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光气复合火灾探测器及探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265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烟光气复合火灾探测器及探测方法,包括基体,其表面设置有多个引导式烟道,内部设置光学传感器、气体探测器和烟雾探测器,由于引导式烟道的直径逐渐减小,采用喇叭形结构使烟气加速流出,减小了烟气流动阻力,提高了探测器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同时采用光学传感器、气体探测器和烟雾探测器同时进行探测火灾,避免出现火灾漏报的现象,有效地防止火势的蔓延和扩大,避免发生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财产损失。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光气复合火灾探测器及探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火灾检测
,具体为一种烟光气复合火灾探测器及探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社会,火灾事故层出不穷,给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构成极大威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防意识的逐步提高,安装无线消防报警设备来预防火灾发生已变得越来越普及,火灾报警器包括烟雾、温度、气体、火焰火灾探测器,一般在监测区域按照消防法规安装多种火灾探测器,已实现对各种类型火灾的探测。
[0003]但是由于多中探测器安装在一个区域,非常容易导致误报警的现象,例如清洁导致的烟雾以及做饭出现的烟雾,就容易引起烟雾报警器发生报警,再例如,空调制热产生的热风直接经过温度报警器,就容易引起温度报警器发生报警,同时还容易出现漏报现象。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烟光气复合火灾探测器,实现准确的火灾探测及报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烟光气复合火灾探测器,实现准确的火灾探测及报警,避免出现误报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烟光气复合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盖板、光学探测器、烟雾探测器、气体探测器、支撑板和闪光报警装置;
[0008]所述基座为圆形的空心结构,基座的侧壁上圆周均布有多个引导式烟道,支撑板设置在基体的底部,支撑板上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电连接控制器,控制器分别电连接光学探测器、烟雾探测器、气体探测器和闪光报警装置;
[0009]所述烟雾探测器和气体探测器设置在基体的内部,烟雾探测器并位于引导式烟道出口周围,基座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光学探测器设置安装孔中并与基座连接,光学探测器的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与基体连接,盖板的顶部设置有导光口并正对光学探测器的探测端,闪光报警装置设于基体的内底部,基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
[0010]优选的,所述烟雾探测器为离子感烟传感器或光电感烟传感器。
[0011]优选的,所述气体传感器为催化燃烧式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或半导体式传感器,用于检测发生火灾时产生的气体浓度。
[0012]优选的,所述的光学探测器为红外火焰式、紫外火焰式或双波段图像式,用于检测发生火灾时产生的火焰强度。
[0013]优选的,所述引导式烟道为喇叭形结构,且直径大的一端位于基体的侧壁上并与外部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基体的内部。
[0014]优选的,所述引导式烟道为曲率半径R=120~200mm的旋转体,引导式烟道自烟气的入口到烟气的出口端孔径逐渐缩小。
[0015]优选的,所述闪光报警装置包括闪光报警用的单片机及至少两个与该单片机相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单片机及发光二极管封装在透明壳体内,所述单片机内设有闪光电路及闪光电路的控制程序;该单片机的输入端口与控制器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口与发光二极管相连接,两只发光二极管为不同颜色的彩色发光二极管。
[0016]一种烟光气复合火灾探测器的探测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0017]当光学探测器、烟雾探测器和气体探测器的检测值均在预设的阈值区间,则不输出报警信号;
[0018]当光学探测器、烟雾探测器和气体探测器中任一探测器的检测值超过阈值区间,则输出火灾预警信号;
[0019]当光学探测器、烟雾探测器和气体探测器中任意两个探测器的检测值超过阈值区间,则输出火灾报警信号及疏散人群警示信号。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烟光气复合火灾探测器,包括基体,其表面设置有多个引导式烟道,内部设置光学传感器、气体探测器和烟雾探测器,由于引导式烟道的直径逐渐减小,采用喇叭形结构使烟气加速流出,减小了烟气流动阻力,提高了探测器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同时采用光学传感器、气体探测器和烟雾探测器同时进行探测火灾,避免出现火灾漏报的现象,有效地防止火势的蔓延和扩大,避免发生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烟光气复合火灾探测器的内部结构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烟光气复合火灾探测器的俯视图。
[0024]图中:1、警示灯;2、盖板;3、光学探测器;4、基体;5、气体探测器;6、烟雾探测器;7、支撑板;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0026]参阅图1和2,一种烟光气复合火灾探测器,包括基体4、盖板2、光学探测器3、烟雾探测器6、气体探测器5、支撑板7和底座8。
[0027]基座4为圆形的空心结构,基座4的侧壁上圆周均布有多个引导式烟道,支撑板设置在基体的底部,支撑板上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电连接控制器,烟雾探测器6和气体探测器5设置在基体4的内部,烟雾探测器6并位于引导式烟道出口周围,基座4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光学探测器3设置安装孔中并与基座4连接,盖板设置在光学探测器3的顶部,盖板的顶部设置有导光口并正对光学探测器3的探测端,烟雾探测器6、气体探测器5和光学探测器3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底座8固接在基体的下端。
[0028]所述引导式烟道为喇叭形结构,且直径大的一端位于基体的侧壁上并与外部连通,另一端延伸自基体的内部,引导式烟道为曲率半径R=120~200mm的旋转体,该引导式烟道自烟气的入口到烟气的出口端孔径逐渐缩小,烟气入口端的直径为出口端直径的2

3倍,烟气从引导式烟道的入口端进入后,由于引导式烟道的直径逐渐减小,采用喇叭形结构
使烟气加速流出,减小了烟气流动阻力,提高了探测器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0029]烟雾探测器包括烟雾探测迷宫、红外发射元件和红外接收元件,所述红外发射元件布置在烟雾探测迷宫中,该红外发射元件与红外接收元件连接有用于输出报警信号的报警输出端子。红外发射元件采用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元件采用光敏管,烟雾探测模块通过烟雾探测迷宫,红外发射管的红外光束被烟尘粒子散射,散射光的强弱与烟的浓度成正比,光敏管接收的红外光束的强弱会发生变化,转化为点信号,再转化成报警信号,输出火灾报警信号。
[0030]所述光学探测器3上设置有双镜头紫外光电管,所述的光学探测器3可以采用红外火焰式、紫外火焰式或双波段图像式,用于检测发生火灾时产生的火焰强度。
[0031]烟雾探测器为离子感烟传感器或光电感烟传感器。
[0032]气体传感器5为催化燃烧式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或半导体式传感器,用于检测发生火灾时产生的气体浓度。
[0033]该基体上还设置有闪光报警装置和警示灯1,闪光报警装置设置在基体中并与控制器连接,警示灯1与控制器连接并设置在基体的顶部外表面上,警示灯用于对烟光气复合火灾探测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指示,闪光报警装置用于输出火灾的报警信号,底座上还设置有电池组,用于对控制器、闪光报警装置和指示灯提供电力。
[0034]警示灯1包括工作指示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光气复合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4)、盖板(2)、光学探测器(3)、烟雾探测器(6)、气体探测器(5)、支撑板(7)和闪光报警装置;所述基座(4)为圆形的空心结构,基座(4)的侧壁上圆周均布有多个引导式烟道,支撑板设置在基体的底部,支撑板上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电连接控制器,控制器分别电连接光学探测器(3)、烟雾探测器(6)、气体探测器(5)和闪光报警装置;所述烟雾探测器(6)和气体探测器(5)设置在基体(4)的内部,烟雾探测器(6)并位于引导式烟道出口周围,基座(4)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光学探测器(3)设置安装孔中并与基座(4)连接,光学探测器(3)的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与基体连接,盖板的顶部设置有导光口并正对光学探测器(3)的探测端,闪光报警装置设于基体的内底部,基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光气复合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探测器为离子感烟传感器或光电感烟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光气复合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传感器(5)为催化燃烧式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或半导体式传感器,用于检测发生火灾时产生的气体浓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光气复合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探测器(3)为红外火焰式、紫外火焰式或双波段图像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刚魏晖宇赵康柱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奥德康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