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网型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568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并网型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面固定有底板,底板底面的边角处均固定有支撑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通过外壳、底板、冷气输送机构、支撑机构、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本体、散热机构、铰接盖、散热片和抽风机的配合设计,控制冷气机开启,冷气机开启将冷气通过输气管道输送到风扇的内部,控制风扇开启,增强外壳内部空气的流通性,当冷气进入到外壳的内部后,对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本体起到冷却效果,开启抽风机,抽风机旋转能够将外壳内部的热量抽出,此装置能够对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本体进行快速散热,进而不会使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本体由于温度过高造成损坏。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本体由于温度过高造成损坏。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本体由于温度过高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网型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逆变器
,具体是一种并网型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的设备,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适用于空调、家庭影院、电动砂轮、电动工具、缝纫机、DVD、VCD、电脑、电视、洗衣机、抽油烟机、冰箱、录像机、按摩器、风扇、照明等,在国外因汽车的普及率较高外出工作或外出旅游即可用逆变器连接蓄电池带动电器及各种工具工作,通过点烟器输出的车载逆变是20W、40W、80W、120W到150W功率规格,再大一些功率逆变电源要通过连接线接到电瓶上,把家用电器连接到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就能在汽车内使用各种电器,可使用的电器有: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摄像机、照像机、照明灯、电动剃须刀、CD机、游戏机、掌上电脑、电动工具、车载冰箱及各种旅游、野营、医疗急救电器等。
[0003]在专利号为CN212784390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配电电能转换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组底座,底座内侧设有缓冲机构,箱体上端面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安装槽,安装槽内侧转动连接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与收纳槽内腔底面之间设有用于对其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箱体后端侧壁上开设有一组内外连通的散热孔,箱体两端侧壁上设有一组用于与外部电力设备进行连接的插孔,插孔外侧设有用于对其进行保护的保护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保护板的作用,在装置使用时可以通过闭合弹簧的作用带动其对插孔进行闭合,进而对插孔提供保护避免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其造成过大的影响,保证装置在室外环境下也能够进行良好的使用。
[0004]上述专利中的电能转换装置在使用时,不具有良好的散热装置,当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内部的温度过高时,难以进行及时散热降温,容易使电能转换装置温度过高造成损坏,降低了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的实用性;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并网型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并网型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并网型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面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面的边角处均固定有支撑腿,所述外壳的下方设有冷气输送机构,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上方设有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本体,所述外壳上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散热机构,所述外壳上铰接有铰接盖。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冷气输送机构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冷气机和固定在所述外壳上的两个风扇,所述冷气机的两个输出端均固定连通有输气管道,两个所述输气管道分别与两
个风扇相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等距离排列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方设有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均与支撑板的底面相固定,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内部滑动有安装箱体,所述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本体位于安装箱体的内部,所述安装箱体的底面固定有等距离排列的伸缩件,每个所述伸缩件的底端均与支撑板的上表面相固定。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箱体上固定有滑块,所述防护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在滑槽的内部,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固定有温度监测装置,所述温度监测装置与外部控制装置电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开设在外壳内部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开设有通孔一和通孔二,所述外壳上安装有电动门,所述电动门与空腔的内部相连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铰接盖上固定有两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贯穿铰接盖。
[0012]进一步的,所述铰接盖上安装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位于铰接盖的中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并网型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外壳、底板、冷气输送机构、支撑机构、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本体、散热机构、铰接盖、散热片和抽风机的配合设计,将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本体安装在安装箱体的内部,当温度监测装置检测到外壳内部的温度较高时,控制冷气机开启,冷气机开启将冷气通过输气管道输送到风扇的内部,控制风扇开启,增强外壳内部空气的流通性,当冷气进入到外壳的内部后,对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本体起到冷却效果,开启抽风机,抽风机旋转能够将外壳内部的热量抽出,且散热片能够进一步对外壳起到散热效果,同时散热机构的设置能够使外壳内部的热量快速散出,此装置能够对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本体进行快速散热,进而不会使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本体由于温度过高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左视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正视图的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1、外壳;2、底板;3、冷气输送机构;31、冷气机;32、输气管道;33、风扇;4、支撑机构;41、支撑杆;42、支撑板;43、防护板;44、安装箱体;45、滑块;46、滑槽;47、伸缩件;5、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本体;6、散热机构;61、空腔;62、通孔一;63、通孔二;64、电动门;7、铰接盖;8、散热片;9、抽风机;10、支撑腿;11、温度监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并网型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该装置能够快速对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本体5进行散热,防止电能转换装置由于温度过高造成损坏。
[0023]参见图1

5,一种并网型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底面固定有底板2。
[0024]底板2为网状结构,方便外壳1内部的热量从底部进行散热。
[0025]底板2底面的边角处均固定有支撑腿10,支撑腿10能够起到支撑作用。
[0026]外壳1的下方设有冷气输送机构3,冷气输送机构3包括固定在底板2上的冷气机31和固定在外壳1上的两个风扇33。
[0027]冷气机31的两个输出端均固定连通有输气管道32。
[0028]两个输气管道32分别与两个风扇33相连通。
[0029]开启冷气机31,冷气机31能够通过输气管道32向外壳1的内部输送冷气。
[0030]同时风扇33能够增强外壳1内部空气的流通性,增强对外壳1内部的散热效果。
[0031]外壳1的内部设有支撑机构4,支撑机构4包括固定在底板2上等距离排列的支撑杆41。
[0032]支撑杆41的设置能够对支撑板42起到支撑作用,同时方便空气在支撑板42的下方流通。
[0033]支撑杆41的上方设有支撑板42,支撑板42同样为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网型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面固定有底板(2),所述底板(2)底面的边角处均固定有支撑腿(10),所述外壳(1)的下方设有冷气输送机构(3),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有支撑机构(4),所述支撑机构(4)的上方设有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本体(5),所述外壳(1)上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散热机构(6),所述外壳(1)上铰接有铰接盖(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网型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输送机构(3)包括固定在底板(2)上的冷气机(31)和固定在所述外壳(1)上的两个风扇(33),所述冷气机(31)的两个输出端均固定连通有输气管道(32),两个所述输气管道(32)分别与两个风扇(33)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网型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4)包括固定在底板(2)上等距离排列的支撑杆(41),所述支撑杆(41)的上方设有支撑板(42),每个所述支撑杆(41)的上端均与支撑板(42)的底面相固定,所述支撑板(42)上固定有防护板(43),所述防护板(43)的内部滑动有安装箱体(44),所述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邦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