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内病损测量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615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内病损测量尺,包括伸缩手柄、牵引绳和上硅胶牙套,所述伸缩手柄的右端衔接有支架,且支架的内部两侧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套设有转接套,且转接套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端安置有测量框,且测量框的前后两面上方位置均设置有第一刻度线,所述测量框的前后两面下方位置均设置有第二刻度线,所述牵引绳连接于伸缩手柄的左侧中部,且牵引绳的另一端安装有下硅胶牙套。该口腔内病损测量尺上硅胶牙套和下硅胶牙套之间采用调节组件进行连接,两者之间的间距调节由上段支撑骨轴和下段支撑骨轴通过骨轴旋钮转动来实现,以此能够增大病患的开口度,确保测量工作可以顺利进行。确保测量工作可以顺利进行。确保测量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内病损测量尺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口腔内病损测量尺。

技术介绍

[0002]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等疾病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这类疾病的病损范围大,病情进展快,尤其是前两者,病情反复,病损大小范围根据病情变化明显。临床中,对于病损大小常常是根据医生经验大致评估,缺乏精确性,不同医生的评估也缺乏一致性。
[0003]目前由于口腔狭小,现有的测量尺难以适应口腔形态,无法对不同部位病损尺寸进行测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口腔内病损测量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内病损测量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内病损测量尺,包括伸缩手柄、牵引绳和上硅胶牙套,所述伸缩手柄的右端衔接有支架,且支架的内部两侧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套设有转接套,且转接套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端安置有测量框,且测量框的前后两面上方位置均设置有第一刻度线,所述测量框的前后两面下方位置均设置有第二刻度线,所述牵引绳连接于伸缩手柄的左侧中部,且牵引绳的另一端安装有下硅胶牙套,所述下硅胶牙套的上方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上硅胶牙套衔接于调节组件的上方。
[0006]优选的,所述伸缩手柄和支架之间呈固定连接,且转轴贯穿于支架的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转轴和转接套之间呈转动连接,且转接套、连接杆和测量框之间呈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测量框呈“冂”形状结构,且第一刻度线、第二刻度线均和测量框之间呈一体化结构,而且第一刻度线的长度为3MM,并且第二刻度线的长度为2MM。
[0009]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衔接块、上段支撑骨轴、骨轴旋钮、下段支撑骨轴、第二衔接块和LED照明灯,且第一衔接块的下方连接有上段支撑骨轴,所述上段支撑骨轴通过骨轴旋钮与下段支撑骨轴相连接,且骨轴旋钮的后端表面四周设置有LED照明灯,所述下段支撑骨轴的下方连接有第二衔接块。
[0010]优选的,所述上硅胶牙套、第一衔接块和上段支撑骨轴之间呈固定连接,且上段支撑骨轴、骨轴旋钮和下段支撑骨轴之间呈活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下段支撑骨轴、第二衔接块和下硅胶牙套之间呈固定连接,且下硅胶牙套通过牵引绳与伸缩手柄相连接。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口腔内病损测量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口腔内病损测量尺,采用调节组件将下硅胶牙套和上硅胶牙套之间的间距拉大,以解决张口受限的病患
无法顺利完成测量病损面积的问题,给病患以及牙科医生均带来便利。
[0013]1、本技术通过调整伸缩手柄的伸缩状态,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牙科医生手持进行测量操作,从而可以大幅度提升对口腔内病损面积大小测量的精度以及效率;测量框通过与转接套相固定能够关于转轴的外部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牙科医生能够通过调整连接杆和伸缩手柄之间连接状态的方式,来提高与口腔中不同病损部位的吻合度,防止因病损部位形态各异,而造成测量工作受阻。
[0014]2、本技术测量框呈“冂”形状结构设计,第一刻度线和第二刻度线分别设置于测量框的上方位置以及下方右侧位置,能够对突出或凹陷于口腔黏膜表面的病损部位进行全面测量,确保测量数据精准,为病历书写,病情追踪、疗效评估以及临床实验提供有效帮助。
[0015]3、本技术上硅胶牙套和下硅胶牙套之间采用调节组件进行连接,两者之间的间距调节由上段支撑骨轴和下段支撑骨轴通过骨轴旋钮转动来实现,以此能够增大病患的开口度,确保测量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口腔内病损测量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口腔内病损测量尺的调节组件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口腔内病损测量尺的测量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伸缩手柄;2、支架;3、转轴;4、转接套;5、连接杆;6、测量框;7、第一刻度线;8、第二刻度线;9、牵引绳;10、下硅胶牙套;11、调节组件;1101、第一衔接块;1102、上段支撑骨轴;1103、骨轴旋钮;1104、下段支撑骨轴;1105、第二衔接块;1106、LED照明灯;12、上硅胶牙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口腔内病损测量尺,包括伸缩手柄1、牵引绳9和上硅胶牙套12,伸缩手柄1的右端衔接有支架2,且支架2的内部两侧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3,伸缩手柄1和支架2之间呈固定连接,且转轴3贯穿于支架2的内部,通过调整伸缩手柄1的伸缩状态,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牙科医生手持进行测量操作,从而可以大幅度提升对口腔内病损面积大小测量的精度以及效率;转轴3的外部套设有转接套4,且转接套4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右端安置有测量框6,转轴3和转接套4之间呈转动连接,且转接套4、连接杆5和测量框6之间呈固定连接,测量框6通过与转接套4相固定能够关于转轴3的外部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牙科医生能够通过调整连接杆5和伸缩手柄1之间连接状态的方式,来提高与口腔中不同病损部位的吻合度,防止因病损部位形态各异,而造成测量工作受阻;且测量框6的前后两面上方位置均设置有第一刻度线7,测量框6的前后两面下方位置均设置有第二刻度线8,测量框6呈“冂”形状结构,且第一刻度线7、第二刻度线8均和测量框6之间呈一体化结构,而且第一刻度线7的长度为3MM,并且第二刻度线8的长度为2MM,测量框6呈“冂”形状结构设计,第一刻度线7和第二刻度线8分别设置于测量框6的上方位置以及下方右侧位置,能够对突出或凹陷于口腔黏膜表面的病损部位进行全面测量,确保测量数据精准,为病历书写,病情追踪、疗效评估以及临床实验提供有效帮助。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牵引绳9连接于伸缩手柄1的左侧中部,且牵引绳9的另一端安装有下硅胶牙套10,下硅胶牙套10的上方设置有调节组件11,上硅胶牙套12衔接于调节组件11的上方,调节组件11包括第一衔接块1101、上段支撑骨轴1102、骨轴旋钮1103、下段支撑骨轴1104、第二衔接块1105和LED照明灯1106,且第一衔接块1101的下方连接有上段支撑骨轴1102,上段支撑骨轴1102通过骨轴旋钮1103与下段支撑骨轴1104相连接,上硅胶牙套12、第一衔接块1101和上段支撑骨轴1102之间呈固定连接,且上段支撑骨轴1102、骨轴旋钮1103和下段支撑骨轴1104之间呈活动连接,且骨轴旋钮1103的后端表面四周设置有LED照明灯1106,下段支撑骨轴1104的下方连接有第二衔接块1105,下段支撑骨轴1104、第二衔接块1105和下硅胶牙套10之间呈固定连接,且下硅胶牙套10通过牵引绳9与伸缩手柄1相连接,上硅胶牙套12和下硅胶牙套10之间采用调节组件11进行连接,两者之间的间距调节由上段支撑骨轴1102和下段支撑骨轴1104通过骨轴旋钮1103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内病损测量尺,包括伸缩手柄(1)、牵引绳(9)和上硅胶牙套(12),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手柄(1)的右端衔接有支架(2),且支架(2)的内部两侧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部套设有转接套(4),且转接套(4)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右端安置有测量框(6),且测量框(6)的前后两面上方位置均设置有第一刻度线(7),所述测量框(6)的前后两面下方位置均设置有第二刻度线(8),所述牵引绳(9)连接于伸缩手柄(1)的左侧中部,且牵引绳(9)的另一端安装有下硅胶牙套(10),所述下硅胶牙套(10)的上方设置有调节组件(11),所述上硅胶牙套(12)衔接于调节组件(11)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内病损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手柄(1)和支架(2)之间呈固定连接,且转轴(3)贯穿于支架(2)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内病损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和转接套(4)之间呈转动连接,且转接套(4)、连接杆(5)和测量框(6)之间呈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内病损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框(6)呈“冂”形状结构,且第一刻度线(7)、第二刻度线(8)均和测量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肖倩张婷张丹丹彭艳霜张伟芳贺婵娟吴登旬
申请(专利权)人: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