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书伟专利>正文

污水处理排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154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污水处理排泥装置,包括池体,池体内腔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纵向的支撑柱,支撑柱上端面上横向转动杆连接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内侧安装设置有处理槽,安装支架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输送管,输送管下侧端延伸至池体内腔底部,输送管前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罩,防护罩内腔横向转动连接有粉碎辊,防护罩与安装支架之间设有用于对其深入程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的排泥装置,能够对堆积时间较长结构稳定的淤泥进行粉碎,放置抽吸的过程中对抽吸管造成堵塞,进而保证排泥过程能够更加顺利有效的进行,将淤泥内部包含的水分通过重力的作用从排水口中排出,防止污泥内部含有较多的水分对后续处理过程造成影响。程造成影响。程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处理排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污水处理排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是为了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污水池的底部会沉淀积攒有较多的淤泥,长时间积累过后会对污水池的内部空间造成影响,因此需要使用专用的排泥装置将淤泥排出,以便于更好的对污水池中的污水进行处理。
[0003]现有污水处理过程中通常使用排泥泵将底部淤泥排出,但是池底内部的淤泥长时间的积累在底部,最底端的淤泥长时间不接触水分可能会结块结构较为稳定,进而导致抽吸的整体难度增加,并且抽吸出的污泥中也会混合有较多的污水,若不对污水进行处理,可能会导致污泥的后续处理过程受到影响。
[0004]为此,我们提出污水处理排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污水处理排泥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污水处理排泥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腔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纵向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面上横向转动杆连接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内侧安装设置有处理槽,所述安装支架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下侧端延伸至池体内腔底部,所述输送管前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腔横向转动连接有粉碎辊,所述防护罩与安装支架之间设有用于对其深入程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
[0008]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一端延伸至池体外壁上侧,所述导向杆位于外壁上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安装支架两端侧壁为开放式设计,所述安装支架一端开口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所述输送管上端端口安装与安装环中。
[0009]优选地,所述处理槽两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内侧安装设置有滤板,所述滤板与排水口侧壁连接处设有卡扣,所述安装支架两端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处理槽靠近限位槽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相邻的侧壁表面均覆盖有密封圈结构。
[0010]优选地,所输送管整体为可伸缩软管,所述输送管位于池体内腔的一端连接有横向的抽吸管,所述抽吸管远离输送管的一端开设有一组抽吸口,所述抽吸管与防护罩之间通过一组固定板固定相连。
[0011]优选地,所述粉碎辊外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组勾爪,所述粉碎辊下端勾爪的下侧端与抽吸口之间高度相互配合。
[0012]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防护罩上端面上的中空杆,所述安装支架下端面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安装支架的一端延伸至中空杆中,所述中空杆内壁表面设有螺纹,所述防护罩和安装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通过设置的抽吸管的作用能够将污泥通过输送管抽吸进入处理槽中,并且在抽吸前通过粉碎辊的作用,能够预先对池体底部的淤泥进行粉碎处理,进而便于抽吸管更顺利的对淤泥进行抽吸,相较于现有的排泥装置,能够对堆积时间较长结构稳定的淤泥进行粉碎,放置抽吸的过程中对抽吸管造成堵塞,进而保证排泥过程能够更加顺利有效的进行;
[0015]2、通过设置的螺纹杆的转动,利用螺纹的作用与中空杆之间进行配合,从而能够对粉碎辊和抽吸管的整体深入程度进行调节,相较于现有的排泥装置,本装置首先对上层的淤泥进行抽吸,然后逐渐的深入对底部的淤泥抽吸,从而避免单次抽吸量较大造成抽吸管堵塞,抽吸进入处理槽中的淤泥进行静置,在此过程中将淤泥内部包含的水分通过重力的作用从排水口中排出,并且可以利用外部压实结构协助此过程的进行,从而防止污泥内部含有较多的水分对后续处理过程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池体内部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安装支架和处理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2中防护罩及其附属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池体,2、安装支架,201、导向杆,202、电动推杆,203、安装环,3、处理槽,301、排水口,302、滤板,303、限位槽,304、限位块,4、输送管,401、抽吸管,402、抽吸口,5、防护罩,6、粉碎辊,7、调节机构,701、中空杆,702、螺纹杆,703、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参照图1

4,污水处理排泥装置,包括池体1,池体1内腔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纵向的支撑柱,支撑柱上端面上横向转动杆连接有安装支架2,支撑柱内腔中安装设置有旋转电机,安装支架2与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之间固定相连,安装支架2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01,导向杆201一端延伸至池体1外壁上侧,导向杆201位于外壁上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向轮,安装支架2两端侧壁为开放式设计,安装支架2一端开口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02,通过电动推杆202的作用能够对输送管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抽吸出的污泥能够均匀的进入处理槽3中,电动推杆20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环203,输送管4上端端口安装与安装环203中。
[0023]安装支架2内侧安装设置有处理槽3,处理槽3一端侧壁上连接有排泥管,排泥管另一端延伸至池体1外侧,排泥管与处理槽3的连接位置固定设置有污泥泵,处理槽3两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排水口301,排水口301内侧安装设置有滤板302,淤泥内部包含的水分
通过重力的作用从排水口301中排出,同时在滤板302的作用下避免污泥移出,滤板302与排水口301侧壁连接处设有卡扣,滤板302可以拆卸进行清洗或更换,安装支架2两端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303,处理槽3靠近限位槽30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04,便于对处理槽3进行安装和拆卸,进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对内部的污泥进行处理,限位块304与限位槽303相邻的侧壁表面均覆盖有密封圈结构,保证处理槽3安装在安装支架2中的稳定性。
[0024]安装支架2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输送管4,输送管4靠近处理槽3一端外侧安装设置有抽吸泵,输送管4下侧端延伸至池体1内腔底部,控制外部旋转电机运行带动安装支架2绕着支撑柱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抽吸管401在池体1中进行转动,输送管4整体为可伸缩软管,输送管4位于池体1内腔的一端连接有横向的抽吸管401,抽吸管401远离输送管4的一端开设有一组抽吸口402,抽吸管401与防护罩5之间通过一组固定板固定相连。
[0025]输送管4前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罩5,防护罩5内腔横向转动连接有粉碎辊6,粉碎辊6外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组勾爪,增加粉碎的效果,粉碎辊6下端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水处理排泥装置,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腔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纵向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面上横向转动杆连接有安装支架(2),所述安装支架(2)内侧安装设置有处理槽(3),所述安装支架(2)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输送管(4),所述输送管(4)下侧端延伸至池体(1)内腔底部,所述输送管(4)前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罩(5),所述防护罩(5)内腔横向转动连接有粉碎辊(6),所述防护罩(5)与安装支架(2)之间设有用于对其深入程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2)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01),所述导向杆(201)一端延伸至池体(1)外壁上侧,所述导向杆(201)位于外壁上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安装支架(2)两端侧壁为开放式设计,所述安装支架(2)一端开口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02),所述电动推杆(20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环(203),所述输送管(4)上端端口安装与安装环(203)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槽(3)两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排水口(301),所述排水口(301)内侧安装设置有滤板(302),所述滤板(302)与排水口(301)侧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书伟张群力黄昕昕张小宁高源刘震方晓娣陆亮亮段磊叶鹏
申请(专利权)人:郭书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