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注射机恒温流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613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橡胶注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注射机恒温流道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塑化缸循环流道、储料缸循环流道和注射缸循环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简单,操作便捷,通过将恒温液体在塑化缸循环流道、储料缸循环流道和注射缸循环流道内部的流道中进行流动,使得塑化缸、储料缸以及注射缸四周都能进行温度控制,从而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导致胶烧或者塑化不均匀。或者塑化不均匀。或者塑化不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注射机恒温流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橡胶注射
,具体涉及一种橡胶注射机恒温流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橡胶注射机主要用于橡胶模压制品的生产,诸如电器绝缘零件、防震垫、密封件、鞋底以及工矿雨鞋等,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胶条是生产的原材料,胶条在橡胶机注射单元中进行塑化、储料以及注射,在此过程中需要恒定的温度,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导致胶烧或者塑化不均匀,因此在塑化缸、储料缸及注射缸上需要配置循环流道,对各环节进行均衡的温度控制。
[0003]上述问题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橡胶注射机恒温流道装置,从而给能够使得塑化缸、储料缸及注射缸保持恒定的温度,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导致胶烧或者塑化不均匀。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方案是:一种橡胶注射机恒温流道装置,包括塑化缸循环流道、储料缸循环流道和注射缸循环流道。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塑化缸循环流道包括塑化缸,所述塑化缸底部环绕对称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塑化缸四周设置有直通油路,所述直通油路均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直通油路内部均设置有中空的进油管,所述进油管底端位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之间,所述进油管底端与所述直通油路贴合,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料缸循环流道包括储料缸,所述储料缸内部围绕所述储料缸均匀设置有第三流道,所述储料缸内部位于所述第三流道顶端和底端交错设置有连通的第四流道和第五流道,所述储料缸外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的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射缸循环流道包括注射缸,所述注射缸内部环绕设置有第六流道、第七流道、第八流道和第九流道,所述注射缸底部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对称设置有凹槽,一个所述凹槽对应所述第六流道和所述第七流道,另一个所述凹槽对应所述第八流道和所述第九流道,所述注射缸内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七流道和所述第八流道的第十流道,所述注射缸外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六流道和所述第九流道连通的第三进油口和第三出油口。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结构合理、简单,操作便捷,通过将恒温液体在塑化缸循环流道、储料缸循环流道和注射缸循环流道内部的流道中进行流动,使得塑化缸、储料缸以及注射缸四周都能进行温度控制,从而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导致胶烧或者塑化不均匀。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塑化缸循环流道的透视图;
[0013]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14]图4是本技术塑化缸循环流道的剖视图;
[0015]图5是本技术储料缸循环流道的透视图;
[0016]图6是本技术注射缸循环流道的透视图;
[0017]图7是本技术注射缸循环流道的剖视图;
[0018]图8是本技术注射缸循环流道的剖视图。
[0019]附图标记:1、塑化缸循环流道;101、塑化缸;102、第一流道;103、第二流道;104、进油管;105、油路;106、第一进油口;107、第一出油口;2、储料缸循环流道;201、储料缸;202、第三流道;203、第四流道;204、第五流道;205、第二进油口;206、第二出油口;3、注射缸循环流道;301、注射缸;302、第六流道;303、第七流道;304、第八流道;305、第九流道;306、第十流道;307、第三进油口;308、第三出油口;309、安装块;3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1]参照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本,包括塑化缸循环流道1、储料缸循环流道2和注射缸循环流道3。
[0022]参照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塑化缸循环流道1包括塑化缸101,所述塑化缸101底部环绕对称设置有第一流道102和第二流道103,所述塑化缸101四周设置有直通油路105,所述直通油路105均与所述第一流道102和所述第二流道103连通,所述直通油路105内部均设置有中空的进油管104,所述进油管104底端位于所述第一流道102和所述第二流道103之间,所述进油管104底端与所述直通油路105贴合,所述第一流道102和所述第二流道10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油口106和第一出油口107,恒温液体从第一进油口106进入,恒温液体沿着第一流道102流动进入至进油管104中,之后恒温液体从进油管104进入至油路105中,由于进油管104底端与油路105贴合,使得恒温液体无法回流至第二流道102中。恒温液体从进油管104外流入第二流道103中,最后恒温液体从第一出油口107流出,恒温液体从而完成一个循环,保证塑化缸101四周都能进行温度控制。
[0023]参照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储料缸循环流道2包括储料缸201,储料缸201内部围绕储料缸201均匀设置有第三流道202,储料缸201内部位于第三流道202顶端和底端交错设置有连通的第四流道203和第五流道204,储料缸201外部分别设置有与第三流道202连通的第二进油口205和第二出油口206,恒温液体从第二进油口205进入至第三流道202中,之后恒温液体进入至第四流道203中,第四流道203中的恒温液体流入至另一个第三流道202中,第三流道202中的恒温液体流动至第五流道204中,第五流道204中的恒温液体流动至第三流道202中,恒温液体循环上述流动方向,直至从第三流道202流出,恒温液体从而完成一个循环,保证储料缸201四周都能进行温度控制。
[0024]参照图6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注射缸循环流道3包括注射缸301,注射缸301内
部环绕设置有第六流道302、第七流道303、第八流道304和第九流道305,注射缸301底部设置有安装块309,安装块309上对称设置有凹槽310,一个凹槽310对应第六流道302和第七流道303,另一个凹槽310对应第八流道304和所述第九流道305,注射缸301内部设置有连通第七流道303和第八流道304的第十流道306,注射缸301外部分别设置有与第六流道302和第九流道305连通的第三进油口307和第三出油口308,恒温液体从第三进油口307进入至第六流道302中,之后恒温液体通过凹槽310流入至第七流道303中,恒温液体经过第十流道306流入至第八流道304中,之后恒温液体通过凹槽310流入至第九流道303中,最后恒温液体从第三出油口308流出,恒温液体从而完成一个循环,保证注射缸301四周都能进行温度控制。
[0025]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注射机恒温流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塑化缸循环流道(1)、储料缸循环流道(2)和注射缸循环流道(3);所述塑化缸循环流道(1)包括塑化缸(101),所述塑化缸(101)底部环绕对称设置有第一流道(102)和第二流道(103),所述塑化缸(101)四周设置有直通油路(105),所述直通油路(105)均与所述第一流道(102)和所述第二流道(103)连通,所述直通油路(105)内部均设置有中空的进油管(104),所述进油管(104)底端位于所述第一流道(102)和所述第二流道(103)之间,所述进油管(104)底端与所述直通油路(105)贴合,所述第一流道(102)和所述第二流道(10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油口(106)和第一出油口(107);所述储料缸循环流道(2)包括储料缸(201),所述储料缸(201)内部围绕所述储料缸(201)均匀设置有第三流道(202),所述储料缸(201)内部位于所述第三流道(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林石旭伟张曙梅高杨王乔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德士马注射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