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推流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568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推流曝气装置,属于水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内活动连接有推流曝气机,所述推流曝气机输出端的外表面固定链接有防护罩,所述推流曝气机与第一进气管和连接管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堵头或第二进气管。水下推流曝气机有增氧、造流、循环、净化水质效果,可应用于人工及自然湖泊水体、城市河流湖泊等景观用水处理,但现有曝气机对水体环境要求较高,难以适应较差水体环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水体环境要求较低,可应用于各种复杂水体环境,同时曝气装置全部位于水下不影响景观效果的同时产生的噪音也小。不影响景观效果的同时产生的噪音也小。不影响景观效果的同时产生的噪音也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推流曝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生态修复
,具体为一种水下推流曝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下生态修复技术是目前水环境治理中较为生态、环保的技术之一,该技术中水下推流曝气机的增氧、造流、循环、净化水质效果,可应用于人工及自然湖泊水体、城市河流湖泊、生态休闲乐园湖泊等景观用水处理。但现有的推流曝气机对水体环境要求较高,难以适应较差的水体环境;而且很多城市里河道不允许有漏出水面的浮体出现,但现有的推流曝气机却留有浮体漂浮在水面上,影响水面的景观。
[0003]而本技术设计的推流曝气机通过底板的设置,在淤泥或者硬质水底都可以稳定运行,从而适应复杂的水体环境,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其次推流曝气机全部在水体,不影响水面的景观的同时产生的噪音也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推流曝气装置,该水下推流曝气装置通过设置底板,在底板上方安装支架,支架内安装推流曝气机,使得推流曝气机在水下更加稳定,对水体环境要求低,淤泥或者硬质水底都可以应用,所以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其次,推流曝气装置全部位于水体中,不会有浮体露出水面,保持水面景观效果,减少噪音污染。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下推流曝气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内活动连接有推流曝气机,所述推流曝气机输出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防护罩,所述推流曝气机输入端分别与第一进气管和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活动安装有堵头或第二进气管。
[0008]优选地,所述底板的材质为UPVC。
[0009]优选地,所述推流曝气机包括壳体、推流主机、推流叶轮和进线端口,所述壳体活动安装在支架内,所述推流主机、推流叶轮和进线端口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推流主机的驱动端与推流叶轮转动连接,所述推流主机与进线端口电性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支架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调节孔,所述壳体外表面固定安装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活动安装在调节孔内。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或第二进气管远离推流曝气机的一端套接有软管,所述软管材质为钢丝软管。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推流曝气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水下推流曝气装置通过底板的设置,使其对水体环境要求低,淤泥或者硬质水底都可以应用,所以应用范
围更加广泛;其次,推流曝气装置全部位于水体中,不会有浮体露出水面,保持水面景观效果,减少噪音污染。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侧立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正立面1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正立面2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推流曝气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0]实施例一:
[0021]参照图1、图2和图3 ,一种水下推流曝气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内活动连接有推流曝气机3,所述推流曝气机3输出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防护罩4,所述推流曝气机3输入端分别与第一进气管7和连接管10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10的另一端活动安装有堵头8或第二进气管11。
[0022]工作原理:
[0023]水下推流曝气装置工作流程为,首先将曝气装置全部置入水中,因为底板1与支架2固定连接,支架2与推流曝气机3活动连接,所以此设备为一体化产品,安装和取出都比较方便,同时曝气装置全部设置在水面下,符合许多地方对于景观的要求,不影响水面景观,而且有效减少噪音污染;并且由于设置了底板1,底板1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的水体环境进行定制,即使在淤泥或者硬质水底都可以应用,面对恶劣的水质环境也可稳定运行,因此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然后启动推流曝气机3,推流曝气机3不断地通过第一进气管7吸入空气,进行增氧、造流,从而净化水质,同时推流曝气机3输出端安装有防护罩4,可有效防止较大的污物卷入推流曝气机内,造成推流曝气机3的损害,减少维修成本。
[0024]本技术还通过第一进气管7、连接管10和堵头8的配合,可适应不同的水体环境,当水况良好时,只需推流曝气机3与第一进气管7配合进行曝氧,方便安装与取出,当水况较差时,参照图3,取出连接管10中安装的堵头8,在连接管10上活动安装第二进气管11,用于增加气量,以适应恶劣的水体,实现较好的曝气增氧效果,提升水质净化效果。
[0025]实施例二:
[0026]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一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底板的材质为UPVC,UPVC通常也称为硬PVC,它是氯乙烯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制成的无定形热塑性树脂加一定的添加剂组成,因此UPVC具有耐腐蚀性、流体阻力小等特性,所以设置在水体中更加耐用,可适应不同水体环境,同时移动阻力小,安装于移动更加方便,同时UPVC具有良好的耐水压与抗冲击,所以设置在水底可以使整个推流曝气装置更加稳定。
[0027]实施例三:
[0028]参照图4,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一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推流曝气机3包括
壳体31、推流主机32、推流叶轮33和进线端口34,所述壳体31活动安装在支架2内,所述推流主机32、推流叶轮33和进线端口34设置在壳体31内,所述推流主机32的驱动端与推流叶轮33转动连接,所述推流主机32与进线端口34电性连接;通过进线端口34与推流主机32电性连接,给推流主机32提供电量,高性能的推流主机32带动推流叶轮33高速旋转,使空气通过进气管与水体充分混合,最后通过推流叶轮33高速旋转产生强大的轴向推动力和径向搅拌力将吸入的空气搅成细小的气泡,然后推射入水体,对水体冲击、搅拌、推动水流,加速气泡扩散混合到水体中,使空气中的氧充分被溶解和吸收,提高了氧转移效率,达到曝气增氧的目的;每小时吸入空气25000立方米,由于空气中含有21%氧气,加上气泡爆裂时产生大量阴离子,一星期左右时间水体变清达到水质净化的功效;本产品强大动力产生的水流能将氧气送到36米以上,使整个水体氧气能均等分布。
[0029]实施例四:
[0030]参照图1,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三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2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调节孔5,所述推流曝气机3外表面固定安装调节螺杆6,所述调节螺杆6活动安装在调节孔5内;通过将调节螺杆6与不同的调节孔5相匹配连接固定,以改变推流曝气机3的安装角度,从而适应不同的水体情况,同时推流曝气机3角度的变化可使水体更加充分无死角的进行曝气增氧,使水质净化效果更佳。
[0031]实施例五:
[0032]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一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进气管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推流曝气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内活动连接有推流曝气机(3),所述推流曝气机(3)输出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防护罩(4),所述推流曝气机(3)输入端分别与第一进气管(7)和连接管(10)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10)的另一端活动安装有堵头(8)或第二进气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推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材质为UPVC。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推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流曝气机(3)包括壳体(31)、推流主机(32)、推流叶轮(33)和进线端口(34),所述壳体(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冬冬周记林应夏龙王达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振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