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灌溉智能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2861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园林浇灌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园林灌溉智能分析系统,外壳体的底部固接有支撑座,支撑座的前表面固接有控制器,外壳体的下表面两侧均固接有限位块,支撑座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机构,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插槽,外壳体的后表面固接有缓冲箱,缓冲箱的内部两侧均安装有防护机构。通过支撑机构可以外壳体进行稳固支撑,防止外壳体在使用时受力撞击而出现倾倒及晃动现象,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外壳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通过防护机构可以对外壳体的两侧进行遮挡和防护,防止外力对外壳体两侧造成冲击导致变形及损坏现象,而且通过多级缓冲的方式进行防护,可以大幅度提高防护效果。可以大幅度提高防护效果。可以大幅度提高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灌溉智能分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园林浇灌分析
,具体是一种园林灌溉智能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园林在使用时,需要定期浇灌,防止园林内的植物出现枯萎,而浇灌后,大多需要通过分析箱对浇灌结果进行分析。
[0003]然而现有的分析箱在使用时,支撑效果不够理想,当受力撞击后容易出现倾倒及晃动现象,同时现有的分析箱两侧缺乏相应的防护结构,容易受力撞击导致变形及损坏现象。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园林灌溉智能分析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灌溉智能分析系统,通过支撑机构可以外壳体进行稳固支撑,防止外壳体在使用时受力撞击而出现倾倒及晃动现象,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外壳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而且该支撑机构拆装方便,易于使用者对其进行维护和更换零部件,同时支撑脚能够左右移动,能够满足实际的支撑环境,适用范围得到提升,通过防护机构可以对外壳体的两侧进行遮挡和防护,防止外力对外壳体两侧造成冲击导致变形及损坏现象,而且通过多级缓冲的方式进行防护,可以大幅度提高防护效果,降低了自身受损概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园林灌溉智能分析系统,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表面固接有显示屏和报警器,且外壳体的内部固接有采集模块和主控模块,外壳体的底部固接有支撑座,支撑座的前表面固接有控制器,外壳体的下表面两侧均固接有限位块,支撑座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机构,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插槽,外壳体的后表面固接有缓冲箱,缓冲箱的内部两侧均安装有防护机构;
[0007]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伺服电机、第二调节块、紧固杆、第一调节块、双向螺纹杆、安装杆、紧固环和支撑脚,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上连接有双向螺纹杆,双向螺纹杆的外部由左至右依次螺纹套接有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的内部均活动插接有紧固杆,支撑座的两侧处均固接有安装杆,安装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紧固环,紧固环的底部固接有支撑脚;
[0008]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第一弹簧、第一锁环、第一支架、不锈钢管、第二支架、防护板、第二锁环和第二弹簧,所述缓冲箱的内部固接有两个不锈钢管,两个不锈钢管的外部由上而下依次活动套接有第一锁环和第二锁环,缓冲箱的两侧均活动贯穿有防护板,防护板和
第一锁环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架,防护板和第二锁环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架,第一锁环的上方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二锁环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弹簧。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紧固环的后表面固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内部螺纹贯穿有丝杆,活动板的两端均固接有紧固环,安装杆和支撑座相互垂直,安装杆和支撑脚相互垂直。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伺服电机固接在支撑座的内部,双向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支撑座的内壁上,且双向螺纹杆为水平分布,紧固杆固接在支撑座的内部,且紧固杆为“凵”型结构。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均活动安装在支撑座的内部,且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的外侧壁上均固接有插块,插块的一端活动插接在插槽的内部。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支撑座的外侧壁上,且丝杆和安装杆相互平行,活动板和丝杆相互垂直,所述限位块的底端活动贯穿支撑座的顶部并延伸至支撑座的内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在缓冲箱的内部,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锁环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在缓冲箱的内部,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锁环的下表面。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防护板均为“L”型结构,且两个防护板分别活动扣合在外壳体的两侧处,两个防护板均为塑料材质,且两个防护板和外壳体之间均固接有多个塑料环,塑料环为圆环形结构。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呈对称分布,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长度相等。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还固接有蓄电池,蓄电池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采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摄像模块和传感模块,且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主控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浇灌装置,且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显示屏和报警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通过支撑机构可以外壳体进行稳固支撑,防止外壳体在使用时受力撞击而出现倾倒及晃动现象,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外壳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而且该支撑机构拆装方便,易于使用者对其进行维护和更换零部件,同时支撑脚能够左右移动,能够满足实际的支撑环境,适用范围得到提升;
[0019]2、通过防护机构可以对外壳体的两侧进行遮挡和防护,防止外力对外壳体两侧造成冲击导致变形及损坏现象,而且通过多级缓冲的方式进行防护,可以大幅度提高防护效果,降低了自身受损概率;
[0020]3、摄像模块可以将拍摄到的浇灌视频画面传输至采集模块上,采集模块将信息处理后发送至主控模块上,再由主控模块发送至显示屏上进行展示,传感模块可以对浇灌后的土壤温湿度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发送至采集模块上,当温湿度不达标时,一方面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另一方面控制浇灌装置对土壤继续浇灌,提高了该分析箱的智能化程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一种园林灌溉智能分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一种园林灌溉智能分析系统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一种园林灌溉智能分析系统中活动板和丝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5]图5为一种园林灌溉智能分析系统中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一种园林灌溉智能分析系统中塑料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一种园林灌溉智能分析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0028]图中:1、显示屏;2、报警器;3、外壳体;31、限位块;311、插槽;32、采集模块;33、主控模块;4、支撑座;41、控制器;5、支撑机构;51、伺服电机;52、第二调节块;53、紧固杆;54、第一调节块;541、插块;55、双向螺纹杆;56、安装杆;57、紧固环;58、支撑脚;59、活动板;591、丝杆;6、缓冲箱;7、防护机构;71、第一弹簧;72、第一锁环;73、第一支架;74、不锈钢管;75、第二支架;76、防护板;77、第二锁环;78、第二弹簧;79、塑料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1
[0030]请参阅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灌溉智能分析系统,包括外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3)的上表面固接有显示屏(1)和报警器(2),且外壳体(3)的内部固接有采集模块(32)和主控模块(33),外壳体(3)的底部固接有支撑座(4),支撑座(4)的前表面固接有控制器(41),外壳体(3)的下表面两侧均固接有限位块(31),支撑座(4)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机构(5),两个所述限位块(31)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插槽(311),外壳体(3)的后表面固接有缓冲箱(6),缓冲箱(6)的内部两侧均安装有防护机构(7);所述支撑机构(5)包括伺服电机(51)、第二调节块(52)、紧固杆(53)、第一调节块(54)、双向螺纹杆(55)、安装杆(56)、紧固环(57)和支撑脚(58),所述伺服电机(51)的驱动端上连接有双向螺纹杆(55),双向螺纹杆(55)的外部由左至右依次螺纹套接有第一调节块(54)和第二调节块(52),第一调节块(54)和第二调节块(52)的内部均活动插接有紧固杆(53),支撑座(4)的两侧处均固接有安装杆(56),安装杆(56)的外部活动套接有紧固环(57),紧固环(57)的底部固接有支撑脚(58);所述防护机构(7)包括第一弹簧(71)、第一锁环(72)、第一支架(73)、不锈钢管(74)、第二支架(75)、防护板(76)、第二锁环(77)和第二弹簧(78),所述缓冲箱(6)的内部固接有两个不锈钢管(74),两个不锈钢管(74)的外部由上而下依次活动套接有第一锁环(72)和第二锁环(77),缓冲箱(6)的两侧均活动贯穿有防护板(76),防护板(76)和第一锁环(72)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架(73),防护板(76)和第二锁环(77)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架(75),第一锁环(72)的上方安装有第一弹簧(71),第二锁环(77)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弹簧(7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灌溉智能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环(57)的后表面固接有活动板(59),活动板(59)的内部螺纹贯穿有丝杆(591),活动板(59)的两端均固接有紧固环(57),安装杆(56)和支撑座(4)相互垂直,安装杆(56)和(支撑脚(58)相互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灌溉智能分析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恒刘辉王振曾金玉张轩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筑蓝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