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收放线机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3257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收放线机构及方法,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收放线机构,包括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第一轮体与第二轮体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轴,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的轮辐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中心转动连接有支撑腿,支撑腿外轮廓的曲率半径与第一轮体、第二轮体的曲率半径相等,第一轮体的中心固定筒内设置有第一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可驱动固定块转动,第二轮体的中心固定筒内设置有第二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拉架,连接拉架的另一侧与第一连接器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整理技术领域。该种地球物理勘探用收放线机构及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收放线机构体积较大不适用于山区的问题。构体积较大不适用于山区的问题。构体积较大不适用于山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收放线机构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整理
,具体为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收放线机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它是指通过研究和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探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由于组成地壳的不同岩层介质往往在密度、弹性、导电性、磁性、放射性以及导热性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将引起相应的地球物理场的局部变化。通过量测这些物理场的分布和变化特征,结合已知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就可以达到推断地质性状的目的。该方法兼有勘探与试验两种功能,和钻探相比,具有设备轻便、成本低、效率高、工作空间广等优点。但由于不能取样,不能直接观察,故多与钻探配合使用。
[0003]在进行物探作业时需用到勘探电缆,由于勘探电缆都是铜线,比较沉,放线距离一般较长,需要按既定路线布设,现有的一些线缆收放线机构体积较大,不便于搬运,在一些山区进行勘探时无法使用,因此亟需一种轻便的线缆收放线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收放线机构及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收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轮体(1)和第二轮体(2),所述第一轮体(1)与第二轮体(2)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轴(3),所述连接轴(3)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连接轴(3)的表面且靠近第一轮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轮体(1)的中心固定筒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座(6),所述转动座(6)的中心转动连接有传动轴(7),所述传动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8)啮合连接,所述传动轴(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块(9),所述驱动块(9)的一端开设有驱动孔,所述第一轮体(1)和第二轮体(2)的轮辐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0),所述固定座(10)设置有一对且对称设置,所述固定座(10)的中心转动连接有支撑腿(11),所述支撑腿(11)外轮廓的曲率半径与第一轮体(1)、第二轮体(2)的曲率半径相等,且所述支撑腿(11)绕固定座(10)转动折叠后支撑腿(11)的外轮廓与第一轮体(1)、第二轮体(2)的外轮廓重合,所述第一轮体(1)的中心固定筒内设置有第一连接器(12),所述第一连接器(12)可驱动固定块(4)转动,所述第一连接器(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摇杆(13),所述第二轮体(2)的中心固定筒内设置有第二连接器(14),所述第二连接器(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拉架(15),所述连接拉架(15)呈“匚”型结构,所述连接拉架(15)的另一侧与第一连接器(12)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收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3)的表面且靠近两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防护圆板(18),两所述防护圆板(18)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9),且连接杆(19)沿防护圆板(18)一侧周向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收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拉架(15)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收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3)的表面且靠近两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1),所述连接轴(3)两端还设置有传动块(32),所述固定块(4)靠近连接轴(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秀玲李明阳牛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五勘探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