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254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包括框架、设置于框架上的绕线结构和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缠绕在所述绕线结构上的绳索穿过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后进行张力收放线;所述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用于对绳索的张力和/或位移进行测量,并转换成张力反馈信号和/或位移反馈信号后输出至控制系统;所述绕线结构基于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进行收放线动作;其中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根据张力反馈信号、位移反馈信号以及设定参数确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可在电力施工作业过程中,实现对绳索受到的张力和绳索的位移的精确反馈,并实现精准的自动控制。并实现精准的自动控制。并实现精准的自动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施工的
,具体涉及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施工领域中,拉吊提升重物时进行张力放线多采用绞磨牵拉方式,绞磨一般由柴油机或汽油机作为动力源驱动卷筒,通过卷绕的钢丝绳进行牵引带张力作业,绞磨除在架线时进行带张力调整导线弧垂,也可进行吊装绝缘子串、放线滑车等电力施工机具。绞磨多通过几组不同齿轮齿数比组合实现输出动力和牵引速度的不同,在进行张力收放线时无法实时对张力进行精确控制,当受环境载荷作用如风载等影响张力浮动较大,人工调节绞磨转速保证原有的张力不变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且张力调整过大容易引起绳索断裂,张力调整过小引起绳索弧垂过大,不满足施工要求。在吊装绝缘子串或放线滑车等电力施工机具时,其被吊升位置多通过目测来决定,使电力施工机具吊升位置存在偏差,影响施工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吊运过程中无法实时对绳索受到的张力及重物的位移进行精确反馈控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包括框架(1)、设置于框架(1)上的绕线结构(2)和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
[0004]缠绕在所述绕线结构(2)上的绳索穿过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后进行张力收放线;
[0005]所述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用于对绳索的张力和/或位移进行测量,并转换成张力反馈信号和/或位移反馈信号后输出至控制系统;
[0006]所述绕线结构(2)基于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进行收放线动作;
>[0007]其中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根据张力反馈信号、位移反馈信号以及设定参数确定。
[0008]优选的,所述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包括:张力机架固定板、浮动转轮、固定于所述张力机架固定板上的固定转轮和导向杆(507)、张力传感器;
[0009]所述张力机架固定板上设置有槽,所述浮动转轮穿过所述槽与所述导向杆(507)连接;
[0010]所述张力机架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框架(1)上;
[0011]所述张力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张力机架固定板上;
[0012]所述张力传感器的拉杆与所述浮动转轮固定连接;
[0013]所述绳索缠绕于所述浮动转轮和固定转轮上;
[0014]所述固定转轮通过绳索带动,所述固定转轮转动的圈数用于确定绳索的位移;
[0015]所述张力传感器根据浮动转轮的位移高度差确定绳索受到的张力,并生成张力反馈信号。
[0016]优选的,所述张力机架固定板包括一个水平固定板(501)和两个竖向固定板(502);
[0017]所述两个竖向固定板(502)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导向杆(507)设置在所述两个竖向固定板(502)外侧;
[0018]所述两个竖向固定板(502)的下端和两个所述导向杆(507)的下端均固定于所述水平固定板(501)上;
[0019]或者,两个所述导向杆(507)的下端均通过转接件固定于所述竖向固定板(502)上;
[0020]所述水平固定板(501)固定于所述框架(1)上;
[0021]所述浮动转轮的两端均分别穿过所述两个竖向固定板(502)上的两个所述槽与所述导向杆(507)连接;
[0022]所述张力传感器固定于其中一个所述竖向固定板(502)远离另一个所述竖向固定板(502)的侧壁上。
[0023]优选的,所述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还包括:旋转编码器(503)和编码器固定板(504);
[0024]所述编码器固定板(504)一端固定于所述水平固定板(501)上,另一端与所述旋转编码器(503)连接;
[0025]所述旋转编码器(503)的旋转轴穿过所述编码器固定板(504)与所述固定转轮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固定转轮转动的圈数转换为位移反馈信号。
[0026]优选的,所述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还包括:压簧(510);
[0027]所述转接件包括:压簧承台(508);
[0028]所述压簧(510)和所述压簧承台(508)设置为两组,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杆(507)对应设置;
[0029]所述压簧承台(508)固定于所述竖向固定板(502)上;
[0030]所述压簧(510)套设于所述导向杆(507)外侧;
[0031]所述压簧(5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簧承台(508)和所述浮动转轮抵接。
[0032]优选的,所述绕线结构(2)包括:绕线滚筒(203)和绕线动力组件;
[0033]所述绕线动力组件固定于所述框架(1)上,与所述绕线滚筒(203)连接;
[0034]所述绳索缠绕在绕线滚筒(203)上;
[0035]所述绕线动力组件接收控制信号,控制绕线滚筒(203)收放线。
[0036]优选的,所述绕线动力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伺服电机(201)和减速器(202);
[0037]所述减速器(202)与所述框架(1)固定连接;
[0038]所述绕线滚筒(203)与所述减速器(20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39]所述伺服电机(201)接收控制信号,控制绕线滚筒(203)收放线。
[0040]优选的,还包括排线导向结构(3);
[0041]所述排线导向结构(3)固定于所述框架(1)上,且设置于所述绕线结构(2)和所述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之间;
[0042]缠绕在所述绕线结构(2)上的绳索依次穿过所述排线导向结构(3)和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
[0043]优选的,所述排线导向结构(3)包括支架(301)、双向丝杠(302)、导向杆(303)、排线组件和往复动力部件;
[0044]所述支架(301)呈板状结构设置,且设置为两个,对称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1)两侧;
[0045]所述双向丝杠(302)和所述导向杆(303)平行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架(301)之间;
[0046]所述双向丝杠(302)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架(301)转动连接;
[0047]所述导向杆(303)的两端与两个所述支架(301)固定连接;
[0048]所述往复动力部件与所述双向丝杠(302)固定连接;
[0049]所述排线组件分别与所述双向丝杠(302)和所述导向杆(303)活动连接。
[0050]优选的,所述往复动力部件包括主动链轮(307)、从动链轮(308)和传动链条(309);
[0051]所述主动链轮(307)与所述减速器(20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52]所述从动链轮(308)与所述双向丝杠(302)固定连接;
[0053]所述主动链轮(307)与所述从动链轮(308)通过传动链条(309)连接。
[0054]优选的,还包括绳索导向结构(4);
[0055]所述绳索导向结构(4)设置为一组或两组;
[0056]当所述绳索导向结构(4)设置为一组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设置于框架(1)上的绕线结构(2)和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缠绕在所述绕线结构(2)上的绳索穿过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后进行张力收放线;所述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用于对绳索的张力和/或位移进行测量,并转换成张力反馈信号和/或位移反馈信号后输出至控制系统;所述绕线结构(2)基于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进行收放线动作;其中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根据张力反馈信号、位移反馈信号以及设定参数确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包括:张力机架固定板、浮动转轮、固定于所述张力机架固定板上的固定转轮和导向杆(507)、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机架固定板上设置有槽,所述浮动转轮穿过所述槽与所述导向杆(507)连接;所述张力机架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框架(1)上;所述张力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张力机架固定板上;所述张力传感器的拉杆与所述浮动转轮固定连接;所述绳索缠绕于所述浮动转轮和固定转轮上;所述固定转轮通过绳索带动,所述固定转轮转动的圈数用于确定绳索的位移;所述张力传感器根据浮动转轮的位移高度差确定绳索受到的张力,并生成张力反馈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机架固定板包括一个水平固定板(501)和两个竖向固定板(502);所述两个竖向固定板(502)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导向杆(507)设置在所述两个竖向固定板(502)外侧;所述两个竖向固定板(502)的下端和两个所述导向杆(507)的下端均固定于所述水平固定板(501)上;或者,两个所述导向杆(507)的下端均通过转接件固定于所述竖向固定板(502)上;所述水平固定板(501)固定于所述框架(1)上;所述浮动转轮的两端均分别穿过所述两个竖向固定板(502)上的两个所述槽与所述导向杆(507)连接;所述张力传感器固定于其中一个所述竖向固定板(502)远离另一个所述竖向固定板(502)的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还包括:旋转编码器(503)和编码器固定板(504);所述编码器固定板(504)一端固定于所述水平固定板(501)上,另一端与所述旋转编码器(503)连接;所述旋转编码器(503)的旋转轴穿过所述编码器固定板(504)与所述固定转轮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固定转轮转动的圈数转换为位移反馈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还包括:压簧(510);所述转接件包括:压簧承台(508);
所述压簧(510)和所述压簧承台(508)设置为两组,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杆(507)对应设置;所述压簧承台(508)固定于所述竖向固定板(502)上;所述压簧(510)套设于所述导向杆(507)外侧;所述压簧(5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簧承台(508)和所述浮动转轮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结构(2)包括:绕线滚筒(203)和绕线动力组件;所述绕线动力组件固定于所述框架(1)上,与所述绕线滚筒(203)连接;所述绳索缠绕在绕线滚筒(203)上;所述绕线动力组件接收控制信号,控制绕线滚筒(203)收放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伺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春华周威何成万建成王欣欣江明宋泽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