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直线电机
[0001]本技术属于直线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直流直线电机。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意义上的直线电机,不管是交流直线电机还是所谓的直流直线电机,其绕组内部的电流都为交流电,所谓的直流直线电机只是绕组端口处的电流为直流,绕组内部仍然为交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直接通过直流电产生转矩的直流直线电机。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直流直线电机,包括:
[0006]电机定子,能够形成电机磁场;
[0007]电机动子,与所述电机定子之间存在气隙,并能够相对所述电机定子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电机动子包括动子铁芯以及动子绕组,所述动子铁芯包括第一动子铁芯和第二动子铁芯,所述动子绕组包括第一动子绕组和第二动子绕组,所述第一动子绕组包括N个两端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并设于所述第一动子铁芯朝向所述电机定子的侧面的第一受力导线,各所述第一受力导线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动子绕组包括M个两端在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定子,能够形成电机磁场;电机动子,与所述电机定子之间存在气隙,并能够相对所述电机定子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电机动子包括动子铁芯以及动子绕组,所述动子铁芯包括第一动子铁芯和第二动子铁芯,所述动子绕组包括第一动子绕组和第二动子绕组,所述第一动子绕组包括N个两端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并设于所述第一动子铁芯朝向所述电机定子的侧面的第一受力导线,各所述第一受力导线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动子绕组包括M个两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并设于所述第二动子铁芯朝向所述电机定子的侧面的第二受力导线,各所述第二受力导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受力导线的电流方向与所述第二受力导线的电流方向相同或相反;其中,所述电机磁场的磁场方向在所述电机动子相对所述电机定子移动的过程中不变,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在各所述第一受力导线通电时,各所述第一受力导线受到所述电机磁场施加的第一安培力,而所述电机动子能够在各所述第一安培力的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在各所述第二受力导线通电时,各所述第二受力导线受到所述电机磁场施加且与所述第一安培力同向的第二安培力,而所述电机动子能够在各所述第二安培力的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N≥3,M≥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子绕组还包括N
‑
1或N个第一连接导线,所述第二动子绕组还包括M
‑
1或M个第二连接导线,所述第一动子铁芯能够限制所述电机磁场穿过各所述第一连接导线,所述第二动子铁芯能够限制所述电机磁场穿过各所述第二连接导线;相邻两所述第一受力导线通过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导线串联,一个所述第一受力导线的一端与正极电结构件电连接,以供电流流入,在所述第一连接导线为N
‑
1个时,还有一个所述第一受力导线的一端用于与负极电结构件电连接,以供电流流出,而在所述第一连接导线为N个时,则还有一个所述第一受力导线的一端通过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导线与负极电结构件电连接,以供电流流出;相邻两所述第二受力导线通过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导线串联,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受力导线的一端用于与正极电结构件电连接,以供电流流入,在所述第二连接导线为M
‑
1个时,还有一个所述第二受力导线的一端用于与负极电结构件电连接,以供电流流出,而在所述第二连接导线为M个时,则还有一个所述第二受力导线的一端通过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导线与负极电结构件电连接,以供电流流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一对相互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受力导线和所述第一连接导线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动子绕组实现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连接导线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受力导线电连接,各所述第一连接导线分别与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