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礼服型孔雀鱼的绿色生态繁育装置,涉及繁育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繁育缸,繁育缸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繁育腔和积废腔,繁育缸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主泵体,主泵体进水口的一端与积废腔固定连通,繁育缸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架,支架的顶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传动电机和副泵体,支架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净化喷管,主泵体和副泵体出水口的一端均通过管道与净化喷管固定连通,支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环座,支架的周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筒,传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齿轮与旋筒传动连接,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鱼类繁育装置容易发生水体恶化并需要进行频繁换水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礼服型孔雀鱼的绿色生态繁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繁育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礼服型孔雀鱼的绿色生态繁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孔雀鱼的品种众多,其中有一种孔雀鱼,腰身呈深蓝色、青黑色或者纯黑色,而尾巴仍是其他颜色,这样的孔雀鱼被称为礼服孔雀鱼。
[0003]现有的礼服孔雀鱼在培育时多为鱼缸繁育方式,但是,鱼缸在进行育苗的繁育时,鱼缸内的水体容易残留大量的鱼食残渣及鱼类粪便,这些鱼食残渣及鱼类粪便在水体中积累,会导致水体的氨氮增加,使得水体环境日益恶劣,水质毒性逐渐增大,极易造成鱼的死亡,而频繁换水既麻烦又浪费,因而市面上亟需一种能够对水体进行循环净化的礼服型孔雀鱼的绿色生态繁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礼服型孔雀鱼的绿色生态繁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礼服型孔雀鱼的绿色生态繁育装置,包括繁育缸,所述繁育缸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繁育腔和积废腔,所述繁育缸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主泵体,所述主泵体进水口的一端与积废腔固定连通,所述繁育缸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传动电机和副泵体,所述支架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净化喷管,所述主泵体和副泵体出水口的一端均通过管道与净化喷管固定连通,所述支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环座,所述支架的周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筒,所述传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齿轮与旋筒传动连接,所述旋筒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滤水模块,所述旋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蓄水盘,所述蓄水盘的周侧面通过轴承与环座转动连接,所述蓄水盘与旋筒的相对表面之间卡接有滤盘,所述旋筒的周侧面且对应滤盘下侧的位置开设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溢流孔,所述旋筒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吸水座,所述吸水座的周侧面固定连通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回流管,一组所述回流管的一端均贯穿旋筒,所述副泵体吸水口的一端通过联管与吸水座转动连通,所述旋筒的底部螺纹连通有滤芯,所述支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植物补光灯。
[0007]优选地,所述滤水模块包括连板,所述连板的背面与旋筒固定连接,所述连板的端面固定安装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支板,一组所述支板的表面均安装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育苗筒,所述育苗筒的内部固定开设有植土腔,所述育苗筒的底面固定开设有与植土腔连通的漏水孔。
[0008]优选地,所述育苗筒的顶端开口,所述育苗筒的横截面为倒梯形结构。
[0009]优选地,所述旋筒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所述旋筒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传
动电机配合的从动齿轮。
[0010]优选地,所述净化喷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组出水方向竖直向下的喷头,所述喷头的数量与每个支板上的育苗筒数量相同。
[0011]优选地,所述滤盘的表面开设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滤水孔,所述回流管设置于溢流孔的下方,所述回流管的轴线与旋筒的轴线垂直。
[0012]优选地,所述积废腔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繁育缸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增氧泵,所述增氧泵出气口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组延伸至繁育缸内部的出气喷嘴。
[0013]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技术通过繁育缸、滤水模块和旋筒的设计,使该装置能够高效完成育苗的繁育工作,且本繁育装置在传统鱼缸繁育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水体的循环净化装置,使用时,鱼缸内的水体能够在主泵体的作用下排向滤水模块中进行过滤,而滤水模块又由绿植、蔬菜或花草等绿色生态系统组成,通过上述绿色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对水体中的杂质、食物残渣或污物进行截留与过滤,通过上述技术效果的实现,从而使本繁育装置在繁育作业时无需更换水体,并可实现水体的循环使用及循环净化。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繁育缸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支架、传动电机、副泵体和滤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滤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净化喷管、植物补光灯、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
[0023]1‑
繁育缸;2
‑
繁育腔;3
‑
积废腔;4
‑
主泵体;5
‑
支架;6
‑
传动电机;7
‑
副泵体;8
‑
净化喷管;9
‑
环座;10
‑
旋筒;11
‑
滤水模块;12
‑
蓄水盘;13
‑
滤盘;14
‑
溢流孔;15
‑
回流管;16
‑
滤芯;17
‑
植物补光灯;18
‑
连板;19
‑
支板;20
‑
育苗筒;21
‑
增氧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
[0026]请参阅图1
‑
图6,一种礼服型孔雀鱼的绿色生态繁育装置,包括繁育缸1,繁育缸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增氧泵21,增氧泵21出气口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组延伸至繁育缸1内部
的出气喷嘴;
[0027]繁育缸1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繁育腔2和积废腔3,积废腔3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通过“U”形结构设置,从而有利于相关废料在积废腔3中的积存及排出作业,繁育缸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主泵体4,主泵体4进水口的一端与积废腔3固定连通,繁育缸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架5,支架5为倒“U”形结构;
[0028]支架5的顶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传动电机6和副泵体7,支架5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净化喷管8,主泵体4和副泵体7出水口的一端均通过管道与净化喷管8固定连通,支架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环座9,支架5的周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筒10,传动电机6输出轴的一端通过齿轮与旋筒10传动连接,旋筒10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旋筒10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传动电机6配合的从动齿轮;
[0029]旋筒10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一组呈圆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礼服型孔雀鱼的绿色生态繁育装置,包括繁育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繁育缸(1)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繁育腔(2)和积废腔(3),所述繁育缸(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主泵体(4),所述主泵体(4)进水口的一端与积废腔(3)固定连通,所述繁育缸(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顶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传动电机(6)和副泵体(7),所述支架(5)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净化喷管(8),所述主泵体(4)和副泵体(7)出水口的一端均通过管道与净化喷管(8)固定连通,所述支架(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环座(9),所述支架(5)的周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筒(10),所述传动电机(6)输出轴的一端通过齿轮与旋筒(10)传动连接,所述旋筒(10)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滤水模块(11),所述旋筒(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蓄水盘(12),所述蓄水盘(12)的周侧面通过轴承与环座(9)转动连接,所述蓄水盘(12)与旋筒(10)的相对表面之间卡接有滤盘(13),所述旋筒(10)的周侧面且对应滤盘(13)下侧的位置开设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溢流孔(14),所述旋筒(10)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吸水座,所述吸水座的周侧面固定连通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回流管(15),一组所述回流管(15)的一端均贯穿旋筒(10),所述副泵体(7)吸水口的一端通过联管与吸水座转动连通,所述旋筒(10)的底部螺纹连通有滤芯(16),所述支架(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植物补光灯(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礼服型孔雀鱼的绿色生态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庆,李伟忠,高峰涛,封佳丽,冯永永,于海瑞,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