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园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茶园土壤改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317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茶园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茶园土壤改良方法,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所述茶园土壤改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生物炭20~30份,硅藻土10~20份,腐植酸1~4份、淀粉15~20份,尿素8~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茶园土壤改良剂协同配合,有效地降低了茶园土壤的pH值,有效防止氮素、C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园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茶园土壤改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
,具体涉及一种茶园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茶园土壤改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的茶叶生产和消费都居世界首位,是我国的一大经济和文化资产。茶树是喜酸性土壤的作物,但并非土壤越酸茶树生长就越好。研究表明,茶树生长适宜的土壤pH范围为4.5~6.0,其中最适值为pH5.5。然而,由于酸雨、人为施肥管理不当以及茶树生长过程中的自身代谢作用等种种原因,使得茶园土壤酸化日趋严重。20世纪70~80年代,茶园土壤开始出现酸化现象,到20世纪90年代,苏、浙、皖3省的茶园最适土壤pH的比例由1990~1991年的59.4%下降到1998年的20.3%,酸化速度惊人。当茶树的土壤pH<4.0就会抑制茶树生长及其相关代谢活动,最终将严重影响到茶树产量与品质,如茶叶存在Pb、F超标现象,据分析很大程度上与茶园土壤严重酸化有关。目前茶园的土壤酸化现象日趋严重,已发展成为世界性难题,我国作为世界上茶叶种植面积第一大国,解决茶园土壤酸化迫在眉睫。
[0003]目前施用石灰是改良酸性土壤较为有效和常用的方法,但是大量或长期施用石灰不但会引起土壤板结,而且大量钙元素的加入会造成镁、钾元素的拮抗,从而引起土壤钙、镁、钾三种元素的平衡失调而导致减产,在酸性土壤过多的施用石灰还可能引起镁与铝水化氧化物的共沉淀,降低土壤溶液中的Mg
2+
的活度和植物有效性。另外,石灰属矿产资源,长期开采势必对生态造成破坏,特别是对于茶园生态系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局部过量施用,矫枉过正,另外过量Ca
2+
的吸收会降低茶叶中氨基酸、水溶出物含量,严重影响茶叶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园土壤改良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土壤改良剂显著改善了茶园土壤的pH,同时能有效防止氮素、Ca
2+
、Mg
2+
淋失,提高肥力,减少肥料施用量。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茶园土壤改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生物炭20~30份,硅藻土10~20份,腐植酸1~4份、淀粉15~20份,尿素8~12份。
[0007]优选地,所述茶园土壤改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生物炭22~28份,硅藻土12~17份,腐植酸2~3份、淀粉16~18份,尿素9~11份。
[0008]优选地,所述淀粉包括玉米淀粉、木薯淀粉或马铃薯淀粉。
[0009]优选地,所述生物炭的粒径为5~10mm。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茶园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1)将淀粉与水混合,滴加双氧水,同时加入质量体积分数为15~25%NaOH溶液,调节pH为9~10,进行氧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NaHSO3溶液,冷却后加入环氧氯丙烷,加入质量体积分数为4~6%NaOH溶液直至pH为9.5~10,恒温进行交联反应,反应结束后,加
入尿素,搅拌,过筛,即得包膜尿素;
[0012](2)将生物炭与包膜尿素混合,直至包膜尿素进入生物炭的孔中,加入硅藻土、腐植酸,混合均匀,即得茶园土壤改良剂。
[0013]优选地,所述淀粉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3~7,所述双氧水的质量浓度为25~35%。
[0014]优选地,所述氧化反应温度为40~60℃,时间为1.5~2.5h;所述交联反应的温度为35~45℃,时间为3.5~4.5h。
[0015]优选地,所述搅拌的速度为50~100rpm。
[0016]优选地,所述过筛的粒径为1~3mm。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茶园土壤的改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施用基肥时,施入100~200kg/亩的茶园土壤改良剂、6~8kg/亩的过磷酸钙、10~20kg/亩的氯化钾,深翻入土,施肥深度为20~30cm,覆土。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茶园土壤改良剂中的生物炭本身呈碱性,同时吸附包膜尿素后具有缓慢释放尿素,减少氮素淋失的优势,加入硅藻土后,能够吸附土壤中的Al
3+
,同时为土壤提供Si、Fe、Ca、Mg等元素,腐植酸中含有较多的羟基和羧基官能团,施入酸性土壤中,对土壤中的氢离子、铝离子具有较高的交换能力和吸附能力,本专利技术中的茶园土壤改良剂协同配合,有效地降低了茶园土壤的pH值,有效防止氮素、Ca
2+
、Mg
2+
淋失,降低茶园土壤中的交换性Al
3+
含量,减少肥料施用量。同时,本专利技术制备茶园土壤改良剂的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本专利技术在茶园施肥中对氮、磷、钾配合施用,防止茶园过量施肥或单一施氮肥造成土壤酸化。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种茶园土壤改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生物炭20~30份,硅藻土10~20份,腐植酸1~4份、淀粉15~20份,尿素8~12份。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茶园土壤改良剂优选地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生物炭22~28份,硅藻土12~17份,腐植酸2~3份、淀粉16~18份,尿素9~11份。本专利技术的生物炭具有较大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显著降低茶园土壤的pH值,降低氮素淋失的作用,生物炭与包膜氮素混合后,进一步使包膜氮素缓慢释放,提高了茶园对氮素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中的硅藻土孔径大、孔隙率高,同时含有氧化钙等碱性物质,对茶园土壤中的钙离子、铝离子、氢离子具有吸附作用,能够显著降低茶园土壤的pH值。本专利技术中的腐植酸具有多种活性基团,有很强的亲水性、阳离子交换性、络合能力及较高的吸附能力等,可提高土壤对酸度变化的缓冲能力。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淀粉优选地包括玉米淀粉、木薯淀粉或马铃薯淀粉。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生物炭的粒径优选为5~10mm,进一步优选为6~8mm,更优选为7mm。本专利技术对生物炭、硅藻土、腐植酸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市售产品即可。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茶园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1)将淀粉与水混合,滴加双氧水,同时加入质量体积分数为15~25%NaOH溶液,调节pH为9~10,进行氧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NaHSO3溶液,冷却后加入环氧氯丙烷,加入质量体积分数为4~6%NaOH溶液直至pH为9.5~10,恒温进行交联反应,反应结束后,加
入尿素,搅拌,过筛,即得包膜尿素;
[0024](2)将生物炭与包膜尿素混合,直至包膜尿素进入生物炭的孔中,加入硅藻土、腐植酸,混合均匀,即得茶园土壤改良剂。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将淀粉与水混合,滴加双氧水,同时加入质量体积分数为15~25%NaOH溶液,调节pH为9~10,进行氧化反应。所述淀粉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优选为1:3~7,进一步优选为1:4~6,更优选为1:5;所述双氧水的质量浓度优选为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园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生物炭20~30份,硅藻土10~20份,腐植酸1~4份、淀粉15~20份,尿素8~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园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生物炭22~28份,硅藻土12~17份,腐植酸2~3份、淀粉16~18份,尿素9~11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园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包括玉米淀粉、木薯淀粉或马铃薯淀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园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的粒径为5~10mm。5.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茶园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淀粉与水混合,滴加双氧水,同时加入质量体积分数为15~25%NaOH溶液,调节pH为9~10,进行氧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NaHSO3溶液,冷却后加入环氧氯丙烷,加入质量体积分数为4~6%NaOH溶液直至pH为9.5~10,恒温进行交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哲利周兆禧王必尊林兴娥林妃戴敏洁郑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