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人防区域立体泄水施工方法及泄水减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444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室人防区域立体泄水施工方法及泄水减压系统,属于地下室泄水技术领域,施工方法包括于人防墙上层墙体开设泄水孔;于泄水孔内预埋泄水装置,使肥槽与人防墙体上层内部连通;于人防墙上层底部开设排水沟,使泄水装置与排水沟连通,使排水沟与外部环境连通;采用混凝土回填封堵人防墙体外侧处的肥槽。其通过于人防墙上层墙体开设泄水孔,避免直接在人防墙上开孔,且避免在狭小的人防区域外肥槽内施工箱涵,通过预埋泄水装置,将肥槽内的地下水体通过泄水装置有效引入人防区域上层的区域内,通过在上层区域开设排水沟,将引入的地下水通过排水沟排出,避免该水体于肥槽内造成盆池效应,从而有效避免人防区域发生上浮。区域发生上浮。区域发生上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人防区域立体泄水施工方法及泄水减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室泄水
,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室人防区域立体泄水施工方法及泄水减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空间开发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达到地下空间的最大利用,满足车位及其他功能性空间的需求,开发商选择将地库做大做深,这也给地下空间造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地下室的重量与该区域原来的土体重量相比较轻,基础长期处于补偿或欠缺补偿的状态,如果在施工期间不考虑抗浮的问题,极有可能引起底板隆起开裂,梁柱节点破坏,墙柱剪切破坏等严重工程质量事故。现有技术采用于地下室顶板回填覆土的方式作为配重抗浮,但该方法不足以实现有效抗浮,在此基础上,部分现有技术采用抗浮锚杆施工技术,利用抗浮锚杆对地下室底层与基坑坑底进行锚固抗浮,但该方法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造价成本高,不利于节约施工成本。因此,目前,本领域施工人员尝试采用泄水减压的方式进行地下室抗浮,但面对地下水体对人防区域的“盆池效应”,由于人防墙体对结构性能和支撑性能存在严格的要求,因此其上禁止开孔,导致泄水减压的抗浮方式在人防区域无法实施。
[0003]针对上述情况,可采用施工箱涵的方式避免人防墙体开孔,但某些特殊情况下,人防墙外侧肥槽回填区域极其狭窄,无法施工箱涵,导致该情况无法通过泄水减压实现有效抗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人防区域立体泄水施工方法及泄水减压系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有效应对人防墙体外侧肥槽回填区域狭窄、导致无法施工箱涵进行抗浮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人防区域立体泄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于人防墙上层墙体开设泄水孔;
[0007]于所述泄水孔内预埋泄水装置,使肥槽与人防墙体上层内部连通;
[0008]于人防墙上层底部开设排水沟,使泄水装置与排水沟连通,使排水沟与外部环境连通;
[0009]采用混凝土回填封堵所述人防墙体外侧处的肥槽。
[0010]可选的,所述人防墙上层墙体外壁处的肥槽采用级配碎石进行回填,以形成排水过道。
[0011]可选的,所述级配碎石靠近所述泄水装置处开有泄水腔。
[0012]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上述任意一项的施工方法的泄水减压系统,包括泄水装置,泄水装置包括泄水管,泄水管预埋于所述泄水孔内,泄水管远离肥槽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端盖或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封闭,所述第二端盖
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连通有排水沟,排水沟与外部环境连通。
[0013]可选的,所述排水沟位于人防墙上层底部,排水沟口部设有挡板,所述排水管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顶端通过弯头与第二端盖连通,竖直部底端通过弯头与水平部连通,水平部位于所述挡板下方。
[0014]可选的,所述泄水管内可拆卸填充有滤水包。
[0015]可选的,所述泄水管位于肥槽内的一端连有进水头,进水头呈喇叭状。
[0016]可选的,所述泄水管外套设有若干止水环,止水环预埋于所述泄水孔内。
[0017]可选的,所述止水环包括与泄水管轴向垂直的挡环,挡环外侧同心套设有罩环,罩环朝向肥槽倾斜。
[0018]可选的,所述泄水管远离肥槽的一端开有内螺纹,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均开有对应的外螺纹。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室人防区域立体泄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于人防墙上层墙体开设泄水孔;于所述泄水孔内预埋泄水装置,使肥槽与人防墙体上层内部连通;于人防墙上层底部开设排水沟,使泄水装置与排水沟连通,使排水沟与外部环境连通;采用混凝土回填封堵所述人防墙体外侧处的肥槽。本专利技术通过于人防墙上层墙体开设泄水孔,一方面避免直接在人防墙上开孔,导致人防墙支撑性能下降,另一方面避免在狭小的人防区域外肥槽内施工箱涵,进一步通过在泄水孔内预埋泄水装置,将肥槽内的地下水体通过泄水装置有效引入人防区域上层的区域内,通过在上层区域开设排水沟,将引入的地下水通过排水沟排出,避免该水体于肥槽内造成“盆池效应”,从而有效避免人防区域发生上浮,最后通过采用混凝土回填封堵人防墙体外侧的肥槽,避免水体向下渗入,从而基本全部通过泄水装置排入排水沟内,该施工方法相较抗浮锚杆施工具备简便、稳定性好、可持续性好等优点。
[0021]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泄水减压系统的纵剖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泄水减压系统的泄水装置处的纵剖局部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泄水减压系统的泄水装置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泄水减压系统的第一端盖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泄水减压系统的第二端盖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1‑
人防墙;2

级配碎石;3

混凝土;10

排水沟;20

泄水管;21

滤水包;22

第一端盖;23

第二端盖;231

排水管;2311

竖直部;2312

水平部;24

进水头;25

止水环;251

挡环;252

罩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具体阐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各种效果将由此更加清楚地呈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
[0032]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应理解为如本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含义。因此,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含义。若存在矛盾,本说明书优先。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例如,室温可以是指10~35℃区间内的温度。
[0033]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人防区域立体泄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于人防墙上层墙体开设泄水孔;于所述泄水孔内预埋泄水装置,使肥槽与人防墙体上层内部连通;于人防墙上层底部开设排水沟,使泄水装置与排水沟连通,使排水沟与外部环境连通;采用混凝土回填封堵所述人防墙体外侧处的肥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人防区域立体泄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防墙上层墙体外壁处的肥槽采用级配碎石进行回填,以形成排水过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人防区域立体泄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配碎石靠近所述泄水装置处开有泄水腔。4.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施工方法的泄水减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泄水装置,泄水装置包括泄水管,泄水管预埋于所述泄水孔内,泄水管远离肥槽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端盖或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封闭,所述第二端盖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连通有排水沟,排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森顾羽曹瓦刘驷达杨德柏吉龙薛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