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临床用撑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4399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4
本申请公开了神经外科医疗器械领域中的一种神经外科临床用撑开器,包括一个带豁口的套环和与套环可拆卸连接的支撑件,套环内滑动连接有至少两个滑动套,滑动套的顶部设置有撑开组件,每个所述撑开组件包括微型电机、传动齿条和与之啮合的传动齿轮,微型电机的转轴与传动齿轮同轴固定,传动齿条朝向套环内侧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弧形撑开臂,所述弧形撑开臂的尖端设置有撑开钩,多个微型电机为同步电机且与PLC控制器联锁。弧形撑开臂的移动是依靠微型电机和PLC联锁的驱动带动的,所以可以对撑开距离进行精准的定位,避免发生偏移,进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神经外科临床用撑开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神经外科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外科临床用撑开器。

技术介绍

[0002]撑开器是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特别是小骨窗开颅术、穿刺引流术等常用的一种手术器械,主要用于充分撑开头皮组织,彻底暴露颅骨,便于开颅手术操作。手术过程中通常行头皮直线型切口,全层切开头皮后利用撑开器将切口皮层全部撑起,充分显露颅骨,然后利用电钻进行钻孔开颅。但是临床上并没有专门的头皮撑开装置,通常扩大头皮切口后采用乳突撑开器来暴露颅骨,这种方法虽能充分暴露,但由于皮肤切口过大,使手术中止血及缝合时间增多,不利于手术操作。而且头皮由五个不同的层次依次排列组成,包括皮肤、皮下结缔组织、枕额肌和帽状腱膜、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骨膜。撑开器与颅骨接触时,由于颅骨表面呈弧形,撑开器头端固定的直线型设计不能完全贴合颅骨表面,难以在切口的起止点处全层撑开头皮,造成颅骨暴露不充分,影响开颅手术操作。因此临床上急需一种能够贴合颅骨表面、撑开头皮全层、最大程度暴露颅骨的头皮撑开器。
[0003]进行临床手术过程中,常用的撑开器却难以对撑开距离进行精准确定和定位,而在术中发生位置的偏移量超过10%就意味着手术的严重失败,并产生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能精确对撑开距离进行定位的神经外科临床用撑开器,与支架配合使用。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神经外科临床用撑开器,包括一个带豁口的套环和与套环可拆卸连接的支撑件,所述套环的内侧设置有限位齿,所述套环内滑动连接有至少两个滑动套,所述滑动套设置有与限位齿配合使用的限位组件,所述滑动套的顶部设置有撑开组件,每个所述撑开组件包括微型电机、传动齿条和与之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微型电机的转轴与传动齿轮同轴固定,所述传动齿条朝向套环内侧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弧形撑开臂,所述弧形撑开臂的尖端设置有撑开钩,多个所述微型电机为同步电机且与PLC控制器联锁。
[0006]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撑开器,与支架配合使用,具体是将支撑件固定在支架上,将套环一侧朝向需要撑开头皮的位置处,根据需要,将相应数量的滑动套装入到套环中,并滑动到相应的位置处,到达相应位置后,操作限位组件,使得滑动套稳定的限位在套环的相应位置处,用弧形撑开臂的尖端设置的撑开钩钩住头皮,PLC控制器启动,使得滑动套上的微型电机均同步转动,微型电机转动带动传动齿轮转动,进而实现与之啮合的传动齿条向外伸长的目的,进而使得弧形撑开臂带动头皮向外移动,头皮被撑开最大程度暴露颅骨,以便手术,手术结束,启动PLC控制器,使得滑动套上的微型电机均同步反转,使得弧形撑开臂带动头皮向内移动,取下头皮,缝合即可。
[0007]而因为弧形撑开臂的移动是依靠微型电机和PLC联锁的驱动带动的,所以可以对
撑开距离进行精准的定位,避免发生偏移,进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0008]进一步的,所述套环的纵截面为方形。相对于圆形而言,滑动套不容易翻转,安全性更高。
[0009]进一步,所述滑动套的数量为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可以根据需要匹配滑动套的数量,进而实现对头皮撑开形状控制,同时可以避免撑开的皮肤切口过大。
[0010]进一步,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杆、限位腔和弹簧,所述限位杆贯穿限位腔,弹簧位于限位腔内并套设在限位杆的外部,所述限位杆的一端端部卡在相邻的两个限位齿内,限位杆位于限位腔内的部位设有阻止其朝向限位齿处移动的限位块,所述弹簧抵接在限位腔的一端和限位块之间。不操作的时候,在弹簧的抵持下,限位块抵接在限位腔内,此时限位杆的尖端是卡在相邻的两个限位齿内,不需要限位的时候,向外拉动限位杆,使得限位块挤压弹簧,限位杆的尖端从限位齿内脱离,进入限位腔内,进而达到不限位固定的目的,此时就可以移动滑动套。
[0011]进一步,所述限位齿位于套环的内侧,所述限位杆也位于套环的内侧。避免误操作,同时也可以减少限位齿的磨损。
[0012]进一步,所述撑开钩为钝性钩。
[0013]进一步,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杆和一侧与支撑杆固定连接的支撑环,所述套环外侧的侧壁上均布有多个与支撑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多设置几个螺纹孔,可以根据手术的地点和仪器的安装位置,将支撑杆安装在适宜位置的螺纹孔内。
[0014]进一步,所述支撑环包括两个相对的半环瓣和锁扣,两个半瓣的一端相互铰接,两个半环瓣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锁扣,使得两个半环瓣环抱住待固定的支架。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神经外科临床用撑开器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7]图3为图1中滑动套的剖视图;
[0018]图4为神经外科临床用撑开器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神经外科临床用撑开器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滑动套1、套环2、限位齿3、支撑杆4、支撑环5、螺纹孔6、微型电机7、传动齿条8、限位组件9、弧形撑开臂10、撑开钩11、半环瓣51、锁扣52、限位腔91、限位杆92、限位块93、弹簧94。
[0022]实施例1如图1~2所示,神经外科临床用撑开器,包括一个带豁口的套环2和与套环2可拆卸连接的支撑件,套环2的纵截面为方形,套环2的内侧设置有限位齿3,限位齿3位于套环2的内侧,套环2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套1,滑动套1设置有与限位齿3配合使用的限位组件9,滑动套1的顶部设置有撑开组件,两个撑开组件包括微型电机7、传动齿条8和与之啮合的传动齿轮,微型电机7的转轴与传动齿轮同轴固定,传动齿条8朝向套环2内侧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弧形撑开臂10,弧形撑开臂10的尖端设置有撑开钩11,撑开钩11为钝性钩,两
个微型电机7为同步电机且与PLC控制器联锁。
[0023]支撑件包括支撑杆4和一侧与支撑杆4固定连接的支撑环5,套环2外侧的侧壁上均布有多个与支撑杆4螺纹连接的螺纹孔6,支撑环5包括两个相对的半环瓣51和锁扣52,两个半环瓣51的一端相互铰接,两个半环瓣51的另一端设置有锁扣52使得两个半环瓣51环抱住待固定的支架。
[0024]如图3所示,限位组件9包括限位杆92、限位腔91和弹簧94,限位杆92贯穿限位腔91,弹簧94位于限位腔91内并套设在限位杆92的外部,限位杆92的一端端部卡在相邻的两个限位齿3内,限位杆92位于限位腔91内的部位设有阻止其朝向限位齿3处移动的限位块93,弹簧94抵接在限位腔91的一端和限位块93之间,限位杆92位于套环2的内侧。
[0025]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套环2内滑动连接有三个滑动套1,三个微型电机7为同步电机且与PLC控制器联锁。
[0026]实施例3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套环2内滑动连接有四个滑动套1,四个微型电机7为同步电机且与PLC控制器联锁。...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神经外科临床用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带豁口的套环和与套环可拆卸连接的支撑件,所述套环的内侧设置有限位齿,所述套环内滑动连接有至少两个滑动套,所述滑动套设置有与限位齿配合使用的限位组件,所述滑动套的顶部设置有撑开组件,每个所述撑开组件包括微型电机、传动齿条和与之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微型电机的转轴与传动齿轮同轴固定,所述传动齿条朝向套环内侧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弧形撑开臂,所述弧形撑开臂的尖端设置有撑开钩,多个所述微型电机为同步电机且与PLC控制器联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临床用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的纵截面为方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外科临床用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的数量为两个、三个或者四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外科临床用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杆、限位腔和弹簧,所述限位杆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华姚声涛夏湘平张兆斯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