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靠性高的台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2471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靠性高的台钻,包括底座、支撑杆和钻孔装置,还包括固定机构和除尘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一磁铁块、辅助组件和两个固定组件,除尘机构包括除尘盒、支杆、动力组件、气筒、动力板、支管和两个弹性绳,该可靠性高的台钻通过固定机构,实现了给工件固定位置的功能,防止打孔时工件位置出现偏移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加工的精度,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且还可以对不同厚度的工件进行固定,扩大了使用的范围,且当工件放置在支撑板上时就可以进行固定的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通过除尘机构,可以实现向工件表面吹气的功能,使得工件表面上打孔时产生的碎屑被吹走,实现了清理工件的功能,无需人为清理,更加的便捷。更加的便捷。更加的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靠性高的台钻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台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靠性高的台钻。

技术介绍

[0002]台式钻床简称台钻,是指可安放在作业台上,主轴竖直布置的小型钻床。台式钻床钻孔直径一般在13毫米以下,一般不超过25毫米。其主轴变速一般通过改变三角带在塔型带轮上的位置来实现,主轴进给靠手动操作。
[0003]现有的台钻在对工件进行打孔工作时,由于没有有效的固定措施,导致工件的位置极易发生偏移,从而对打孔的精度产生影响,降低了加工的精度,不仅如此,现有的台钻在打孔时,会在工件表面上产生较多的碎屑,从而需要工作人员对工件进行清理,增加了工作负担,降低了便捷性,从而大大降低了现有的台钻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台钻。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靠性高的台钻,包括底座、支撑杆和钻孔装置,所述钻孔装置与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底座的上方的一侧连接,所述底座内设有PLC,还包括固定机构和除尘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和除尘机构均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固定机构与除尘机构连接;
[0006]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一磁铁块、辅助组件和两个固定组件,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在底座的上方的两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与固定组件一一对应,所述辅助组件和除尘机构均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辅助组件与除尘机构连接,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凹口,所述凹口设置在两个凹槽之间,所述第一磁铁块设置在凹口的内部;
[0007]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固定杆、固定盒、压板、支架、活塞和两个磁铁板,两个固定杆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板的两侧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与固定盒连接,两个固定盒分别设置在支撑板的上方的两侧,所述固定盒与驱动单元连接,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凹槽的内部,所述驱动单元与支撑板的下方连接,所述活塞设置在固定盒的内部,所述活塞与固定盒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固定盒的下方设有两个第二通孔,所述支架的形状为U形,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同轴设置,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压板连接,所述压板水平设置在固定盒与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和第二通孔的内壁均与支架的外周密封滑动连接,其中一个磁铁板与支架连接,另一个磁铁板与活塞的上方连接,两个磁铁板正对设置,两个磁铁板均设置在活塞的上方,两个磁铁板的相互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反;
[0008]所述除尘机构包括除尘盒、支杆、动力组件、气筒、动力板、支管和两个弹性绳,所述除尘盒通过支杆与支撑板连接,所述除尘盒的靠近支撑板的一侧均匀设有出气孔,所述气筒和动力组件均与支撑板的靠近除尘盒的一侧连接,所述气筒通过支管与除尘盒的内部
连通,所述气筒的上方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和支管内均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与PLC电连接,所述动力板设置在气筒的内部,所述动力板与气筒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两个弹性绳的一端分别与动力板的上方的两侧连接,所述弹性绳的另一端与气筒内的顶部连接,所述动力板的下方与动力组件连接,所述动力组件与辅助组件连接。
[0009]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压板的上下移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杆、驱动块、气囊、第一弹簧和软管,所述驱动块设置在凹槽的内部,所述驱动块与凹槽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的下方和驱动块的上方铰接,所述气囊的两侧分别与驱动块的远离第一磁铁块的一侧和凹槽的远离凹口的一侧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气囊的两侧的内壁连接,所述气囊通过软管与固定盒的内部连通。
[0010]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取料,所述辅助组件包括辅助板、第二磁铁块、电机和转轴,所述电机设置在支撑板的靠近气筒的一侧上,所述电机与转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靠近电机的一侧设有贯穿孔,所述缺口与贯穿孔连通,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过贯穿孔设置在缺口的内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辅助板连接,所述第二磁铁块与辅助板的上方连接,所述第二磁铁块的远离辅助板的一侧的磁极与第一磁铁块的靠近支撑板的一侧的磁极相同,所述电机与PLC电连接,所述转轴与动力组件连接。
[0011]作为优选,为了传递动力,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轴承、传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动力单元,所述第一轴承与支撑板的靠近气筒的一侧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第一轴承的内圈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动力单元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转轴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0012]作为优选,为了带动动力板移动,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动力盘和动力绳,所述动力盘的一侧与传动轴的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力绳的一端与动力盘的另一侧的远离圆心处连接,所述动力绳的另一端与动力板的下方连接。
[0013]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提速的目的,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大于第二齿轮的齿数。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靠性高的台钻通过固定机构,实现了给工件固定位置的功能,防止打孔时工件位置出现偏移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加工的精度,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且还可以对不同厚度的工件进行固定,扩大了使用的范围,实用性高,且当工件放置在支撑板上时就可以进行固定的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与现有的固定机构相比,该固定机构在固定工件时无需电力的驱动,更加的节能环保,通过除尘机构,可以实现向工件表面吹气的功能,使得工件表面上打孔时产生的碎屑被吹走,实现了清理工件的功能,无需人为清理,更加的便捷,与现有的除尘机构相比,该除尘机构与固定机构为一体联动机构,实用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可靠性高的台钻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可靠性高的台钻的除尘机构的侧视图;
[0019]图4是图3的B部放大图;
[0020]图中:1.支撑杆,2.钻孔装置,3.底座,4.第一磁铁块,5.支撑板,6.驱动杆,7.驱动
块,8.气囊,9.第一弹簧,10.软管,11.固定盒,12.活塞,13.支架,14.磁铁板,15.压板,16.第二磁铁块,17.辅助板,18.转轴,19.电机,20.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22.传动轴,23.动力盘,24.动力绳,25.动力板,26.弹性绳,27.气筒,28.支管,29.除尘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2]如图1所示,一种可靠性高的台钻,包括底座、支撑杆和钻孔装置,所述钻孔装置与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底座的上方的一侧连接,所述底座内设有PLC,还包括固定机构和除尘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和除尘机构均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固定机构与除尘机构连接;
[0023]PLC,即可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靠性高的台钻,包括底座、支撑杆和钻孔装置,所述钻孔装置与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底座的上方的一侧连接,所述底座内设有PLC,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和除尘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和除尘机构均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固定机构与除尘机构连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一磁铁块、辅助组件和两个固定组件,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在底座的上方的两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与固定组件一一对应,所述辅助组件和除尘机构均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辅助组件与除尘机构连接,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凹口,所述凹口设置在两个凹槽之间,所述第一磁铁块设置在凹口的内部;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固定杆、固定盒、压板、支架、活塞和两个磁铁板,两个固定杆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板的两侧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与固定盒连接,两个固定盒分别设置在支撑板的上方的两侧,所述固定盒与驱动单元连接,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凹槽的内部,所述驱动单元与支撑板的下方连接,所述活塞设置在固定盒的内部,所述活塞与固定盒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固定盒的下方设有两个第二通孔,所述支架的形状为U形,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同轴设置,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压板连接,所述压板水平设置在固定盒与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和第二通孔的内壁均与支架的外周密封滑动连接,其中一个磁铁板与支架连接,另一个磁铁板与活塞的上方连接,两个磁铁板正对设置,两个磁铁板均设置在活塞的上方,两个磁铁板的相互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反;所述除尘机构包括除尘盒、支杆、动力组件、气筒、动力板、支管和两个弹性绳,所述除尘盒通过支杆与支撑板连接,所述除尘盒的靠近支撑板的一侧均匀设有出气孔,所述气筒和动力组件均与支撑板的靠近除尘盒的一侧连接,所述气筒通过支管与除尘盒的内部连通,所述气筒的上方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和支管内均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与PLC电连接,所述动力板设置在气筒的内部,所述动力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殿才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明和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