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胸外科术后的康复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康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胸外科术后的康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患者经过胸外科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快速提高患者身体的康复速度。
[0003]目前,患者在经过胸外科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然而现有的康复设备,不方便进行调节,无法满足不同身高或不同手臂长度的患者进行使用的需求,且无法在锻炼的同时,还能达到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按摩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胸外科术后的康复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胸外科术后的康复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有框架,框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升降坐板,升降坐板的下方设有固定在底板顶端的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与升降坐板的底端相连,框架的顶端固定有顶板,升降坐板上背离框架后端面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凹腔,凹腔处还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胸外科术后的康复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有框架(2),框架(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升降坐板(21),升降坐板(21)的下方设有固定在底板(1)顶端的电动伸缩杆(22),电动伸缩杆(22)的伸缩端与升降坐板(21)的底端相连,框架(2)的顶端固定有顶板(3),升降坐板(21)上背离框架(2)后端面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凹腔,凹腔处还设有固定在升降坐板(21)上背离框架(2)后端面的一侧壁上的软垫,升降坐板(21)上的凹腔与顶板(3)之间连接有可调节式锻炼机构(4),凹腔内还安装有按摩机构(5),可调节式锻炼机构(4)包括两个相对称的转动柱(401),转动柱(401)均转动连接在顶板(3)的顶端,转动柱(401)的一侧均设有固定在顶板(3)顶端的弧形固定筒(402),弧形固定筒(402)内均滑动连接有活塞板(403),转动柱(401)的顶端均固定有固定外杆(404),固定外杆(404)的一侧壁上均固定有弧形活塞杆(405),弧形活塞杆(405)的另一端均滑动贯穿至对应的弧形固定筒(402)内,并与对应的活塞板(403)相连,固定外杆(404)内均开设有伸缩腔室,伸缩腔室内均滑动连接有L型锻炼杆(406),L型锻炼杆(406)的下端外侧均固接有海绵套,固定外杆(404)的一侧壁上均螺纹连接有旋钮螺钉(407),对应的L型锻炼杆(406)一侧壁上均等距开设有与旋钮螺钉(407)相配合的多个螺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胸外科术后的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坐板(21)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滑动座(23),框架(2)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与滑动座(23)相配合的滑动槽。3.根据权利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