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世滨专利>正文

一种透析内瘘护理用热敷导药护理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435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热敷导药护理带技术领域的一种透析内瘘护理用热敷导药护理带,所述康复带本体的前侧壁上对称缝合装配有护理发热贴,所述护理发热贴包括嵌套装配在康复带本体内的织物载体,所述织物载体内嵌套设置有石墨烯发热膜,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内均匀嵌套设置有振动电机,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内中间固定嵌套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康复带本体的前侧壁上固定装配有内嵌在康复带本体内且和护理发热贴相适配的吸收贴,解决了人体皮肤对精油凝胶等药物难以吸的问题,保持内瘘组织用于血液输出所需的弹性,也解决了透析内瘘受到经常性的扎针、穿刺等刺激所带来的疼痛、痉挛、过血量下降造成透析质量下降的不良反应以及造成内瘘报废的问题。报废的问题。报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析内瘘护理用热敷导药护理带


[0001]本技术涉及热敷导药护理带
,具体为一种透析内瘘护理用热敷导药护理带。

技术介绍

[0002]中医是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医学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医疗体系,目前市面上对于透析内瘘的护理不能仅单纯的热敷,必须辅助于有舒缓肌肤、软化皮肤角质功能的护肤精油凝胶等药物使用(能充分保持内瘘内部的湿润介质,使得精油内部的中药提取物等有效成分更好的起到应有的作用,有助细胞水分等介质相互共振发热),医学领域早已明确的、科学的认定人体的皮肤对外界物质的屏蔽阻挡力是很强大的,不会是什么物质都可以随随便便就能够渗透进人体皮肤内部的,所以单纯的热敷是无法达到内瘘对精油凝胶等药物的充分吸收,由于这个缺点的存在,是很难达到对内瘘护理的最佳要求效果,为了解决精油凝胶等药物难于被内瘘吸收以及内瘘并发症(假性动脉瘤)的所需要的按摩舒缓、软化瘤体、预防外部对瘤体意外碰伤破裂的护理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透析内瘘护理用热敷导药护理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析内瘘护理用热敷导药护理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析内瘘护理用热敷导药护理带,包括康复带本体,所述康复带本体的左右侧壁上均固定有松紧带,左右两侧所述松紧带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带和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前侧壁上固定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上均匀固定设置有暗扣,所述康复带本体的前侧壁上对称缝合装配有护理发热贴,所述护理发热贴包括嵌套装配在康复带本体内的织物载体,所述织物载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和康复带本体缝合装配的缝合带,所述织物载体内嵌套设置有石墨烯发热膜,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内均匀嵌套设置有振动电机,且相邻两组所述振动电机之间通过导电线路电性连接,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内中间固定嵌套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康复带本体的前侧壁上固定装配有内嵌在康复带本体内且和护理发热贴相适配的吸收贴,所述康复带本体前侧壁上固定装配有硅凝胶片,所述第一连接带内嵌套设置有电池片,所述电池片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和导电线路电性连接的控制开关。
[0005]优选的,所述康复带本体的前侧壁上开设有和护理发热贴相适配的开口槽,且所述缝合带缝合装配在开口槽内。
[0006]优选的,所述吸收贴内嵌于织物载体内且和护理发热贴贴合装配,且所述硅凝胶片和织物载体相适配。
[0007]优选的,所述吸收贴包括和石墨烯发热膜相适配的汲液层,所述汲液层内嵌合装
配有导流层,所述导流层的外侧壁上固定装配有聚氨酯泡沫棉,所述聚氨酯泡沫棉的外侧壁上固定装配有贴敷层。
[0008]优选的,所述汲液层为超吸水纤维无纺布,所述导流层为亲水涤粘无纺布,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采用亲水性医用聚氨酯泡沫。
[0009]优选的,所述振动电机均匀分布在石墨烯发热膜内,且所述振动电机的型号为1027

1030。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在康复带本体上缝合装配有两组对称分布的护理发热贴,且康复带本体上的硅凝胶片能够增加和人体的贴合舒适度,不会发生粘连,增加了使用舒适性,且石墨烯发热膜所发出的与人体波长相近的远红外线波长,利用石墨烯所产生的和人体波长接近的远红外线穿透人体皮肤对皮下的细胞组织及血管进行热敷理疗,通过电池片对振动电机供电,振动电机工作时促使人体内的细胞水分介质相互共振摩擦产生的热能,加速内瘘周围组织的血液微循环,快速吸收并排除炎性介质,通过该产品的震动按摩、促进导入的特性,通过汲液层能够在增加渗液吸收量的同时,将吸收的渗液固定在自身分子结构中,导流层可以使得敷料吸水时渗液的单向流动,聚氨酯泡沫棉可以增加对渗液的吸附能力,解决了人体皮肤对精油凝胶等药物难以吸的问题,保持内瘘组织用于血液输出所需的完好的皮肤及血管的弹性,也解决了透析内瘘受到经常性的扎针、穿刺等刺激所带来的疼痛、痉挛、过血量下降造成透析质量下降的不良反应以及造成内瘘报废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护理发热贴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护理发热贴和吸收贴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康复带本体;2、松紧带;3、第一连接带;4、第二连接带;5、魔术贴;6、暗扣;7、护理发热贴;8、缝合带;9、织物载体;10、石墨烯发热膜;11、振动电机;12、导电线路;13、温度传感器;14、吸收贴;141、汲液层;142、导流层;143、聚氨酯泡沫棉;144、贴敷层;15、硅凝胶片;16、电池片;17、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透析内瘘护理用热敷导药护理带,包括康复带本体1,康复带本体1的左右侧壁上均固定有松紧带2,左右两侧松紧带2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带4和第一连接带3,第一连接带3前侧壁上固定有魔术贴5,魔术贴5上均匀固定设置有暗扣6,康复带本体1的前侧壁上对称缝合装配有护理发热贴7,护理发热贴7包括嵌套装配在康复带本体1内的织物载体9,织物载体9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和康复带本体1缝合装配的缝合带8,织物载体9内嵌套设置有石墨烯发热膜
10,石墨烯发热膜10内均匀嵌套设置有振动电机11,且相邻两组振动电机11之间通过导电线路12电性连接,石墨烯发热膜10内中间固定嵌套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康复带本体1的前侧壁上固定装配有内嵌在康复带本体1内且和护理发热贴7相适配的吸收贴14,康复带本体1前侧壁上固定装配有硅凝胶片15,第一连接带3内嵌套设置有电池片16,电池片16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和导电线路12电性连接的控制开关17。
[0017]康复带本体1的前侧壁上开设有和护理发热贴7相适配的开口槽,且缝合带8缝合装配在开口槽内;
[0018]请参阅图2,吸收贴14内嵌于织物载体9内且和护理发热贴7贴合装配,且硅凝胶片15和织物载体9相适配;
[0019]请参阅图3,吸收贴14包括和石墨烯发热膜10相适配的汲液层141,汲液层141内嵌合装配有导流层142,导流层142的外侧壁上固定装配有聚氨酯泡沫棉143,聚氨酯泡沫棉143的外侧壁上固定装配有贴敷层144,通过汲液层141能够在增加渗液吸收量的同时,将吸收的渗液固定在自身分子结构中,导流层142可以使得敷料吸水时渗液的单向流动,聚氨酯泡沫棉143可以增加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析内瘘护理用热敷导药护理带,包括康复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带本体(1)的左右侧壁上均固定有松紧带(2),左右两侧所述松紧带(2)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带(4)和第一连接带(3),所述第一连接带(3)前侧壁上固定有魔术贴(5),所述魔术贴(5)上均匀固定设置有暗扣(6),所述康复带本体(1)的前侧壁上对称缝合装配有护理发热贴(7),所述护理发热贴(7)包括嵌套装配在康复带本体(1)内的织物载体(9),所述织物载体(9)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和康复带本体(1)缝合装配的缝合带(8),所述织物载体(9)内嵌套设置有石墨烯发热膜(10),所述石墨烯发热膜(10)内均匀嵌套设置有振动电机(11),且相邻两组所述振动电机(11)之间通过导电线路(12)电性连接,所述石墨烯发热膜(10)内中间固定嵌套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所述康复带本体(1)的前侧壁上固定装配有内嵌在康复带本体(1)内且和护理发热贴(7)相适配的吸收贴(14),所述康复带本体(1)前侧壁上固定装配有硅凝胶片(15),所述第一连接带(3)内嵌套设置有电池片(16),所述电池片(16)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和导电线路(12)电性连接的控制开关(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琨于世滨
申请(专利权)人:于世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