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明专利>正文

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肢体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683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肢体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底座的上端通过升降机构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支撑架的内侧设置有导轨,所述活动板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侧设置有内环,所述固定环的内侧开设有卡槽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患者四肢夹持在两块冲孔板之间,防止肢体脱落,冲孔板的通孔结构和内侧的海绵垫大大提高了患者伤口的散热性,使用起来更加舒适,转动旋钮一可通过升降机构带动活动板上下移动,对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适合不同需求的患者,冲孔板两端的内环通过滚珠在固定环内侧转动,便于患者调节身位,提高使用的方便性。提高使用的方便性。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肢体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
,具体为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肢体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整形外科学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又称整复外科或成形外科,治疗范围主要是皮肤、肌肉及骨骼等创伤、疾病,先天性或后天性组织或器官的缺陷与畸形,治疗包括修复与再造两个内容。以手术方法进行自体的各种组织移植为主要手段,也可采用异体、异种组织或组织代用品来修复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组织缺损或畸形,以改善或恢复生理功能和外貌。
[0003]公告号为CN211796928U的现有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多功能支撑架,转动升降握把带动主带轮旋转次带轮,次带轮转动收纳套筒带动延伸杆对肢体板进行升降,具有节省劳力,避免交叉感染,高度可调,操作方便,能促进患上肢静脉回流,减轻水肿和病人痛苦的优点,棉垫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避免冬天肢体板冰凉直接使用容易受凉感冒,对比专利中不具备肢体的固定装置,使用时容易导致肢体脱落,稳定性较差,只具备升降机构,可调节性较差,不便于患者调节身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肢体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缺陷和问题,通过设置的两个冲孔板对肢体进行夹紧,冲孔板两端的内环通过滚珠在固定环内转动,提高了可调节性,方便患者调节身位。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肢体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易从手中滑落,防水性能差,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肢体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底座的上端通过升降机构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支撑架的内侧设置有导轨,所述活动板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侧设置有内环,所述固定环的内侧开设有卡槽一,所述内环的外侧开设有卡槽二,所述卡槽一、卡槽二的内侧设置有滚珠,所述内环的边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丝杆二,所述丝杆二的一端设置有旋钮二,所述丝杆二的另一端设置有冲孔板,所述冲孔板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冲孔板的内侧设置有海绵垫。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在底座的上端面左右对称设置有四个,所述导轨与支撑架一一对应,所述活动板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活动板与导轨为活动连接,活动板沿着导轨上下移动。
[0010]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折叠杆、连接板一、连接板二、丝杆一、旋钮一,所述折叠杆为菱形结构,所述折叠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耳座与活动板的下端和底座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折叠杆与活动板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板一、连接板二分别转动连接在折叠杆的左
右两端,所述丝杆一与连接板一为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一与连接板二为螺纹连接,所述旋钮一固定安装在丝杆一远离连接板一的一端,转动旋钮一带动丝杆一转动,丝杆一带动连接板二左右移动,从而调节活动板的高度。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在活动板的上端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内环与固定环一一对应,所述滚珠在卡槽一、卡槽二的内侧设置有多个,所述固定板在两个内环之间环形设置有两个,内环通过滚珠在固定环的内侧进行转动。
[0012]优选的,所述丝杆二与固定板为螺纹连接,所述旋钮二固定安装在丝杆二的一端,所述冲孔板与丝杆二的另一端为转动连接,所述冲孔板为圆弧结构,所述冲孔板位于固定板的内侧,转动旋钮二带动丝杆二转动,丝杆二在固定板的内部进行内外移动。
[0013]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在丝杆二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杆与固定板的内部为活动连接,限位杆防止冲孔板转动,丝杆二带动冲孔板移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患者四肢夹持在两块冲孔板之间,防止肢体脱落,冲孔板的通孔结构和内侧的海绵垫大大提高了患者伤口的散热性,使用起来更加舒适,转动旋钮一可通过升降机构带动活动板上下移动,对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适合不同需求的患者,冲孔板两端的内环通过滚珠在固定环内侧转动,便于患者调节身位,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3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固定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内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底座;2、支撑架;3、升降机构;301、折叠杆;302、连接板一;303、连接板二;304、丝杆一;305、旋钮一;4、活动板;5、导轨;6、固定环;7、内环;8、卡槽一;9、卡槽二;10、滚珠;11、固定板;12、丝杆二;13、旋钮二;14、冲孔板;15、限位杆;16、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肢体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架2、升降机构3、折叠杆301、连接板一302、连接板二303、丝杆一304、旋钮一305、活动板4、导轨5、固定环6、内环7、卡槽一8、卡槽二9、滚珠10、固定板11、丝杆二12、旋钮二13、冲孔板14、限位杆15和海绵垫16,底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架2,支撑架2在底座1的上端面左右对称设置有四个,底座1的上端通过升降机构3设置有活动板4,升降机构3包括折叠杆301、连接板一302、连接板二303、丝杆一304、旋钮一305,折叠杆301为菱形结构,
折叠杆301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耳座与活动板4的下端和底座1的上端转动连接,折叠杆301与活动板4一一对应,连接板一302、连接板二303分别转动连接在折叠杆301的左右两端,丝杆一304与连接板一302为转动连接,丝杆一304与连接板二303为螺纹连接,旋钮一305固定安装在丝杆一304远离连接板一302的一端,活动板4沿着导轨5上下移动;
[0025]支撑架2的内侧设置有导轨5,导轨5与支撑架2一一对应,活动板4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活动板4与导轨5为活动连接,活动板4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环6,固定环6在活动板4的上端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环6的内侧设置有内环7,内环7与固定环6一一对应,固定环6的内侧开设有卡槽一8,内环7的外侧开设有卡槽二9,卡槽一8、卡槽二9的内侧设置有滚珠10,滚珠10在卡槽一8、卡槽二9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内环7的边侧设置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肢体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底座(1)的上端通过升降机构(3)设置有活动板(4),所述支撑架(2)的内侧设置有导轨(5),所述活动板(4)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环(6),所述固定环(6)的内侧设置有内环(7),所述固定环(6)的内侧开设有卡槽一(8),所述内环(7)的外侧开设有卡槽二(9),所述卡槽一(8)、卡槽二(9)的内侧设置有滚珠(10),所述内环(7)的边侧设置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内部设置有丝杆二(12),所述丝杆二(12)的一端设置有旋钮二(13),所述丝杆二(12)的另一端设置有冲孔板(14),所述冲孔板(14)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杆(15),所述冲孔板(14)的内侧设置有海绵垫(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肢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在底座(1)的上端面左右对称设置有四个,所述导轨(5)与支撑架(2)一一对应,所述活动板(4)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活动板(4)与导轨(5)为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肢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折叠杆(301)、连接板一(302)、连接板二(303)、丝杆一(304)、旋钮一(305),所述折叠杆(301)为菱形结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
申请(专利权)人:刘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