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模型的抗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5512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模型的抗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横向减震机构,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竖向减震机构,所述竖向减震机构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由外圈、内圈和减震杆组成,所述减震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外圈和内圈,所述减震杆由第一弹簧、第一连接柱、第一滑块和第一固定筒组成,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固定筒的内壁,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该建筑模型的抗震装置通过设置有横向减震机构和竖向减震机构,使得减震模型放置在顶板上能够对减震模型提供很好的横向减震和竖向减震,使得建筑模型的抗震装置的减震效果好。抗震装置的减震效果好。抗震装置的减震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模型的抗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模型
,具体为一种建筑模型的抗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模型是以微缩实体的方式来表示建筑艺术的、无论是单体的造型、还是群体的组合都是如实地表达建筑思想的构造,将建筑师的意图转化成具体的形象,抗震装置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抗震支架在地震中应对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给予可靠的保护,承受来自任意水平方向的地震作用,抗震支架应根据其承受的荷载进行验算,组成抗震之架的所有构件应该采用成品构件,连接紧固件的构件应便于安装,保温管道的抗震支架限位应按照管道保温后的尺寸设计,且不应限制管道热胀冷缩产生的位移;
[0003]但是现有的建筑模型都不具备抗震机构,容易造成减震模型碰撞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模型的抗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模型的抗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建筑模型都不具备抗震机构,容易造成减震模型碰撞损坏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模型的抗震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横向减震机构(2),所述横向减震机构(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竖向减震机构(3),所述竖向减震机构(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顶板(4),所述横向减震机构(2)由外圈(5)、内圈(6)和减震杆(7)组成,所述减震杆(7)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外圈(5)和内圈(6),所述减震杆(7)由第一弹簧(8)、第一连接柱(9)、第一滑块(10)和第一固定筒(11)组成,所述第一滑块(10)滑动连接在第一固定筒(11)的内壁,所述第一滑块(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9),所述第一滑块(1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的一端与第一固定筒(11)固定连接,所述竖向减震机构(3)由第二固定筒(12)、第二弹簧(13)、第二滑块(14)和第二连接柱(15)组成,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山之田模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