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饲营养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444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鼻饲营养泵,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鼻饲管、多个储液部以及多个输液管,还包括流速控制泵,多个所述输液管一端连接所述流速控制泵,另一端分别连接多个所述储液部,所述鼻饲管连接所述流速控制泵,所述输液管靠近储液部一端设置有控制阀,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流速控制泵及控制阀,所述控制阀控制与其相连的储液部开口开闭,所述控制系统用于识别带各个储液部内营养液浓度标记的控制阀,所述鼻饲管远离流速控制泵的一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接收压力传感器采集的胃内压力信号,并根据不同程度的胃内压力信号指令控制不同储液部的控制阀开启。阀开启。阀开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饲营养泵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鼻饲营养泵。

技术介绍

[0002]鼻饲即鼻饲法,就是把胃管通过鼻腔送到患者胃中,通过胃管往患者胃中输入流体食物,通常用于昏迷或者不能自已进食的患者。在对患者进行鼻饲喂养时需要适应患者胃功能的消化程度,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鼻饲营养泵设定营养液浓度固定,无法根据患者需求进行调整,从而不能针对性为患者设置适合患者的喂养模式,而需要医护人员人为进行更换调整,从而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以及容易因为医护人员一时不察而导致患者胃部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能够根据患者胃功能消化程度的不同而调节营养液浓度的一种鼻饲营养泵。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鼻饲营养泵,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鼻饲管、多个储液部以及多个输液管,还包括流速控制泵,多个所述输液管一端连接所述流速控制泵,另一端分别连接多个所述储液部,所述鼻饲管连接所述流速控制泵,所述输液管靠近储液部一端设置有控制阀,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流速控制泵及控制阀,所述控制阀控制与其相连的储液部开口开闭,所述控制系统用于识别带各个储液部内营养液浓度标记的控制阀,所述鼻饲管远离流速控制泵的一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接收压力传感器采集的胃内压力信号,并根据不同程度的胃内压力信号指令控制不同储液部的控制阀开启。
[000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系统接收到压力传感器采集的胃内压力信号后并根据不同程度的胃内压力信号指令流速控制泵调节营养液流动速度。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包括保温装置,所述保温装置设置于储液部上,所述保温装置用于保持储液部内营养液温度处于设定温度。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及加热件,所述温度传感器第一次检测储液部内营养液的温度即设定温度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将设定温度设为比对温度,当温度传感器再次检测储液部内营养液温度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当再次检测的营养液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加热件加热,当所述营养液温度高于或等于设定温度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加热件停止加热。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包括计量传感器,所述计量传感器设置于储液部上,所述计量传感器用于计量储液部内剩余的营养液容量。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包括告警装置,所述告警装置及计量传感器均连接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内预设营养液最小容量,当所述计量传感器检测到储液部内营养液少于或等于最小容量时,所述告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分别连接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计量传感器。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整个所述鼻饲营养泵提供电力。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储液部,并在不同储液部内输入不同浓度的营养液,再根据患者胃收缩的压力信号,通过控制系统控指令控制不同储液部的控制阀开启,从而将适宜患者消化的营养液输入至患者胃内。一方面避免医护人员一时不察而导致的患者不适,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鼻饲营养泵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鼻饲营养泵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
[0017]1‑
壳体;2

鼻饲管;21

压力传感器;3

储液部;31

控制阀;4

输液管;5

流速控制泵;6

保温装置;61

温度传感器;62

加热件;7

计量传感器;8

报警装置;9

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9]根据图1提出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鼻饲管2、多个储液部3以及多个输液管4,还包括流速控制泵5,多个所述输液管4一端连接所述流速控制泵5,另一端分别连接多个所述储液部3,所述鼻饲管2连接所述流速控制泵5,所述输液管4靠近储液部3一端设置有控制阀31,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流速控制泵5及控制阀31,所述控制阀31控制与其相连的储液部3开口开闭,所述控制系统用于识别带各个储液部3内营养液浓度标记的控制阀31,所述鼻饲管2远离流速控制泵5的一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1,所述控制系统接收压力传感器21采集的胃内压力信号,并根据不同程度的胃内压力信号指令控制不同储液部3的控制阀31开启。
[0020]在进行鼻饲喂养前,对患者胃内压力值进行采集得到最低压力值,再对进行鼻饲喂养后,患者胃功能正常消化状态下的胃内压力值进行采集得到正常压力值。当压力传感器21采集到胃内压力信号大于正常压力值时,控制系统指令控制低浓度储液部3的控制阀31开启,其余控制阀31关闭;当压力传感器21采集到胃内压力信号接近最低压力值时,控制系统指令控制高浓度储液部3的控制阀31开启,其与控制阀31关闭。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储液部3,并在不同储液部3内输入不同浓度的营养液,再根据患者胃收缩的压力信号,通过控制系统控指令控制不同储液部3的控制阀31开启,从而将适宜患者消化的营养液输入至患者胃内。一方面避免医护人员一时不察而导致的患者不适,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0022]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系统接收到压力传感器21采集的胃内压力信号后并根据不同程度的胃内压力信号指令流速控制泵5调节营养液流动速度。
[0023]当压力传感器21采集到胃内压力信号大于正常压力值时,控制系统控制流速控制泵5调低营养液流速;当压力传感器21采集到胃内压力信号接近最低压力值时,控制系统控制流速控制泵5调高营养液流速。进一步配合患者胃功能的消化程度,避免给患者胃部造成不适。
[0024]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方式,包括保温装置6,所述保温装置6设置于储液部3上,所述保温装置6用于保持储液部3内营养液温度处于设定温度。该设定温度可以是20℃

40℃任意值。
[00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输入患者胃部的营养液始终保持在合适的温度,减少对胃部的刺激。
[0026]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方式,所述保温装置6包括温度传感器61及加热件62,所述温度传感器61第一次检测储液部3内营养液的温度即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饲营养泵,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内设有鼻饲管(2)、多个储液部(3)以及多个输液管(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速控制泵(5),多个所述输液管(4)一端连接所述流速控制泵(5),另一端分别连接多个所述储液部(3),所述鼻饲管(2)连接所述流速控制泵(5),所述输液管(4)靠近储液部(3)一端设置有控制阀(31),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流速控制泵(5)及控制阀(31),所述控制阀(31)控制与其相连的储液部(3)开口开闭,所述控制系统用于识别带各个储液部(3)内营养液浓度标记的控制阀(31),所述鼻饲管(2)远离流速控制泵(5)的一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1),所述控制系统接收压力传感器(21)采集的胃内压力信号,并根据不同程度的胃内压力信号指令控制不同储液部(3)的控制阀(31)开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饲营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接收到压力传感器(21)采集的胃内压力信号后并根据不同程度的胃内压力信号指令流速控制泵(5)调节营养液流动速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饲营养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装置(6),所述保温装置(6)设置于储液部(3)上,所述保温装置(6)用于保持储液部(3)内营养液温度处于设定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鼻饲营养泵,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易宸周秀知程洁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