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氧气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514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氧气枕,包括枕头本体、湿化瓶、鼻氧管。枕头本体侧壁设有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第四孔,第一孔处设有氧气含量测量仪,第二孔处设有压力传感器,第三孔处设有流量调节阀,第四孔处设有防爆阀;湿化瓶顶部设有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在湿化瓶内,第一软管端口低于第二软管,第一软管另一端连接流量调节阀,第二软管另一端依次连接有湿度传感器、三通阀、鼻氧管。可以调节氧流速,可以检测氧气的含量、压力和湿度,还可以利用不同的管接口来连接鼻氧管、氧气瓶或者制氧机。机。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氧气枕


[0001]本技术涉及氧气枕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氧气枕。

技术介绍

[0002]医院病人在病床上吸氧时,需要使用呼吸机或固定吸氧设备,当病人需要移动时,需换用氧气枕进行氧气供应。氧气枕具有轻便、易携带的特点,现有氧气枕包括氧气枕本体及连通本体的橡胶管,橡胶管上配有简易调节器滚轮,但现有配套的橡胶管规格固定,橡胶管与鼻痒管口径不匹配而无法连接,若采用临时接头连接,容易脱落且使用不方便,导致氧气枕无法高效、快捷的使用;另外调节滚轮因橡胶管老化变形或使用不当损坏,容易造成密闭不严而漏气;目前的氧气枕也无法监测氧气枕内的压力、氧含量和氧气流速;对于需要吸入湿化氧气的患者,现有的氧气枕湿化装置结构复杂,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氧气枕,可以调节氧流速,可以检测氧气的含量、压力和湿度,还可以利用不同的管接口来连接鼻氧管、氧气瓶或者制氧机。
[0004]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
[0005]一种多功能氧气枕,包括枕头本体、湿化瓶、鼻氧管。
[0006]枕头本体侧壁设有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第四孔,第一孔处设有氧气含量测量仪,第二孔处设有压力传感器,第三孔处设有流量调节阀,第四孔处设有防爆阀;
[0007]湿化瓶顶部设有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在湿化瓶内,第一软管端口低于第二软管,第一软管另一端连接流量调节阀,第二软管另一端依次连接有湿度传感器、三通阀、鼻氧管。
[0008]进一步,第二孔、第三孔、第四孔均设置为螺纹孔,流量调节阀与枕头本体螺纹连接,第一软管与流量调节阀的连接处转动配合,流量调节阀另一端设有调节柱,调节柱包括螺纹柱和光滑柱,调节柱设有流量槽,流量槽与第一软管相互连通,枕头本体内设有流量柱,流量柱空心设置,流量柱一端与第三孔相连通,流量柱侧壁设有若干流量孔,光滑柱外径等于流量柱内径。
[0009]进一步,氧气含量测量仪与枕头本体螺纹连接,压力传感器与枕头本体螺纹连接。
[0010]进一步,三通阀包括开关阀和向管组,向管组上均设有护帽,向管组包括第一向管、第二向管和第三向管,第一向管用于连接第二软管,第二向管用于连接鼻氧管,第三向管用于连接氧气瓶或者制氧机。
[0011]进一步,鼻氧管设置为喇叭状,鼻氧管的出气端内径设置为8mm。
[0012]进一步,第一软管长度小于第二软管。
[0013]进一步,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端口的管径相匹配。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设有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氧流速;设有氧气含量测
量仪、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氧气的含量、压力和湿度;还设有三通阀,不同的管径来匹配鼻氧管,氧气瓶或者制氧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的氧气枕结构图;
[0016]图2为实施例的枕头本体结构图;
[0017]图3为实施例的流量调节阀结构图;
[0018]图4为实施例的流量柱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氧气枕,包括枕头本体1、湿化瓶2、鼻氧管3。
[0020]具体的,如图2所示,当枕头本体1充满气体时,枕头本体1的中层类似为长方体,上下两层为凸起的弧形,枕头本体1侧壁设有第一孔11、第二孔12、第三孔13、第四孔14,第一孔11处设有氧气含量测量仪41,氧气含量测量仪41用于检测枕头本体1内的氧含量,以便及时补充氧气,第二孔12处设有压力传感器42,第四孔14处设有防爆阀43,压力传感器42内用于检测枕头本体1内的压力,当压力过大时,防爆阀43自动泄气,第三孔13处设有流量调节阀5,流量调节阀5用于调节氧气的流速。
[0021]更具体的,第二孔12、第三孔13、第四孔14均设置为螺纹孔,流量调节阀5与枕头本体1螺纹连接,氧气含量测量仪41与枕头本体1螺纹连接,压力传感器42与枕头本体1螺纹连接。
[0022]具体的,湿化瓶2始终保持竖直放置,湿化瓶2顶部设有第一软管21和第二软管22,在湿化瓶2内,第一软管21端口低于第二软管22,第一软管21长度小于第二软管22,第一软管21另一端连接流量调节阀5,优选的,第一软管21很短,湿化瓶2设置在流量调节阀5旁边,第二软管22另一端依次连接有湿度传感器23、三通阀6、鼻氧管3,鼻氧管3设置为喇叭状,鼻氧管3的出气端内径设置为8mm。
[0023]更具体的,第一软管21和第二软管22端口的管径相匹配,当患者不需要吸入湿化的氧气,将第一软管21和第二软管22端口直接相连即可。
[0024]更具体的,第一软管21与流量调节阀5的连接处转动配合,如图3所示,流量调节阀5另一端设有调节柱51,调节柱51包括螺纹柱511和光滑柱512,调节柱51设有流量槽52,流量槽52与第一软管21相互连通,如图4所示,枕头本体1内设有流量柱15,流量柱15空心设置,流量柱15一端与第三孔13相连通,流量柱15侧壁设有若干流量孔16,光滑柱512外径等于流量柱15内径,也即是说,通过旋转流量调节阀5,来调节流量孔16的大小,当流量调节阀5完全拧紧时,流量孔16被完全封闭。
[0025]更具体的,三通阀6包括开关阀61和向管组,向管组上均设有护帽62,护帽62用于向管组未使用时而封闭向管组,向管组包括第一向管63、第二向管64和第三向管65,第一向管63连接第二软管22,第二向管64连接鼻氧管3,第三向管65用于连接氧气瓶或者制氧机,当需要给氧气枕补充氧气时,将第一软管21和第二软管22端口直接相连,利用护帽62封闭第二向管64,氧气瓶或者制氧机连接第三向管65给枕头本体1充入氧气。
[0026]使用时,将第二软管22端口连接第一向管63,拧松流量调节阀5,通过第三向管65给枕头本体1充入氧气;时刻观察压力传感器42的数值,当达到预设值时,再拧紧流量调节阀5;利用利用护帽62封闭第二向管64,打开第三向管65的护帽62,将第三向管65与鼻氧管3;将第一软管21和第二软管22插入到湿化瓶2中;将患者的头部放置于枕头本体1上,调节流量调节阀5的松紧,进而调节氧气的流速。
[0027]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并不表示是唯一的或是限制本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情况下,对本技术进行的各种改变或同等替换,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氧气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本体(1)、湿化瓶(2)、鼻氧管(3);枕头本体(1)侧壁设有第一孔(11)、第二孔(12)、第三孔(13)、第四孔(14),第一孔(11)处设有氧气含量测量仪(41),第二孔(12)处设有压力传感器(42),第三孔(13)处设有流量调节阀(5),第四孔(14)处设有防爆阀(43);湿化瓶(2)顶部设有第一软管(21)和第二软管(22),在湿化瓶(2)内,第一软管(21)端口低于第二软管(22),第一软管(21)另一端连接流量调节阀(5),第二软管(22)另一端依次连接有湿度传感器(23)、三通阀(6)、鼻氧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氧气枕,其特征在于,第二孔(12)、第三孔(13)、第四孔(14)均设置为螺纹孔,流量调节阀(5)与枕头本体(1)螺纹连接,第一软管(21)与流量调节阀(5)的连接处转动配合,流量调节阀(5)另一端设有调节柱(51),调节柱(51)包括螺纹柱(511)和光滑柱(512),调节柱(51)设有流量槽(52),流量槽(52)与第一软管(21)相互连通,枕头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第一退役军人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