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202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1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该滤波器包括:介质基板、主传输线以及多个支线;介质基板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主传输线为悬置微带线结构;多个支线设置于介质基板上,分别与所述主传输线连接;其中,至少部分支线包括悬置微带线结构和微带线结构。通过此种方式,设计出来的滤波器,兼顾满足较大的功率容量和较小的体积要求。功率容量和较小的体积要求。功率容量和较小的体积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5G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也称5G或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在5G基站的前期建设中,基站需要兼容4G(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也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通信与5G通信。如此,可以实现多频共站,避免重复建设,降低商用化成本。为了满足4G信号和5G信号共基站的要求,需要减少已建设的4G信号对5G信号的干扰,以达到相互间隔离要求。因此,需要滤波器来滤除4G信号,从而减少4G信号对5G信号的干扰。
[0003]由于基站需要满足较大的功率容量,使得滤波器的体积大。但是,5G通信又要求滤波器的体积小。因此,现有的滤波器无法兼顾满足较大的功率容量和较小的体积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包括:介质基板,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主传输线,设置于所述介质基板上,为悬置微带线结构;以及多个支线,设置于所述介质基板上,分别与所述主传输线连接;其中,至少部分所述支线包括悬置微带线结构和微带线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线包括第一支线至第三支线;其中,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均包括第一悬置微带线和第一微带线;所述第一支线的第一悬置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主传输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线的第一微带线的一端;所述第二支线的第一悬置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主传输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线的第一微带线的一端;所述第三支线为悬置微带线结构,且所述第三支线的一端与所述主传输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线的第一微带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支线的第一悬置微带线的宽度,所述第二支线的第一微带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支线的第一悬置微带线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输线包括依次耦合的第一悬置微带传输线段至第四悬置微带传输线段;所述第一悬置微带传输线段与所述第三悬置微带传输线段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悬置微带传输线段与所述第四悬置微带传输线段位于所述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悬置微带传输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悬置微带传输线段的一端部分层叠,以使所述第一悬置微带传输线段与所述第二悬置微带传输线段之间容性耦合;所述第二悬置微带传输线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悬置微带传输线段的一端部分层叠,以使所述第二悬置微带传输线段与所述第三悬置微带传输线段之间容性耦合;所述第三悬置微带传输线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悬置微带传输线段的一端部分层叠,以使所述第三悬置微带传输线段与所述第四悬置微带传输线段之间容性耦合;所述第一支线位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支线的第一悬置微带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悬置微带传输线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曳
申请(专利权)人: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