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浮动正向去毛刺倒角刀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477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角度浮动正向去毛刺倒角刀柄,允许刀具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一定程度的角度浮动,不需要精确定义边界就能达到良好的毛刺去除效果,在处理不规则毛刺时,不容易损坏刀具或工件,可以保证零件边缘去除的毛刺量大致一样,使得外观更美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装配更换配件简单,相对而言加工时出问题的概率越小,即功能越稳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数控机床,取代了人工手持去毛刺,减少人工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效率,为企业减小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壳和外轴,所述外壳包括管状的上部壳体和设置在上部壳体的下方并与其固定连接的下部壳体,所述下部壳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压盖。盖。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角度浮动正向去毛刺倒角刀柄


[0001]本技术涉及去毛刺加工工艺
,尤其涉及角度浮动正向去毛刺倒角刀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工业领域大部分去毛刺加工工艺采用手工作业,借助人工手持气动或电动工具进行去毛刺加工,这类加工方法通常工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导致产品不良率上升,为此,一部分厂家开始使用机器人安装电动或气动工具进行自动化去毛刺加工。与手工作业相比较,机器人去毛刺能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在针对复杂工件的去毛刺加工过程中,刚性去毛刺工具在加工边、角和交叉孔等不规则形状的工件毛刺时,容易出现断刀、达不到加工要求或者对工件造成损坏等情况。现有的去毛刺技术金属零件的铸造过程中,对于同款工件而言,不同个体同一位置上所产生的毛刺长短不一,某一工件上的毛刺去除后,用同样的切削力去除另一工件的毛刺时,如果切削力过小,有可能去除不完全;如果切削力过大,有可能导致工件报废。并且对于铸造件轮廓毛刺来说,如果用钢性刀去除毛刺,因为毛坯余量不同,会导致零件外形不同。
[0003]现有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361569.9”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浮动去毛刺装置,包括外壳防护罩机构,固定在所述外壳防护罩机构的内侧底部的伸缩行程机构以及用于安装刀具的电主轴固定机构,还包括与伸缩行程机构前端连接的浮动运动机构,所述浮动运动机构的前端与所述电主轴固定机构的后端连接,所述电主轴固定机构的前端从外壳防护罩机构的前端伸出;该技术通过设置伸缩行程机构和浮动运动机构,允许刀具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一定程度的径向浮动,不需要精确定义边界就能达到良好的毛刺去除效果,可以安装在数控加工中心或机械手上,从而在处理不规则毛刺时,不容易损坏刀具或工件。这种浮动去毛刺装置其实整体功能是非常好的,利用运动机构实现浮动,而不是简单的弹簧浮动,但是也因此结构更加复杂,出问题的可能性增大,会增加维护成本。
[0004]现有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0651102.9”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去毛刺刀具,具有刀柄和固定在所述刀柄上的刀头,所述刀头由围绕中心对称的三个刀刃形成螺旋状,每两个刀刃之间设置有排屑槽,所述刀刃的刃口为45
°
,所述刀头具有前角,所述刀头与所述刀柄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排屑槽从所述刀头延伸至所述连接件,所述排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件的轴线方向异面,所述连接件的直径小于所述刀头外径,所述刀头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处设置有倒角。这种倒角去毛刺刀是刚性的,加工的倒角形状可以保证角度,但是这个基本只能对特定的孔进行倒角去毛刺,而且如果孔的端面不是很平整的话,这种刚性刀具加工出来的倒角大小就会不一致,影响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角度浮动正向去毛刺倒角刀柄。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角度浮动正向去毛刺倒角刀柄,包括外壳和外轴,所述外壳包括管状的上部壳体和设置在上部壳体的下方并与其固定连接的下部壳体,所述下部壳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压盖,所述外轴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轴部、第二轴部、第三轴部和第四轴部,所述上部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上部壳体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螺丝和调节螺钉,所述螺丝和调节螺钉均通过上部壳体的内螺纹与上部壳体螺纹连接,螺丝的下部抵在调节螺钉上,所述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设置在下部壳体内,所述压盖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三轴部穿设在通孔上,所述第三轴部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所述第二轴部的直径大于第三轴部的直径;所述第二轴部和下部壳体之间设有内套,所述内套套设在第二轴部上,内套与下部壳体内壁固定连接;内套与第二轴部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轴部的上部套设有垫圈,所述垫圈的上端面紧贴在第二轴部的下端面上;垫圈的下端面紧贴在压盖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一轴部的上端面与下部壳体的顶面内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第一轴部与调节螺钉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部穿设在上部壳体内,弹簧的上端面抵在调节螺钉上,弹簧的下端面抵在第一轴部的上端面上,所述第四轴部的下部固定连接有ER弹簧夹头,所述第二轴部的外壁与内套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所述第三轴部的外壁与垫圈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所述上部壳体、第一轴部、第二轴部、第三轴部、第四轴部和ER弹簧夹头的轴线均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下部壳体的下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压盖的上部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下部壳体的下部与压盖的上部螺纹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部的直径小于第二轴部的直径,第一轴部的直径大于弹簧的直径。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所述的角度浮动正向去毛刺倒角刀柄,由于第一轴部的上端面与下部壳体的顶面内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从而使ER弹簧夹头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可以实现上下浮动,并且由于第二轴部的外壁与内套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从而使得ER弹簧夹头可以左右移动,进而使得本技术可以带动刀具进行浮动,并且通过调节螺钉可以调整弹簧的压缩量,进而调节了外轴的角度浮动的幅度,从而使得本技术带动刀具可以有效去除高度变化的轮廓毛刺和孔口的曲面毛刺。由于允许刀具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一定程度的角度浮动,不需要精确定义边界就能达到良好的毛刺去除效果,因此本技术可以安装在数控加工中心或机械手上,从而在处理不规则毛刺时,不容易损坏刀具或工件,可以保证零件边缘去除的毛刺量大致一样,使得外观更美观,不会出现有的去除的多有的少的情况;况且这个刀柄可以安装在机床主轴上直接进行浮动压力的调节。本技术结构简单,装配更换配件简单,结构越简单,相对而言加工时出问题的概率越小,即功能越稳定;本技术用于数控机床,取代了人工手持去毛刺,减少人工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效率,为企业减小成本。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0013]如图1所示,角度浮动正向去毛刺倒角刀柄,包括外壳4和外轴8,所述外壳4包括管状的上部壳体401和设置在上部壳体401的下方并与其固定连接的下部壳体402,所述下部壳体40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压盖7,所述外轴8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轴部801、第二轴部802、第三轴部803和第四轴部804,所述上部壳体401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上部壳体401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螺丝1和调节螺钉2,所述螺丝1和调节螺钉2均通过上部壳体401的内螺纹与上部壳体401螺纹连接,螺丝1的下部抵在调节螺钉2上,以防止调节螺钉2松动。
[0014]所述第一轴部801和第二轴部802设置在下部壳体402内,所述压盖7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三轴部803穿设在通孔上,所述第三轴部803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所述第二轴部802的直径大于第三轴部803的直径;所述第二轴部802和下部壳体402之间设有内套5,所述内套5套设在第二轴部802上,内套5与下部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角度浮动正向去毛刺倒角刀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4)和外轴(8),所述外壳(4)包括管状的上部壳体(401)和设置在上部壳体(401)的下方并与其固定连接的下部壳体(402),所述下部壳体(40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压盖(7),所述外轴(8)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轴部(801)、第二轴部(802)、第三轴部(803)和第四轴部(804),所述上部壳体(401)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上部壳体(401)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螺丝(1)和调节螺钉(2),所述螺丝(1)和调节螺钉(2)均通过上部壳体(401)的内螺纹与上部壳体(401)螺纹连接,螺丝(1)的下部抵在调节螺钉(2)上,所述第一轴部(801)和第二轴部(802)设置在下部壳体(402)内,所述压盖(7)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三轴部(803)穿设在通孔上,所述第三轴部(803)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所述第二轴部(802)的直径大于第三轴部(803)的直径;所述第二轴部(802)和下部壳体(402)之间设有内套(5),所述内套(5)套设在第二轴部(802)上,内套(5)与下部壳体(402)内壁固定连接;内套(5)与第二轴部(802)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轴部(803)的上部套设有垫圈(6),所述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蕾周加朋卢高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浩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