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中张力的自动测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368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15
一种输电线路中张力的自动测量系统,包括检测模块,耦合装置,传感器,信号远程传输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温度补偿模块,太阳能板,5G信号传输模块,信号转换模块,电源装置,处理器模块,电路传输模块,输电线卡箍,壳体;传感器通过耦合装置、模数转换模块、温度补偿模块和电路传输模块与处理器模块连接,检测模块与电源装置连接;信号远程传输模块通过信号转换模块与5G信号传输模块连接;太阳能板与电源装置连接,壳体下面能固连于输电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自身故障率低,保证的输电线路的及时监测,实时向服务器传输当前张力大小信号。有利于后台服务器统一监控多条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隐患,便于处理,避免事故发生。避免事故发生。避免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中张力的自动测量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电线路中张力的自动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压输电线由于风雪等自然灾害,电线承重越来越大,输电线存在断裂的可能性,目前,由线路工人进行安全巡查,巡线检查过程中,耗费人力成本较高;部分自动化检测手段中,检测装置的电源供电不够稳定,信号监测及传输精准性差,容易漏报误报,造成损失。现有的人工查找故障点以及维修耗费时间较长,自动化检测可靠性差,因此迫切需要精度高,可靠性好的自动化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节省人力,提高自动化检测的可靠性,特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中张力的自动测量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中张力的自动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电线路中张力的自动测量系统,包括检测模块1,耦合装置2,传感器3,信号远程传输模块4,模数转换模块5,温度补偿模块6,太阳能板7,5G信号传输模块8,信号转换模块9,电源装置10,处理器模块11,电路传输模块12,输电线卡箍13,壳体14;
[0005]其中:传感器3通过耦合装置2、模数转换模块5、温度补偿模块6和电路传输模块12与处理器模块11连接,上述各器件组成检测模块1,检测模块1与电源装置10连接;
[0006]信号远程传输模块4通过信号转换模块9与5G信号传输模块8连接;
[0007]壳体14上面设置有太阳能板7,太阳能板7与电源装置10连接,壳体14下面设置有输电线卡箍13,能固连于输电线上。
[0008]所述的传感器3为体布拉格光栅,能与输电线紧密固连。
[0009]所述的传感器3个数为1

3个。
[0010]所述的处理器模块11为ARM处理器。
[0011]温度补偿模块6中采用铂电阻测温传感器,模块电路能自动实现环境温度对测量系统判定逻辑的温度补偿。
[0012]所述的电源装置10为锂电池。
[0013]所述的电源装置10同时带有小型风力发电系统,作为备用电源,确保持续供电。
[0014]所述的传感器3上带有贴片结构,能固连于输电线路。
[0015]所述的5G信号传输模块8与远程主机之间通讯速率为1Gbps,时延1ms。
[0016]所述的壳体14为分体结构,不透明材质件盒体结构。
[0017]本方案中,在考虑入射光束参数和体布拉格光栅参数的情况下,任意光束经过体布拉格光栅衍射的光场分布,体布拉格光栅周期越小,其空间色散越严重;入射子束尺寸越大、光谱线宽越宽、初始光束质量越差,衍射后的输出光束质量劣化越明显。体布拉格光栅,压窄激光器的线宽、提高亮度、减少热影响,实现了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在架高的输电线
路使用上,尤其重要。
[0018]信号远程传输模块4和5G信号传输模块8实现了系统与主机之间数据的无线传输,有利于及时预警并快速处理。
[0019]双重供电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避免了系统本身反复出现问题的可能,节省了人员上塔操作的次数。
[0020]处理器模块11为ARM处理器,性价比高,易于研发和调试,信号截取精度满足使用要求,适应野外相对恶劣的工作环境。
[0021]5G信号传输模块8,传输速度快,时延短,覆盖面广,能将风险降至最低。
[002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
[002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输电线路中张力的自动测量系统,原理结构小巧、简单,性能稳定,易于安装操作,同时自身故障率低,保证的输电线路的及时监测,实时向后台服务器传输当前张力大小。有利于后台服务器统一监控多条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隐患,便于处理,避免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图1为输电线路中张力的自动测量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1
[002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中张力的自动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电线路中张力的自动测量系统,包括检测模块1,耦合装置2,传感器3,信号远程传输模块4,模数转换模块5,温度补偿模块6,太阳能板7,5G信号传输模块8,信号转换模块9,电源装置10,处理器模块11,电路传输模块12,输电线卡箍13,壳体14;
[0028]其中:传感器3通过耦合装置2、模数转换模块5、温度补偿模块6和电路传输模块12与处理器模块11连接,上述各器件组成检测模块1,检测模块1与电源装置10连接;
[0029]信号远程传输模块4通过信号转换模块9与5G信号传输模块8连接;
[0030]壳体14上面设置有太阳能板7,太阳能板7与电源装置10连接,壳体14下面设置有输电线卡箍13,能固连于输电线上。
[0031]所述的传感器3为体布拉格光栅,能与输电线紧密固连。
[0032]所述的传感器3个数为1个。
[0033]所述的处理器模块11为ARM处理器。
[0034]温度补偿模块6中采用铂电阻测温传感器,模块电路能自动实现环境温度对测量系统判定逻辑的温度补偿。
[0035]所述的电源装置10为锂电池。
[0036]所述的电源装置10同时带有小型风力发电系统,作为备用电源,确保持续供电。
[0037]所述的传感器3上带有贴片结构,能固连于输电线路。
[0038]所述的5G信号传输模块8与远程主机之间通讯速率为1Gbps,时延1ms。
[0039]所述的壳体14为分体结构,不透明材质件盒体结构。
[0040]本方案中,在考虑入射光束参数和体布拉格光栅参数的情况下,任意光束经过体布拉格光栅衍射的光场分布,体布拉格光栅周期越小,其空间色散越严重;入射子束尺寸越大、光谱线宽越宽、初始光束质量越差,衍射后的输出光束质量劣化越明显。体布拉格光栅,压窄激光器的线宽、提高亮度、减少热影响,实现了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在架高的输电线路使用上,尤其重要。
[0041]信号远程传输模块4和5G信号传输模块8实现了系统与主机之间数据的无线传输,有利于及时预警并快速处理。
[0042]双重供电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避免了系统本身反复出现问题的可能,节省了人员上塔操作的次数。
[0043]处理器模块11为ARM处理器,性价比高,易于研发和调试,信号截取精度满足使用要求,适应野外相对恶劣的工作环境。
[0044]5G信号传输模块8,传输速度快,时延短,覆盖面广,能将风险降至最低。
[0045]实施例2
[004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中张力的自动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电线路中张力的自动测量系统,包括检测模块1,耦合装置2,传感器3,信号远程传输模块4,模数转换模块5,温度补偿模块6,太阳能板7,5G信号传输模块8,信号转换模块9,电源装置10,处理器模块11,电路传输模块12,输电线卡箍13,壳体14;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中张力的自动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电线路中张力的自动测量系统,包括检测模块(1),耦合装置(2),传感器(3),信号远程传输模块(4),模数转换模块(5),温度补偿模块(6),太阳能板(7),5G信号传输模块(8),信号转换模块(9),电源装置(10),处理器模块(11),电路传输模块(12),输电线卡箍(13),壳体(14);其中:传感器(3)通过耦合装置(2)、模数转换模块(5)、温度补偿模块(6)和电路传输模块(12)与处理器模块(11)连接,上述各器件组成检测模块(1),检测模块(1)与电源装置(10)连接;信号远程传输模块(4)通过信号转换模块(9)与5G信号传输模块(8)连接;壳体(14)上面设置有太阳能板(7),太阳能板(7)与电源装置(10)连接,壳体(14)下面设置有输电线卡箍(13),能固连于输电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中张力的自动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3)为体布拉格光栅,能与输电线紧密固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中张力的自动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忠楠乔路丽刘盛琳由广浩张宇博刘述鑫田耕谢欣贾丹刘璐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