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0001]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显示
,尤指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为主动发光显示器件,具有自发光、广视角、高对比度、低耗电、极高反应速度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显示产品。OLED显示属于电流驱动,需要通过像素电路向OLED输出电流,驱动OLED发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0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包括驱动子电路、写入子电路、补偿子电路、复位子电路、第一发光控制子电路、第二发光控制子电路、防漏电子电路、存储子电路和发光元件,其中:
[0005]所述驱动子电路分别与第一节点、第二节点以及第三节点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信号的控制下,向所述第三节点提供驱动电流;
[0006]所述写入子电路分别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像素电路,包括驱动子电路、写入子电路、补偿子电路、复位子电路、第一发光控制子电路、第二发光控制子电路、防漏电子电路、存储子电路和发光元件,其中:所述驱动子电路分别与第一节点、第二节点以及第三节点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信号的控制下,向所述第三节点提供驱动电流;所述写入子电路分别与第一扫描信号端、数据信号端以及第二节点连接,被配置为在第一扫描信号端的信号的控制下,将数据信号端的信号写入第二节点;所述补偿子电路分别与第一扫描信号端、第三节点以及第五节点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端的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驱动子电路的阈值电压补偿至所述第五节点;所述防漏电子电路分别与第二扫描信号端、第一节点以及第五节点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端的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五节点的信号写入所述第一节点;所述存储子电路分别与第一电压端以及第一节点连接,被配置为存储所述驱动子电路的控制端的电压;所述复位子电路分别与复位控制信号端、发光控制信号端、初始信号端、第四节点以及第五节点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端的信号的控制下,对所述第四节点进行复位,并在所述复位控制信号端的信号的控制下,对所述第五节点进行复位;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子电路分别与第一电压端、发光控制信号端以及第二节点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端的信号的控制下,在所述第一电压端与第二节点之间形成通路;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子电路分别与发光控制信号端、第三节点以及第四节点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端的信号的控制下,在所述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之间形成通路;所述发光元件的一端与第四节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压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中,所述补偿子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存储子电路包括第一电容,所述驱动子电路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写入子电路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节点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五节点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三节点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端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数据信号端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中,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子电路包括第六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端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节点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四节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中,所述复位子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七晶体管,所述防漏电子电路包括第八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复位控制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初始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五节点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初始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四节点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端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五节点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中,所述补偿子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存储子电路包括第一电容,所述驱动子电路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写入子电路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子电路包括第六晶体管,所述复位子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七晶体管,所述防漏电子电路包括第八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节点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五节点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三节点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端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数据信号端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端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节点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四节点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复位控制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初始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五节点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初始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四节点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端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五节点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至所述第六晶体管均为P型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至所述第八晶体管均为N型晶体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中,所述复位子电路包括第一复位子电路和第二复位子电路,所述初始信号端包括第一初始信号端和第二初始信号端,其中:所述第一复位子电路分别与复位控制信号端、第一初始信号端以及第五节点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复位控制信号端的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初始信号端的信号写入所述第五节点;所述第二复位子电路分别与发光控制信号端、第二初始信号端以及第四节点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端的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二初始信号端的信号写入所述第四节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像素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复位子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
第二复位子电路包括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复位控制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初始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五节点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二初始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宾,王丽,商广良,冯宇,韩龙,吴宝云,史世明,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