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灌井井口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5387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灌井井口防护结构,包括:内壳体,其设置为四面体壳状,所述内壳体的外表面安装有散热壳体,且散热壳体的一侧内安装有水位刻度表,所述水位刻度表内部与浮力指针啮合连接,且浮力指针可以在刻度表内部上下滑动,所述内壳体的上表面安装有检查门,所述内壳体的上表面固定有温度表,且温度表贯穿内壳体水力坡度,其设置为环形状安装在所述内壳体的下方内壁,所述水力坡度的一端下表面与回收管道的一端连接。该回灌井井口防护结构,水泵下方灌入口就设置有砂石滤网先过滤固体结构,在灌入管下方又设置化学滤网经量过滤一些化学物质,尽量做到灌入的废弃地热水进行过滤减少环境的化学性污染。行过滤减少环境的化学性污染。行过滤减少环境的化学性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灌井井口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回灌井防护
,具体为一种回灌井井口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回灌井一般指注入并处置具有腐蚀性或有害液体的井,一般回灌井多为处理废弃地热水,地热水是指高于观测深度的围岩温度的地下水,随着地热开发利用的不断发展,地热井的数量和抽水量都逐年增加,大量抽水而不回灌,势必造成水位持续下降,不利于地热的持续发展,所以出现了回灌井,将废弃地热水回灌地下,但是大部分回灌井回灌废弃地热水不进行过滤就直接灌入地下,并且由于一次性灌入太多废弃地热水会导致废弃地热水逆流灌出中断灌入无法持续性灌入,由于废弃地热水逆流灌出无法处理渗入表层土壤污染环境且无法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灌井井口防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回灌废弃地热水不进行过滤就直接灌入地下,一次性灌入太多废弃地热水会导致废弃地热水逆流,中断灌入无法持续性灌入,废弃地热水逆流灌出无法处理渗入表层土壤污染环境且无法处理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回灌井井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灌井井口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1),其设置为四面体壳状,所述内壳体(1)的外表面安装有散热壳体(2),且散热壳体(2)的一侧内安装有水位刻度表(5),所述水位刻度表(5)内部与浮力指针(6)啮合连接,且浮力指针(6)可以在刻度表(5)内部上下滑动,所述内壳体(1)的上表面安装有检查门(3),且检查门(3)的一侧与内壳体(1)的边缘靠近,所述内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有温度表(4),且温度表(4)贯穿内壳体(1);水力坡度(7),其设置为环形状安装在所述内壳体(1)的下方内壁,所述水力坡度(7)的一端下表面与回收管道(11)的一端连接,且水力坡度(7)的内环与灌水箱(8)连接,所述灌水箱(8)内部安装有集水坡(9),且集水坡(9)内部设置有单向水阀(10),所述灌水箱(8)的上端固定有金属过滤箱(19),且金属过滤箱(19)贯穿灌水箱(8)的上端,所述金属过滤箱(19)上方内部固定有缓冲水箱(18),且缓冲水箱(18)的两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缓冲水箱(18)的内部两边安装有化学滤网(17),且化学滤网(17)贯穿缓冲水箱(18)和所述金属过滤箱(19);回灌管道(12),其设置为“Y”字状管道结构,且管道结构一段较短另一段较长,所述灌水箱(8)的下端被回灌管道(12)较长的一端贯穿,所述单向水阀(10)的一端伸入回灌管道(12),且回灌管道(12)较短的一端连接回收管道(11)的另一端;灌入管(13),设置为管道状结构,所述内壳体(1)上方中心固定有灌入管(13),且灌入管(13)贯穿内壳体(1),所述灌入管(13)的下端伸入金属过滤箱(19)内与缓冲水箱(18)互相固定,所述灌入管(13)上方在内壳体(1)上方安装有开关闸(14),所述灌入管(13)上端设置有水泵(15),且水泵(15)的一侧设置有可打开的检查门,所述水泵(15)下方出水口固定有砂石滤网(16),并且砂石滤网(16)在灌入管(13)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新亮郭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地矿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