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日食演示观测仪
[0001]本技术涉及观测仪
,尤其涉及一种日食演示观测仪。
技术介绍
[0002]“日食演示观测仪”主要应用于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日食》一课的教学活动。利用该教具,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开展对日食形成原因、日食形成过程中天体的相对运动关系、日食类型的研究活动。借助该教学用具,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看见”天体运动过程中现象的发生,完善并内化“有规律的运动”这一大概念。丰富课堂活动的同时,让学生所扮演的探究角色更加丰满,他们不仅仅是模型的建构者、天象的观测者更是天文影像的拍摄者和记录者。
[0003]日食现象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很多学生理解较为模糊,现有的日食演示观测仪无法很好的呈现月球、地球相对于太阳的运动轨迹,而且学生无法通过观测仪进行实践,无法引导学生从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和动态性重新认识宇宙,进而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天文现象的积极性。为此提出一种日食演示观测仪。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日食演示观测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日食演示观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模拟组件(2)和控制机构(3);其中,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桌面(10),所述桌面(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11);其中,所述模拟组件(2)包括第第一支撑杆(20)、第二支撑杆(27)、套圈(200)、支架(201)、轮毂电机(203)和转轮(214),所述第一支撑杆(20)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桌面(10)的一端上,所述第一支撑杆(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二极管发光球体(21),所述第一支撑杆(20)的底部通过导线连接有与所述二极管发光球体(21)电性连接电池盒(22),所述第二支撑杆(27)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桌面(10)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支撑杆(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模拟地球(24),所述模拟地球(24)内固定插接有潜望镜(25),所述潜望镜(25)的一端贯穿模拟地球(24)的圆心位置并延伸至模拟地球(24)的一侧,所述支架(201)通过套圈(200)转动套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27)的底部,所述支架(201)上开设有条形槽(209),所述支架(201)内平行设置有两个滑杆(207),两个所述滑杆(207)上均滑动套接有第一滑套(213),所述第一滑套(2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220),所述移动杆(220)滑动安装在所述条形槽(209)内,所述移动杆(220)的顶部固定连接可伸缩天线(26),所述可伸缩天线(2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模拟月球(23),两个所述第一滑套(213)的同侧均通过连接杆(218)固定连接有滑动套接在所述滑杆(207)上的第二滑套(217),两个所述第二滑套(217)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19),所述支撑柱(21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接近探头(221),所述支撑柱(219)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接近探头(221)电性连接的信号接收器(222),所述轮毂电机(203)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201)的一端内,所述轮毂电机(203)上...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