(2)的顶端设置有排风扇(8),所述排风扇(8)的底端贯穿至箱体(2)内,所述预处理结构(5)的另一侧设置有往复结构(6),所述往复结构(6)贯穿至预处理结构(5)内,所述第一滤板(3)和往复结构(6)之间设置有联动结构(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结构(7)包括水泵(701),所述水泵(701)设置于箱体(2)的内壁一侧,所述箱体(2)的内顶壁设置有横管(702),所述横管(702)的底端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喷嘴(703),所述横管(702)和水泵(701)之间设置有软管(70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结构(5)包括框架(501),所述框架(501)的一侧开设有条形口(502),所述框架(501)的底端设置有收集箱(506),所述框架(50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簧(503),所述第一弹簧(5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滤板(504),所述框架(501)和箱体(2)之间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圆管(505),所述圆管(505)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六十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结构(6)包括电机(601),所述电机(601)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戎丽敏陈君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