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捕捞的水产养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525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捕捞的水产养殖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砌筑在土壤内,所述池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垫层;所述处理箱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顶盖,水泵,所述水泵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顶盖的上方,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贯穿顶盖的内部,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送水管,所述送水管位于池体的内部顶端;马达,所述马达安装在处理箱的下表面,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左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该便于捕捞的水产养殖池,缩小水产活动范围,方便捕捞水产,避免管道和过滤结构被堵塞,便于拆装清理第一处理板、活性炭盒和第二处理板。活性炭盒和第二处理板。活性炭盒和第二处理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捕捞的水产养殖池


[0001]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为一种便于捕捞的水产养殖池。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收益,扩宽经济收益渠道,一些养殖户养殖水产然后售卖,以提高生活质量,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水产养殖池,使得水产更好的生长;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872470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水产养殖池,通过出水孔排出,保证池内水质,维持鱼类良好的生存环境,降低鱼类死亡率,保证甚至提高经济效益,但水产在的活动范围较大,不方便捕捞水产;
[0004]授权公告号为CN20575659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水产养殖池,在长期使用中能够有效的过滤池内的杂质,并把杂质通过排污管排入地底,还能够达到快速换氧的目的,通过养殖池的正上方设置有注水管,使养殖池内能够加入干净的水,确保养殖池内水质的干净,避免水产物出现死亡,提高经济,但用于更换水的管道和过滤结构易被堵塞,不便于拆装清理用于过滤杂质的第一处理板、活性炭盒和第二处理板,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捕捞的水产养殖池,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捕捞的水产养殖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水产养殖池不方便捕捞水产,避免管道和过滤结构易被堵塞,不便于拆装清理用于过滤杂质的结构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捕捞的水产养殖池,包括:
[0007]池体,所述池体砌筑在土壤内,所述池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垫层;
>[0008]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固定在池体的右侧,所述处理箱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顶盖,所述处理箱的内部上表面固定有用于防水的盒体;
[0009]水泵,所述水泵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顶盖的上方,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贯穿顶盖的内部,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送水管,所述送水管位于池体的内部顶端;
[0010]马达,所述马达安装在处理箱的下表面,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左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
[0011]优选的,所述垫层的上表面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分隔的隔板,所述隔板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纵截面呈“T”字型结构的插杆;
[0012]其中,所述插杆与池体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所述池体的右端安装有出水管。
[0013]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处理板,所述第一处理板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盒,所述活性炭盒的下方固定有第二处理板,所述第二处理板、活性炭盒和第一处理板的外侧面均与处理箱的内壁相贴合。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的左端固定有横截面呈“L”字型结构的戳动杆,所述戳动杆
的左端位于出水管的内部,且戳动杆的横向中心线与出水管的横向中心线重合。
[0015]优选的,所述转杆的顶端贯穿于盒体的顶端,所述转杆的末端固定有清理板;
[0016]其中,所述清理板的上表面与第二处理板的下表面相贴合,且第二处理板的竖直中心线与转杆的竖直中心线重合。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捕捞的水产养殖池,缩小水产活动范围,方便捕捞水产,避免管道和过滤结构被堵塞,便于拆装清理第一处理板、活性炭盒和第二处理板;
[0018]1.设置有池体和隔板,将隔板插入池体的内部之后,利用等间距设置的隔板分隔池体的内部空间,缩小水产活动范围,方便捕捞水产;
[0019]2.设置有戳动杆和清理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旋转过程中带动戳动杆和清理板旋转,戳动杆在出水管的内部旋转,避免出水管被堵塞,清理板在第二处理板下旋转,避免第二处理板被堵塞;
[0020]3.设置有处理箱、第一处理板、活性炭盒和第二处理板,第一处理板、活性炭盒和第二处理板固定连接,且第一处理板、活性炭盒和第二处理板构成的整体与处理箱卡合连接,方便从处理箱的内部拆装第一处理板、活性炭盒和第二处理板,便于处理第一处理板、活性炭盒和第二处理板。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侧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插杆与隔板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戳动杆与第二齿轮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池体;2、垫层;3、安装块;4、隔板;5、插杆;6、处理箱;7、顶盖;8、水泵;9、送水管;10、第一处理板;11、活性炭盒;12、第二处理板;13、马达;14、转杆;15、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戳动杆;18、盒体;19、清理板;20、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捕捞的水产养殖池,包括池体1、处理箱6、水泵8和马达13,池体1砌筑在土壤内,池体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垫层2,水产放养在池体1的内部;
[0029]在使用该便于捕捞的水产养殖池时,当需要捕捞水产时,如图1所示,将隔板4的底端插入安装块3的内部,插杆5插入池体1的外端,利用隔板4将池体1分隔成多个空间,将水产限定在一定的区域内,缩小水产的活动范围,然后使用工具捕捞水产;
[0030]当需要更换池体1内部的水时,打开图1中的水泵8,池体1内部的水穿过出水管20
流入处理箱6的内部,同时打开处理箱6下方的马达13,转杆14的底端通过旋转密封圈与处理箱6连接,马达13带动转杆14旋转,从而转杆14上的第一齿轮15和第二齿轮16在盒体18内旋转,带动戳动杆17和清理板19旋转,利用戳动杆17戳动出水管20,避免杂质堵塞出水管20,利用清理板19清理内部呈网格状结构的第二处理板12的下表面,避免第二处理板12堵塞,在水流动过程中,水沿着第二处理板12、活性炭盒11和第一处理板10流向水泵8,被第一处理板10、活性炭盒11和第二处理板12净化后的水穿过水泵8流向送水管9,然后通过送水管9再次流向池体1的内部;
[0031]当需要清理更换第一处理板10、活性炭盒11和第二处理板12时,取下用于连接处理箱6和顶盖7的螺钉,然后从将顶盖7从处理箱6顶端取下,接着将第一处理板10、活性炭盒11和第二处理板12从处理箱6的内部取下,然后处理第一处理板10、活性炭盒11和第二处理板12,以上便完成该便于捕捞的水产养殖池的一系列操作,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32]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捕捞的水产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砌筑在土壤内,所述池体(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垫层(2);处理箱(6),所述处理箱(6)固定在池体(1)的右侧,所述处理箱(6)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顶盖(7),所述处理箱(6)的内部上表面固定有用于防水的盒体(18);水泵(8),所述水泵(8)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顶盖(7)的上方,所述水泵(8)的输入端贯穿顶盖(7)的内部,所述水泵(8)的输出端连接有送水管(9),所述送水管(9)位于池体(1)的内部顶端;马达(13),所述马达(13)安装在处理箱(6)的下表面,所述马达(13)的输出端固定有转杆(14),所述转杆(14)的底端固定有第一齿轮(15),所述第一齿轮(15)的左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捕捞的水产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2)的上表面固定有安装块(3),所述安装块(3)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分隔的隔板(4),所述隔板(4)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纵截面呈“T”字型结构的插杆(5);其中,所述插杆(5)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邦村张飞张玲马成辉
申请(专利权)人:太和县税镇文龙家庭农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