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庆辉专利>正文

一种柔性悬浮填料的折流式MBBR生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440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悬浮填料的折流式MBBR生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悬浮载体流化不均匀,容易在拦截网处堆积,填料生物量变大,填料内部形成死泥的问题。该系统包括:池体、曝气管路、气刀、主送气装置和气提回流装置;池体设置多组折流墙隔离成多组折流室,多组折流墙按照从池体进水口到池体出水口的顺序依次设置高度位置相反的出水口;多组折流墙出水口设置有气刀,气刀沿垂直方向喷射气流;池体出水口设置有出水拦截网,池体进水口设置有进水拦截网;在池体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路与主送气装置相连;气提回流装置联通池体进水口所在折流室和出水口所在折流室使液体回流,柔性悬浮填料粒径大于拦截网网孔尺寸且可通过气提回流装置随液体回流。气提回流装置随液体回流。气提回流装置随液体回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悬浮填料的折流式MBBR生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生化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好氧段的MBBR生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载体生物移动床(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工艺近年来逐渐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工程。该工艺充分利用了活性污泥法的优点,又克服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固定式生物膜法的缺点。当曝气充氧时,空气泡的上升浮力推动填料和周围的水体流动起来,气流上升过程中又被填料阻滞被分割成小气泡。在这样的过程中,填料被充分地搅拌并与水流混合,而空气流又被充分地分割成细小的气泡,增加了生物膜与氧气的传氧效率及与有机污染物的传质效率,进而提高了MBBR工艺的处理能力。MBBR工艺具有容积负荷高、耐冲击负荷强、运行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等特点;但也存在流化不均匀,容易在拦截网处堆积,填料生物量变大,填料内部形成死泥等问题。
[0003]MBBR工艺中的拦截网功能上与格栅类似,对确定尺寸的悬浮载体能够有效拦截,防止悬浮载体流失。对于拦截网,最大挑战即是堵塞。水中纤维、毛发均可能在筛网处缠绕,逐步降低过水面积,轻则形成水位差,严重则悬浮载体翻越拦截网或拦截网垮塌,需配合流化设计,防止筛网污堵。拦截网污堵本质上属于悬浮载体流化问题,也是MBBR工艺能否避免失败的最关键问题。
[0004]所谓流化,理想状态下,悬浮载体能在生化池内均匀分布;实际工程中,只要能够满足悬浮载体在池内不产生堆积,也不成团运动,而是相对均匀在池内分散,能够满足悬浮载体微生物传质传氧要求,即可认为流化均匀。流化是MBBR技术核心所在,也是MBBR区别于其他工艺的最本质特征,一方面流化承担起生物膜的传质传氧,是MBBR效果表达的关键;一方面悬浮载体流化是避免悬浮载体堵塞和拦截网堵塞的关键途径。
[0005]现有MBBR工艺主要采用导流器、推流器和搅拌器等实现悬浮载体在生化池内流化,但是设备成本高,易发生故障,并不能有效避免拦截网堵塞,填料生物量变大,填料内部容易形成死泥。实际工程应用中刚性悬浮载体有效比表面积低,流化状态下碰撞时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大,影响生物载体挂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悬浮填料的折流式MBBR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悬浮载体流化不均匀,容易在拦截网处堆积,填料生物量变大,填料内部形成死泥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柔性悬浮填料的折流式MBBR生化系统,包括池体和曝气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刀、主送气装置和气提回流装置;池体设置多组折流墙隔离成多组折流室,多组折流墙按照从池体进水口到池体出水口的顺序依次设置高度位置相反的出水口,设置在底部的出水口记为下出水口,设置在顶端的出水口记为上出水口,多组折流墙使液体在池体内形
成上下折流;所述多组折流墙出水口设置有气刀,所述气刀沿垂直方向喷射气流,用于阻隔柔性悬浮填料通过;在池体出水口设置有出水拦截网,在池体进水口设置有进水拦截网;在池体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路与主送气装置相连;所述气提回流装置联通池体进水口所在折流室和池体出水口所在折流室使液体回流,所述柔性悬浮填料粒径大于拦截网网孔尺寸且可通过气提回流装置随液体回流。
[0009]可选地,所述曝气管路采用淹没式结构通过曝气控制阀门与主送气装置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曝气管路布置方式为多组折流室单独布置,曝气控制阀门根据不同工况调节曝气量大小,曝气管路采用多孔扩散头或空气喷嘴产生空气泡将氧气传递进水溶液,同时使柔性悬浮填料随着曝气向上翻滚。
[0011]可选地,所述气提回流装置包括回流管路和气提控制阀门,所述回流管路的回流进水口伸入池体出水口所在折流室,所述回流管路的回流出水口位于池体进水口所在折流室上方;所述回流管路通过气提控制阀门与主送气装置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气提回流装置的回流进水口安装在池体出水口所在折流室顶端液面下5cm至池底的范围内;气提回流装置的回流出水口安装在池体进水口所在折流室液面上方10cm

200cm。
[0013]可选地,所述柔性悬浮填料的折流式MBBR生化系统还包括碰撞件,所述碰撞件安装于所在折流室顶端液面上5cm至气提回流装置的回流出水口下方5cm高度范围内,使得柔性悬浮填料流出气提回流装置后与碰撞件产生撞击。
[0014]可选地,所述碰撞件面积大于气提回流装置回流出水口面积,所述碰撞件形状多样,可为漏斗或板式结构。
[0015]可选地,所述折流墙出水口长度与折流墙相等。
[0016]可选地,所述气刀为条形气刀,气刀长度与折流墙出水口相同,所述气刀通过气刀控制阀与主送气装置连接。
[0017]可选地,所述气刀出气方向向上,形成与液面垂直的气流。
[0018]可选地,所述池体可做成多组循环排列结构。
[0019]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这种柔性悬浮填料的折流式MBBR系统是通过设置的折流墙和气刀,减缓了柔性悬浮填料向下游移动速度,把柔性悬浮填料和液体向下游移动的速度分开,解决了MBBR系统填料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拦截网的易堵塞问题;优化了流化效果,水池中柔性悬浮填料分布均匀,提高了生物脱氮能力。折流墙的设计,减小了水流剪切力,在生物膜形成初期,水力条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生物膜能否培养成功。水流剪切力的强弱决定了生物膜反应器启动周期。弱的水力剪切力有利于细菌在载体表面的附着和固定。在保留常规MBBR工艺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生物处理效果,具有更好的工程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以及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现有技术以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2]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
池体;2

曝气管路;3

碰撞板;4

气刀;5

折流墙;6

下出水口7

上出水口;8

回流管路;9

进水拦截网;10

出水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悬浮填料的折流式MBBR生化系统,包括池体和曝气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刀、主送气装置和气提回流装置;池体设置多组折流墙隔离成多组折流室,多组折流墙按照从池体进水口到池体出水口的顺序依次设置高度位置相反的出水口,设置在底部的出水口记为下出水口,设置在顶端的出水口记为上出水口,多组折流墙使液体在池体内形成上下折流;所述多组折流墙出水口设置有气刀,所述气刀沿垂直方向喷射气流,用于阻隔柔性悬浮填料通过;在池体出水口设置有出水拦截网,在池体进水口设置有进水拦截网;在池体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路与主送气装置相连;所述气提回流装置联通池体进水口所在折流室和池体出水口所在折流室使液体回流,所述柔性悬浮填料粒径大于拦截网网孔尺寸且可通过气提回流装置随液体回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悬浮填料的折流式MBBR生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路采用淹没式结构通过曝气控制阀门与主送气装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悬浮填料的折流式MBBR生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路布置方式为多组折流室单独布置,曝气控制阀门根据不同工况调节曝气量大小,曝气管路采用多孔扩散头或空气喷嘴产生空气泡将氧气传递进水溶液,同时使柔性悬浮填料随着曝气向上翻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悬浮填料的折流式MBBR生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提回流装置包括回流管路和气提控制阀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辉花延革李秀建张希臣
申请(专利权)人:李庆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