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钻探井眼水泥灌封膨胀式止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5482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质钻探井眼水泥灌封膨胀式止水器,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外侧粘接包覆有遇水膨胀橡胶层,套管内设有内管,所述内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倾斜向下的第一通孔,内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堵头,套管的内侧底部设为锥形结构,锥形堵头与锥形结构相适配,内管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性位移机构,套管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的第一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通过锥形堵头可有效的实现对套管的封堵,提高封堵密封效果,且便于在封堵套管的同时快速实现对套管的横向固定,提高套管的固定稳定性,降低使用过程中的松动风险,且能够将内管从套管内取出,便于下次使用。于下次使用。于下次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钻探井眼水泥灌封膨胀式止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水泥灌封膨胀式止水器
,尤其涉及一种地质钻探井眼水泥灌封膨胀式止水器。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水文地质钻探中,钻孔内分层取水样的关键要求是止水效果可靠,因而需要使用到各类型专用止水器设备,以对钻探井眼与管柱之间的环空进行封闭,目前常用的止水方式包括使用外封隔离方法、膨胀式封堵方法、水泥灌封等方法,其中水泥罐封方法使用比较广泛,使用时,将套管装入井眼内,利用井壁压力将套管压紧固定,通过套管向井眼内罐装水泥,水泥灌封的目的,同时配合遇水膨胀橡胶层实现套管与井壁的紧密贴合;
[0003]现有的采用水泥灌封的方式,其存在不便于对套管进行稳定固定的缺点,由于不同地质土壤环境的不同导致土壤松软,仅仅依靠井壁压力实现固定的方式稳定效果差,套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松动的现象,从而影响对井眼的封闭止水效果,且在水泥罐封后,不便于对套管进行有效封堵,现有的利用残留水泥实现对套管封堵的方式,封堵效果差,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综合上述情况加以改进,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地质钻探井眼水泥灌封膨胀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钻探井眼水泥灌封膨胀式止水器,包括套管(100),所述套管(100)的外侧粘接包覆有遇水膨胀橡胶层(101),套管(100)内设有内管(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0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倾斜向下的第一通孔(1),内管(1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堵头(2),套管(100)的内侧底部设为锥形结构,锥形堵头(2)与锥形结构相适配,内管(10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性位移机构,套管(100)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的第一槽(3),弹性位移机构远离内管(102)的一侧延伸至对应的第一槽(3)内,套管(100)内螺纹套设有T形堵盖(8),T形堵盖(8)的顶部延伸至套管(100)的上方,所述套管(100)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插孔(10),遇水膨胀橡胶层(10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插孔(4),第一插孔(10)与对应的第二插孔(4)相连通,内管(102)内设有水泥通管(9),水泥通管(9)的顶端设为碗罩形结构,水泥通管(9)外侧顶部与内管(102)的侧壁固定连接,水泥通管(9)的两侧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弹性插装机构,两个弹性插装机构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延伸至内管(102)的外侧,弹性插装机构与对应的第一插孔(10)和第二插孔(4)相适配,水泥通管(9)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T形转轴(11),T形转轴(11)的顶部延伸至内管(102)的上方,弹性插装机构上固定安装有拉绳驱动机构,拉绳驱动机构与T形转轴(11)的外侧固定连接,T形转轴(11)上固定套设有锥形导向罩(15),锥形导向罩(15)位于拉绳驱动机构的上方,锥形导向罩(15)与拉绳驱动机构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钻探井眼水泥灌封膨胀式止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位移机构包括移动块(5),移动块(5)靠近内管(102)的一侧与内管(102)固定连接,第一槽(3)的底部内壁上活动接触有T形定位杆(6),移动块(5)滑动套设在对应的T形定位杆(6)上,T形定位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脱块,移动块(5)的底部与T形定位杆(6)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活动套设在对应的T形定位杆(6)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钻探井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华东刘洲辉李俊汪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