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360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14
投影仪。投影仪具有1个光源装置、光调制装置、投射光学装置、外装箱体和散热器。散热器具有散出光源装置的热并呈长方形的多个散热片,相对于光源装置以1对1的方式被固定。光源装置包含:基板,其具有第1基板面和第2基板面;多个发光元件,它们设置在第1基板面侧;框体,其以包围多个发光元件的方式设置在第1基板面侧;以及盖体,其与第1基板面相对地设置,多个发光元件收纳在由基板、框体和盖体形成的收纳空间中。外装箱体具有第1面、与第1面交叉的第2面、以及与第1面和第2面交叉的第3面,第1面的面积大于第2面的面积和第3面的面积,第1基板面或第2基板面与第1面相对,散热片的长度方向沿着外装箱体的第1面。外装箱体的第1面。外装箱体的第1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投影仪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9月25日、申请号为201910908819.0、专利技术名称为“投影仪”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投影仪。

技术介绍

[0003]近年来,以投影仪的高性能化为目的而使用了作为广色域且高效率的光源的激光光源的投影仪受到关注。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将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收纳在一个封装中的光源装置。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小型且高输出的光源装置。
[0004]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用作投影仪光源的半导体光源装置,该半导体光源装置具有半导体发光元件、热扩散板、散热器、热电元件、冷却风扇、隔热用空气流路。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

219779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6

518726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

77155号公报
[0008]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光源装置中,通过将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安装在一个封装内,实现小型化,另一方面,存在热密度变高、半导体发光元件的温度上升变大、发光效率降低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例如需要使用专利文献3那样的空冷式的冷却单元来充分地冷却半导体发光元件。在该结构中,作为提高冷却性能的手段,可考虑增大散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但是,在专利文献3的光源装置中,产生了如下问题:即使光源装置小型,但由于增大散热器,因此,投影仪大型化。因此,要求提供一种具有如下光源装置的投影仪,该光源装置具有能够充分地冷却发光元件的冷却性能并且能够有助于小型化。
[0010]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具有:光源装置,其射出光;光调制装置,其根据图像信息对从所述光源装置射出的光进行调制;投射光学装置,其投射由所述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外装箱体,其收纳所述光源装置、所述光调制装置和所述投射光学装置;以及散热器,其具有散出所述光源装置的热的散热片。所述光源装置具有:基板,其具有第1基板面和位于所述第1基板面的相反侧的第2基板面;多个发光元件,它们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1基板面侧;框体,其以包围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1基板面侧;以及盖体,其具有使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射出的光透过的透光性部件,该盖体与所述第1基板面相对地设置,接合在所述框体的与所述基板相反的一侧,所述多个发光元件收纳在由所述基板、所述框体和所述盖体形成的收纳空间中。所述外装箱体具有第1面、与所述第1面交叉的第2面、以及与所述第1面以及所述第2面交叉的第3面,所述第1面的面积比所述第2面的面积及所述第3面的面积大。所述第1基板面或所述第2基板面与所述第1面相对,所述散热片的长度方向沿着所述外装箱体的所述第1面。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基板面或所述第2基板面沿着所述第1面。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中,也可以是,所述外装箱体还具有沿着所述外装箱体的所述第1面并与所述第1面相对的第4面,所述光源装置具有与所述第1面相对地设置的第1光源装置、以及与所述第4面相对地设置的第2光源装置,所述第1光源装置朝向所述第4面射出光,所述第2光源装置朝向所述第1面射出光。
[0013]本专利技术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也可以还具有生成对所述散热片进行冷却的气流的风扇。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中,也可以是,所述风扇的旋转轴沿着所述外装箱体的所述第1面。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中,也可以是,所述基板的所述第2基板面与所述外装箱体的所述第1面交叉。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中,可以是,所述气流的下游侧的所述散热片的短边方向的尺寸比所述气流的上游侧的所述散热片的短边方向的尺寸长。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概略结构图。
[0018]图2是投影仪的立体图。
[0019]图3是从侧面观察投影仪的示意图。
[0020]图4是光源装置的立体图。
[0021]图5是沿着图4的V

V线的光源装置的剖视图。
[0022]图6是从侧面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示意图。
[0023]图7是从侧面观察第3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示意图。
[0024]图8是从侧面观察第4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示意图。
[0025]图9是从侧面观察第5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示意图。
[0026]图10是从侧面观察第6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示意图。
[0027]图11是从侧面观察第7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示意图。
[0028]图12是第1变形例的光源装置的剖视图。
[0029]图13是第2变形例的光源装置的剖视图。
[0030]标号说明
[0031]1、2、3、4、5、6、7:投影仪;10:第1光源装置(光源装置);10A:上侧第1光源装置(第1光源装置);10B:下侧第1光源装置(第2光源装置);12:基板;12a:第1基板面;12b:第2基板面;14:发光元件;15:框体;16:盖体;18:透光性部件;32:风扇;32c:旋转轴;33:外装箱体;33a:(外装箱体的)第1面;33b:(外装箱体的)第2面;33c:(外装箱体的)第3面;33d:(外装箱体的)第4面;35、35A、35B、44、44A、44B、45、46A:散热器;352、442、452、462:散热片;400R、400G、400B:光调制装置;600:投射光学装置;S:收纳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32][第1实施方式][0033]以下,使用图1~图5对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4]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投影仪的立体图。图3是从侧面观察投影仪的示意图。图4是光源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沿着图4的V

V线的光源装置的剖视图。
[0035]在以下的所有附图中,为了容易观察各结构要素,有时根据结构要素而使尺寸的比例尺不同地示出。另外,根据附图,有时仅图示最小限度的结构要素,省略除此以外的结构要素的图示。
[0036]对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一例进行说明。
[0037]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是在屏幕(被投射面)SCR上显示彩色影像的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投影仪1具有与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的各色光对应的3个液晶光调制装置。投影仪1具有能够得到高亮度、高输出的光的半导体激光器作为照明装置的光源。
[0038]如图1及图2所示,投影仪1具有第1照明装置100、第2照明装置102、颜色分离导光光学系统200、光调制装置400R、光调制装置400G、光调制装置400B、光合成光学系统500、投射光学装置600、风扇32以及外装箱体33。第1照明装置100、第2照明装置102、颜色分离导光光学系统200、光调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影仪,其具有:1个光源装置,其射出光;光调制装置,其根据图像信息对从所述光源装置射出的光进行调制;投射光学装置,其投射由所述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外装箱体,其收纳所述光源装置、所述光调制装置和所述投射光学装置;散热器,其具有散出所述光源装置的热并呈长方形的多个散热片,相对于所述光源装置以1对1的方式被固定;以及风扇,其使气流通过相邻的所述多个散热片之间,所述光源装置具有:基板,其具有第1基板面和位于所述第1基板面的相反侧的第2基板面;多个发光元件,它们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1基板面侧;框体,其以包围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1基板面侧;以及盖体,其具有使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射出的光透过的透光性部件,该盖体与所述第1基板面相对地设置,接合在所述框体的与所述基板相反的一侧,所述多个发光元件收纳在由所述基板、所述框体和所述盖体形成的收纳空间中,所述外装箱体具有第1面、与所述第1面交叉的第2面、以及与所述第1面和所述第2面交叉的第3面,所述第1面的面积比所述第2面的面积及所述第3面的面积大,所述第1基板面或所述第2基板面与所述第1面相对,所述多个散热片的长度方向沿着所述外装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川明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