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防治松褐天牛的藤仓镰刀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470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防治松褐天牛的藤仓镰刀菌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自被真菌感染死亡的天牛上分离并经杀虫活性筛选到对松褐天牛的致死率较高的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防治松褐天牛的藤仓镰刀菌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株防治松褐天牛的藤仓镰刀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农药


技术介绍

[0002]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危害松树的主要蛀干害虫,同时也是松树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 xylophilus)的媒介昆虫。截止目前,松材线虫病疫情已扩散超过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病面积逐年扩大;累计毁灭松林超十万公顷,并导致松树致死5亿株以上,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严重威胁到我国的森林生态安全。因此,防治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松褐天牛成为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关键。
[0003]目前,伐除寄主树木和喷施化学农药仍是主流的防治手段,虽起到一定遏制效果,但给生态环境带来沉重负担,这与国家政策背道而驰。因此,探讨如何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寻求一种安全、环保、高效的防治松褐天牛的生物防治方法对保护我国的森林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0004]松褐天牛的生物防治方法,国内外报道的较少。专利CN103602596A公开了松褐天牛球孢白僵菌航天突变株B305及其应用,其微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8049,致病力和室内防治实验表明,航天突变株B05对松褐天牛的致病力以及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原始球孢白僵菌菌株。专利CN107347922A公开了一种球孢白僵菌菌株用于防治粮食作物上害虫的应用以及作为制备防治粮食作物上害虫药物的应用,所述的害虫包括稻水象甲、玉米螟、松褐天牛等,所述球孢白僵菌菌株的培养方法,是将菌株接种于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保持温度为25

30℃培养5

10d,生产出活化好的孢子粉。可见,目前在防治松褐天牛方面以球孢白僵菌居多,未见防治松褐天牛的藤仓镰刀菌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防治松褐天牛的藤仓镰刀菌及其应用,该菌株为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CS

12,能够有效防治松褐天牛,进而防止松材线虫病传播,还可减轻因化学农药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自被真菌感染死亡的天牛上分离并经杀虫活性筛选到对松褐天牛的致死率在90%以上的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CS

12,该菌株已于2021年9月1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236。将该菌株接种在PDA平板上,30℃恒温进行培养,分别在2d、4d、8d观察菌落特征。结果表明,该菌株在PDA平板上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为11.2mm/d;菌落呈白色,柳絮状且蓬松凸起;摇瓶培养液浑浊,呈现淡紫色,液面未见气泡。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CS

12在防治松褐天牛方面的应用以及在防治松材线虫病传播方面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CS

12的发酵方法,其特
征是,将藤仓镰刀菌CS

12的种子液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28~32℃发酵培养48~72h,得到藤仓镰刀菌CS

12的发酵液,其发酵培养基为:按质量百分比计,葡萄糖3~5%,蛋白胨0.8~1.2%,酵母粉0.8~1.2%,剩余为水,pH调至7.0

7.2。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
[0010]1、本专利技术自被真菌感染死亡的天牛上分离到对松褐天牛致死率较高的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CS

12,该菌株的发酵液(5
×
108CFU
·
mL
‑1)即使稀释500倍处理10d后,松褐天牛的死亡率也接近85%,表明该菌株对松褐天牛具有显著的杀虫活性。该菌株对其他类型的天牛如褐梗天牛等也有一定的防效。
[0011]2、藤仓镰刀菌CS

12易于发酵生产,在降低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及化学农药的污染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被真菌感染死亡的天牛上分离到的菌株CS

01~CS

18的菌落形态;
[0013]图2为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CS

12菌落形态;
[0014]图3为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CS

12摇瓶培养形态;
[0015]图4为3.2
×
108CFU
·
mL
‑1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CS

12处理松褐天牛72h后菌丝寄生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内容,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1: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0018]1.菌株CS

12分离
[0019]在山东省日照五莲山、九仙山、青岛崂山、泰安泰山采集到被真菌感染死亡的不同种类天牛,利用稀释涂布法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进行真菌分离。具体方法如下:
[0020](1)灭菌:所用培养皿、枪头、无菌水等实验用品在0.1MPa,121℃条件下高压灭菌25min,备用;
[0021](2)消毒:将天牛成虫体表以75%乙醇漂洗3次,每次2min,再用无菌水漂洗3次,自然晾干后研磨;
[0022](3)研磨:称取5g消毒的天牛放入无菌离心管中,加入5mL无菌水,用研磨棒充分研磨。
[0023](4)梯度稀释:将研磨后的汁液全部转移至含有95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从三角瓶中吸取1mL菌液放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即为10
‑1稀释度;再从10
‑1稀释度的菌液中取1mL放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即为10
‑2稀释度的菌液;运用相同的方法依次制成10
‑3、10
‑4、10
‑5稀释度的菌液。
[0024](5)培养基制备
[0025]分离用培养基,即孟加拉红培养基:蛋白胨5g,葡萄糖10g,磷酸二氢钾1g,无水硫
酸镁0.5g,孟加拉红0.033g,氯霉素0.1g,琼脂20g,水1000mL。上述各成分(孟加拉红和氯霉素除外)加入蒸馏水中溶解后,再将孟加拉红溶液加入培养基中,分装后,121℃灭菌25min。倾注平板前,另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防治松褐天牛的藤仓镰刀菌,其特征是,该菌株为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CS

12,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23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藤仓镰刀菌CS

12,其特征是,该菌株在PDA平板上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为11.2mm/d;菌落呈白色,柳絮状且蓬松凸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藤仓镰刀菌CS

12,其特征是,该菌株的摇瓶培养液浑浊,呈现淡紫色,液面未见气泡。4.权利要求1所述的藤仓镰刀菌CS

12在防治松褐天牛方面的应用。5.权利要求1所述的藤仓镰刀菌C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兆颖张淑静赵林高京华杜丰玉武海卫江世会田世光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栖圣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