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3272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摩托车,包括车载充电装置;充电装置上设置有充电接头,充电接头上设置有充电接口,充电装置上设置有冷却风扇,冷却风扇的出风口朝向充电装置的内部;电动摩托车还包括车架、前车轮、后车轮、鞍座、车身覆盖件、仪表盘、控制器、电机、动力电池、充电装置;鞍座设置在车架上,车身覆盖件设置在车架上,仪表盘设置在车架上,前车轮或后车轮至少其中之一传动联接至电机,动力电池设置在车架上,且动力电池与电机电连接,充电装置设置在车架上,动力电池与充电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充电装置上设置冷却风扇,在充电时对充电装置进行散热,安全性高。安全性高。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摩托车


[0001]本技术属于一种摩托车。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摩托车是电动车中的一种,其通过存储有电力的电池向电机提供电力,然后再经电机驱动该电动摩托车的后车轮转动,从而实现电动摩托车在路上行驶。
[0003]2009年6月25日发布并在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了《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的国家标准(以下简称“电摩标准”)。该项标准将40kg以上且400kg以下,最高设计车速大于20km/h且不大于50km/h且由电驱动的两轮或三轮车称为轻便电动摩托车或者是电动摩托车,并将电动摩托车或轻便电动摩托车划入到机动车的范畴内。
[0004]电动摩托车最高时速为50km/h以下,在该车速下电动摩托车的振动频率小,对车身强度的要求和动力电池的续航要求小。因此在将电动摩托车的车速提高至50km/h以上时,电动摩托车行驶时的振动频率增大,对电动摩托车的车身强度和动力电池的蓄电量的要求高。
[0005]为了满足电动摩托车的车速能够达到50km/h以上,需要改进和提高电动摩托车的车身强度及电动摩托车在以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上设置有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接头上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装置上设置有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充电装置的内部;所述电动摩托车还包括:车架;前车轮;后车轮;鞍座,设置在所述车架上;车身覆盖件,设置在所述车架上;仪表盘,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控制器;电机,所述前车轮或所述后车轮至少其中之一传动联接至所述电机;动力电池,设置在所述车架上,且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充电装置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充电装置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所述控制器及所述充电装置沿着所述车架的高度方向依次排列,且所述动力电池及所述充电装置位于靠近所述前车轮一侧的所述车架上,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补偿支架,所述补偿支架一端与前车架连接,另一端与后车架连接,所述充电装置设置在所述补偿支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的开口朝向所述鞍座;沿所述电动摩托车的车辆中心线作垂面,沿所述充电接头长度方向的轴线在垂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电动摩托车的车辆中心线的之间的夹角为30

6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扇的进风口朝向鞍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可陈志勇崔永刚郑晓东李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