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达输出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399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达输出传动装置,包括马达、减速机、设置在马达输出轴上的第一半联轴器以及设置在减速机输入轴上的第二半联轴器,所述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相对设置并且通过尼龙柱销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两个半联轴器连接马达和减速机,两个半联轴器之间通过尼龙柱销连接,突破了原有的安装尺寸限制,增大了可承载的扭矩,提高传动装置的寿命。提高传动装置的寿命。提高传动装置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达输出传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马达输出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厂输煤系统叶轮给煤机拨煤机构由液压马达驱动减速机进行扭矩输出,马达和减速机之间通过花键连接,花键轴头通过平键连接安装于马达上。受限于减速机输入轴尺寸,在花键的材料和尺寸都最优的情况下,花键可承受的扭矩仍然不足,花键使用寿命低,损坏频繁,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马达输出传动装置,提高传动装置使用寿命。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马达输出传动装置,其包括马达、减速机、设置在马达输出轴上的第一半联轴器以及设置在减速机输入轴上的第二半联轴器,所述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相对设置并且通过尼龙柱销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联轴器、第二半联轴器均通过平键与对应的马达输出轴、减速机输入轴连接。
[0007]进一步的,在所述马达与减速机之间设有驱动支架。
[000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的一端与马达固定连接,右支架的一端与减速机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在左支架和右支架的连接面上,在左支架上设有连接凸起,在右支架上设有与之相对应的凹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凸起呈梯形。
[0011]本技术的积极效果为:本技术利用两个半联轴器连接马达和减速机,两个半联轴器之间通过尼龙柱销连接,突破了原有的安装尺寸限制,增大了可承载的扭矩,提高传动装置的寿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驱动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附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马达1、减速机2以及设置在马达1和减速机2之间的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通过平键安装在马达1输出轴上的第一半联轴器3以及通过平键安装在减速机2输入轴上的第二半联轴器4,两个半联轴器通过尼龙柱销连接,实现传
递扭矩。
[0015]优选的,在马达1与减速机2之间还设有驱动支架,该驱动支架包括通过螺栓8相互连接的左支架5和右支架6,两个支架的内侧端相互连接,左支架5的左侧端与马达1固定连接,右支架6的右侧端与减速机2固定连接,利用驱动支架将马达1与减速机2连接,可以确保输出轴和输入轴的同心度。
[0016]优选的,在左支架5和右支架6的连接面上,在左支架5上设有连接凸起7,在右支架6上设有与之相对应的凹槽。连接凸起7与凹槽呈梯形结构,可以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确保左右支架连接时的同心度。
[0017]本技术采用将马达的连接传动形式由花键改为基于半联轴器的形式,可以突破因尺寸限制造成的花键扭矩无法满足问题。新的传动装置能够有效增大承载扭矩,从而提升使用寿命,通过驱动支架的设计简化并确保同心度,是一种结构创新。
[0018]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输出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马达(1)、减速机(2)、设置在马达(1)输出轴上的第一半联轴器(3)以及设置在减速机(2)输入轴上的第二半联轴器(4),所述第一半联轴器(3)和第二半联轴器(4)相对设置并且通过尼龙柱销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达输出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联轴器(3)、第二半联轴器(4)均通过平键与对应的马达(1)输出轴、减速机(2)输入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达输出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马达(1)与减速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平梁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安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