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改进的止回阀和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1996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改进的止回阀和制造方法。止回阀包括:阀体、阀瓣、阀盖以及设置在阀体上的入口、出口,阀体包括阀座,阀盖包括导孔,导孔仅在一端具有开口,阀瓣包括阀头和阀锥,阀锥经由开口可移动地至少部分地接收在导孔中,阀锥的外径基本等于导孔的内径,从而限定纵向中心轴线,压缩弹簧设置在阀瓣和阀盖之间,并且环绕导孔的外壁,阀锥的外表面或导孔的内表面设置有材料去除部,使得在阀锥沿着进入导孔的方向运动时阀锥与导孔之间形成的气室内的气体部分地能够沿着与阀锥运动相反的方向经由材料去除部排出,同时基本上保持气室内与气室外具有压力差。上保持气室内与气室外具有压力差。上保持气室内与气室外具有压力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改进的止回阀和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改进的止回阀和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止回阀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例如用于涉及活塞式气体压缩机(如VV120型风源)的管路中,特别是在活塞式气体压缩机后端(下游)。
[0003]在压缩气体的情况下,压力气流从止回阀的入口进入,作用在阀瓣上,克服反作用力,打开阀座,由此止回阀开启,压力气流从出口离开。反向从出口到入口则无法打开阀座,从而止回。
[0004]因为活塞式压缩机的特性和原理,其压缩的气体通常不是平稳的,会形成一股一股的压力气流,因此阀瓣在压力气流通过的时候就会不停的上下运动。
[0005]申请人发现,除了压缩弹簧外,止回阀还形成有气室,这些都起到对阀瓣的缓冲和保护的作用。
[0006]然而,在活塞式压缩机下游的止回阀,在其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高频异音,这种异音会引起人的反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基于提供这样的解决方案的目的,所述解决方案允许有效地降低甚至消除高频异音,并且有利地保持上述缓冲和保护的功能。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提供一种止回阀来实现,其包括:阀体、阀瓣、阀盖以及设置在阀体上的入口、出口,
[0009]阀体包括阀座,
[0010]阀盖包括导孔,导孔仅在一端具有开口,
[0011]阀瓣包括阀头和阀锥,
[0012]阀瓣能够操作以使阀头抵靠阀座从而使入口和出口断开连通,阀瓣还能够操作以使阀头离开阀座从而使入口和出口获得连通,
[0013]阀锥经由开口可移动地至少部分地接收在导孔中,阀锥的外径基本等于导孔的内径,从而限定纵向中心轴线,
[0014]压缩弹簧设置在阀瓣和阀盖之间,并且环绕导孔的外壁,
[0015]止回阀的特征在于,阀锥的外表面或导孔的内表面设置有材料去除部,使得在阀锥沿着进入导孔的方向运动时阀锥与导孔之间形成的气室内的气体部分地能够沿着与阀锥运动相反的方向经由材料去除部排出,同时基本上保持气室内与气室外具有压力差。
[0016]在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之前,必须对止回阀的结构细节和工作原理进行大量研究。
[0017]可以看出,此种止回阀的机构相对直观,在由活塞式压缩机压缩的高压气体通过的过程中,主要是阀瓣和压缩弹簧产生了运动和位移。为此在寻找因压缩气体通过而产生
的异音的来源时,主要关注点集中在发生运动的部件及其所接触的部件上。
[0018]申请人首先注意到,这种异音不属于部件碰撞的声音,因此阀头和阀座之间用于断开连通的接触并不是异音的来源。
[0019]为了验证是否因为压缩气体通过,压缩弹簧因为频繁的位移动作而导致的异音,首先进行了如下的试验验证:
[0020]更换弹簧,异音未能消除或改善;
[0021]在弹簧表面涂抹润滑黄油,异音亦未能消除或改善。
[0022]由此,申请人认识到,压缩弹簧的运动也不是异音的来源。
[0023]那么,针对异音问题,将很可能发生在这样一对相对运动部件——阀瓣和阀盖——之间,特别是阀瓣的阀锥和阀盖的导孔之间。
[0024]申请人认识到,在阀锥与导孔之间实际上形成了气室,在剧烈的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气室将会剧烈地加压和减压,从而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力,进而实现一定的缓冲作用。然而,在此过程中,负压和正压发生急速切换,气室内会产生不稳定的突变。特别是在气室内气体被压缩的情况下,这种不稳定的突变倾向于以一定的初始动量扩散到任何可以达到的空间中。在这里,阀锥与导孔至少不是过盈配合的关系,因此高压气体会通过阀锥与导孔内壁间的可能缝隙。然而,这种缝隙的排出路径并不是气室内气体的有效快速排出的路径。结果,产生气体爆破异音。因此,在一股一股的压缩气体从进口进入到出口离开的过程中,因为阀锥在导孔内的频繁的往复上下运动导致的气体爆破是上述高频异音的来源。
[0025]如上所述,因为总是要保证气室起到缓冲作用,阀锥和导孔不能是完全的开放配合关系(例如,阀锥的外径小于导孔的内径)。但是,阀锥和导孔也不能是完全的特别是密封的紧配合关系(例如,阀锥与导孔之间界面的摩擦力将成为耗散阻力)。
[0026]这就是本专利技术的由来所在,因为它基于止回阀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高频异音是由于阀锥运动时阀锥与导孔之间形成的气室受到压缩所产生的气体爆破所致的新颖认识,从而在基本上保证气室的缓冲作用的前提下解决了这样的问题。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材料去除部沿着阀锥的外表面或导孔的内表面的长度纵向延伸。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材料去除部形成与纵向中心轴线基本平行的平台。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材料去除部、优选地平台沿着阀锥的外周或导孔的内周在周向上开设多个。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材料去除部、优选地平台沿着阀锥的外周或导孔的内周在周向上均匀分布。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材料去除部、优选地平台沿着阀锥的外周或导孔的内周在周向上以120
°
等角度设置三个。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平台的宽度为大约2.5mm-3.5mm,特别优选是大约3mm,或者,平台的宽度与阀锥的外径之比为大约0.15-0.25,特别优选是大约0.2。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止回阀还包括设置在阀盖和阀体之间的密封件。
[003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阀盖是螺塞并且阀体包括接收螺纹。
[003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止回阀还包括设置在出口和/或入口处的螺纹保护帽。
[0036]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还通过提供一种制造止回阀的方法来实现,其包括:提供止回
阀,止回阀包括:阀体、阀瓣、阀盖以及设置在阀体上的入口、出口,
[0037]阀体包括阀座,
[0038]阀盖包括导孔,导孔仅在一端具有开口,
[0039]阀瓣包括阀头和阀锥,
[0040]阀瓣能够操作以使阀头抵靠阀座从而使入口和出口断开连通,阀瓣还能够操作以使阀头离开阀座从而使入口和出口获得连通,
[0041]阀锥经由开口可移动地至少部分地接收在导孔中,阀锥的外径基本等于导孔的内径,从而限定纵向中心轴线,
[0042]压缩弹簧设置在阀瓣和阀盖之间,并且环绕导孔的外壁,
[0043]方法的特征在于,在阀锥的外表面或导孔的内表面加工出材料去除部,使得在阀锥沿着进入导孔的方向运动时阀锥与导孔之间形成的气室内的气体部分地能够沿着与阀锥运动相反的方向经由材料去除部排出,同时基本上保持气室内与气室外具有压力差。
[004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材料去除部通过铣削加工获得。
[0045]优选地,上述关于止回阀描述的特征也可以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来获得。
[0046]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改进的止回阀和制造方法中,申请人特别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回阀,其包括:阀体、阀瓣、阀盖以及设置在阀体上的入口、出口,阀体包括阀座,阀盖包括导孔,导孔仅在一端具有开口,阀瓣包括阀头和阀锥,阀瓣能够操作以使阀头抵靠阀座从而使入口和出口断开连通,阀瓣还能够操作以使阀头离开阀座从而使入口和出口获得连通,阀锥经由开口可移动地至少部分地接收在导孔中,阀锥的外径基本等于导孔的内径,从而限定纵向中心轴线,压缩弹簧设置在阀瓣和阀盖之间,并且环绕导孔的外壁,其特征在于,阀锥的外表面或导孔的内表面设置有材料去除部,使得在阀锥沿着进入导孔的方向运动时阀锥与导孔之间形成的气室内的气体部分地能够沿着与阀锥运动相反的方向经由材料去除部排出,同时基本上保持气室内与气室外具有压力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其中,材料去除部沿着阀锥的外表面或导孔的内表面的长度纵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回阀,其中,材料去除部沿着阀锥的外周或导孔的内周在周向上开设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止回阀,其中,材料去除部沿着阀锥的外周或导孔的内周在周向上均匀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止回阀,其中,材料去除部沿着阀锥的外周或导孔的内周在周向上以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洋山陶国静李毅
申请(专利权)人:克诺尔车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