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式偏心内置正向气举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3740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式偏心内置正向气举阀,属气举排水采气工具技术领域。它由上接头、工作筒、下接头和气举阀构成,其特点是工作筒内制作有月牙形的流体主通道和桥式偏心沉孔,桥式偏心沉孔的上部通过螺纹连接安装有气举阀,其底部制作有与工作筒外侧联通的出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工作筒内部采用桥式偏心结构,流体主通道制成月牙形,使得工作筒外径最小化、流体主通道过流面积最大化,避免了由于减小工作筒外径的同时也要相应减小流体主通道过流面积而产生较大节流压差的现象;且充分利用现有气举阀的加工调试技术,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加工调试难度,能够与连续油管或小油管组成速度管柱下入到超深高产气井原完井管柱中进行气举排水。柱中进行气举排水。柱中进行气举排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式偏心内置正向气举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桥式偏心内置正向气举阀,属气举排水采气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大多数超深高产气井的完井管柱是由油管和底部的永久封隔器组配而成,管柱最小通径为62—76mm,气井投产一段时间后,由于井底会产生积液现象,往往造成气井停喷停产,出现这种情况后最佳解决途径是通过连续油管或小油管连接固定式气举阀利用邻井干线天然气进行气举排水;但现有固定式气举阀工作筒,如中国专利号ZL200420010499.6提供的一种气举阀工作筒,由于采用外置式结构,即气举阀安装在工作筒外部的阀套内,造成工作筒外径比较大,无法与连续油管或小油管组配成速度管柱下入到超深高产气井原完井管柱中进行气举排液,因而如何减小气举阀工作筒的外径,使其能下入到超深高产气井的原完井管柱中,是当今亟需解决的生产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气举阀内置于工作筒桥式偏心沉孔上,大大减少了气举阀工作筒的外径,使其能下入到超深高产气井的原完井管柱中,从而能够实现利用连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式偏心内置正向气举阀,它由上接头(1)、工作筒(2)、下接头(3)和气举阀(4)构成,工作筒(2)的上端通过螺纹与上接头(1)连接,工作筒(2)的下端通过螺纹与下接头(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筒(2)内制作有月牙形的流体主通道(201)和桥式偏心沉孔(202),桥式偏心沉孔(202)的上部制作有与气举阀(4)的气举阀底部接头(403)配套的螺纹(204),气举阀(4)通过螺纹(204)连接安装在桥式偏心沉孔(202)的上部,桥式偏心沉孔(202)的底部制作有与工作筒(2)外侧联通的出气孔(2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市翔龙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