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生物质过热蒸汽锅炉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417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生物质过热蒸汽锅炉控制装置,包括主体、散热机组拆装机构、上分层散热机构、下分层散热机构和外部防护机构,所述主体的一侧装配有散热机组拆装机构,所述散热机组拆装机构的中部装配有上分层散热机构,所述上分层散热机构沿着主体的横中轴对立面设置有下分层散热机构,所述主体的外部设置有外部防护机构。该具有防护结构的生物质过热蒸汽锅炉控制装置,下散热间中部所装配的水冷板,能够利用其一端端头所连接的循环水泵将外部安装的冷却水箱内部水源进行循环处理,使其水冷板能够发散出冷效应,同时在水冷板的一侧装配有散热风扇,使其两组风扇能够分别将水冷板所散发的冷效应向着主体的中部发热源发散。的中部发热源发散。的中部发热源发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生物质过热蒸汽锅炉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蒸汽锅炉
,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生物质过热蒸汽锅炉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蒸汽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高温烟气的热能等形式,而经过锅炉转换,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
[0003]市场上的蒸汽锅炉控制装置在使用中,大多数控制主体内部的散热机构与主体自身为一体结构或后期靠使用人员自行安装,虽然可以拆卸,但是此拆卸方式会给操作者本身带来一定的繁琐性和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生物质过热蒸汽锅炉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生物质过热蒸汽锅炉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大多数控制主体内部的散热机构与主体自身为一体结构或后期靠使用人员自行安装,虽然可以拆卸,但是此拆卸方式会给操作者本身带来一定的繁琐性和麻烦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生物质过热蒸汽锅炉控制装置,包括主体、散热机组拆装机构、上分层散热机构、下分层散热机构和外部防护机构,所述主体的一侧装配有散热机组拆装机构,所述散热机组拆装机构的中部装配有上分层散热机构,所述上分层散热机构沿着主体的横中轴对立面设置有下分层散热机构,所述主体的外部设置有外部防护机构;
[0006]所述散热机组拆装机构包括:
[0007]装配槽,其设置于主体的一侧;
[0008]第一装配架,其嵌入于所述装配槽的中部;
[0009]双头安装架,其连接于所述第一装配架的边侧外壁;
[0010]中空槽块,其固定于所述主体的侧面两端;
[0011]限位块,其设置于所述双头安装架的接近端头处;
[0012]中端连接板块,其连接于所述双头安装架的侧面中部;
[0013]第二装配架,其连接于所述中端连接板块的另一侧;
[0014]滑动连接件,其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配架的底部两侧;
[0015]滑槽,其设置于所述滑动连接件的底部。
[0016]优选的,所述上分层散热机构包括:
[0017]上散热间,其设置于所述散热机组拆装机构的内部;
[0018]多孔安装板,其平行设置于所述上散热间的中部;
[0019]装配件,其装配于所述上散热间的内部顶端;
[0020]电动马达,其设置于所述装配件的中部;
[0021]转轴,其连接于所述电动马达的端头;
[0022]风扇,其安装于所述转轴的四周;
[0023]下散热间,其设置于所述上散热间的下方;
[0024]水冷板,其设置于所述下散热间的中部。
[0025]优选的,所述上散热间与下散热间之间呈上下平行状分布,且上散热间与下散热间由多孔安装板拼装组成。
[0026]优选的,所述外部防护机构包括:
[0027]抗压顶板,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顶部;
[0028]弹簧件,其分布于所述抗压顶板的四周底部四角;
[0029]耐热层,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内壁;
[0030]防磨外件,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外壁。
[0031]优选的,所述抗压顶板通过弹簧件与主体构成弹性抗压结构,且弹簧件设置有四个。
[0032]优选的,所述第一装配架与第二装配架通过中端连接板块、滑动连接件与滑槽和主体构成定向滑动结构,且第一装配架与第二装配架呈上下平行状分布。
[0033]优选的,所述双头安装架与第一装配架、第二装配架之间为固定一体结构,且双头安装架两侧的边杆与中空槽块之间为嵌入式连接。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防护结构的生物质过热蒸汽锅炉控制装置,下散热间中部所装配的水冷板,能够利用其一端端头所连接的循环水泵将外部安装的冷却水箱内部水源进行循环处理,使其水冷板能够发散出冷效应,同时在水冷板的一侧装配有散热风扇,使其两组风扇能够分别将水冷板所散发的冷效应向着主体的中部发热源发散,然而其内部的元件经历过长时间的散热使用后需要进行对其进行检修更换时,使用者可向外侧拉动连接第一装配架与第二装配架外侧双头安装架之间的中端连接板块,随后通过第二装配架底端所连接的滑动连接件与滑槽两者之间所构成的滑动结构来将双头安装架、第一装配架与第二装配架整体抽拉出来,减少使用者不少力气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其两者自身的平衡,尽量避免其内部散热机构出现颠倒损坏。
[0035]第一装配架与第二装配架的内部装配有散热机构,当内部的元件经历过长时间的散热使用后需要进行对其进行检修更换时,使用者可向外侧拉动连接第一装配架与第二装配架外侧双头安装架之间的中端连接板块,随后通过第二装配架底端所连接的滑动连接件与滑槽两者之间所构成的滑动结构来将双头安装架、第一装配架与第二装配架整体抽拉出来,减少使用者不少力气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其两者自身的平衡,尽量避免其内部散热机构出现颠倒损坏,并且在双头安装架的两侧嵌入进主体两侧的中空槽块中部,也能够起到抽拉过程中的辅助平衡和限位作用。
[0036]下散热间中部所装配的水冷板,能够利用其一端端头所连接的循环水泵将外部安装的冷却水箱内部水源进行循环处理,使其水冷板能够发散出冷效应,同时在水冷板的一侧装配有散热风扇,并且水冷板与散热风扇都在主体的内部上下对立设置有两组,使其两组风扇能够分别将水冷板所散发的冷效应向着主体的中部发热源发散,以达到全方位散热
的有益效果。
[0037]抗压顶板的存在能够对主体的顶端起到顶端防护作业,以防外界的重物砸落至主体的上方给其带来的伤害和危险,并且在主体的四周内壁贴合的耐热层和外壁贴合的防磨外件能够分别起到耐热隔热和减少磨损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技术主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9]图2为本技术上分层散热机构透视结构示意图;
[0040]图3为本技术下分层散热机构透视结构示意图;
[0041]图4为本技术下散热间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2]图5为本技术外部防护机构细节结构示意图。
[0043]图中:1、主体;2、散热机组拆装机构;201、装配槽;202、第一装配架;203、双头安装架;204、中空槽块;205、限位块;206、中端连接板块;207、第二装配架;208、滑动连接件;209、滑槽;3、上分层散热机构;301、上散热间;302、多孔安装板;303、装配件;304、电动马达;305、转轴;306、风扇;307、下散热间;308、水冷板;4、下分层散热机构;5、外部防护机构;501、抗压顶板;502、弹簧件;503、耐热层;504、防磨外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4]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生物质过热蒸汽锅炉控制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一侧装配有散热机组拆装机构2,散热机组拆装机构2的中部装配有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生物质过热蒸汽锅炉控制装置,包括主体(1)、散热机组拆装机构(2)、上分层散热机构(3)、下分层散热机构(4)和外部防护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装配有散热机组拆装机构(2),所述散热机组拆装机构(2)的中部装配有上分层散热机构(3),所述上分层散热机构(3)沿着主体(1)的横中轴对立面设置有下分层散热机构(4),所述主体(1)的外部设置有外部防护机构(5);所述散热机组拆装机构(2)包括:装配槽(201),其设置于主体(1)的一侧;第一装配架(202),其嵌入于所述装配槽(201)的中部;双头安装架(203),其连接于所述第一装配架(202)的边侧外壁;中空槽块(204),其固定于所述主体(1)的侧面两端;限位块(205),其设置于所述双头安装架(203)的接近端头处;中端连接板块(206),其连接于所述双头安装架(203)的侧面中部;第二装配架(207),其连接于所述中端连接板块(206)的另一侧;滑动连接件(208),其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配架(207)的底部两侧;滑槽(209),其设置于所述滑动连接件(208)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生物质过热蒸汽锅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层散热机构(3)包括:上散热间(301),其设置于所述散热机组拆装机构(2)的内部;多孔安装板(302),其平行设置于所述上散热间(301)的中部;装配件(303),其装配于所述上散热间(301)的内部顶端;电动马达(304),其设置于所述装配件(303)的中部;转轴(305),其连接于所述电动马达(304)的端头;风扇(306),其安装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永树汪刘超徐来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兴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