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子的批量身份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148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8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量子的批量身份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用户A与用户B通过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共享一个长度为m的密钥Key;用户A制备一组随机单光子序列,并使用高维量子傅里叶变换对单光子序列进行加密,单光子序列经过量子傅里叶变换后得到序列;用户B基于所述密钥Key依次对所述序列执行一组操作后得到执行粒子,并将执行粒子交给用户C;用户C根据测量序列中的粒子并计算得到第一身份信息,用户A根据单光子序列计算得到第二身份信息,当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相等时,用户B身份认证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节省了身份认证的时间,提高了身份认证的效率和精度。了身份认证的效率和精度。了身份认证的效率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量子的批量身份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身份识别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量子的批量身份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身份认证对于大批量的同时认证识别过程中,一般都是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识别,但是,这种批量认证过程中,由于数据采集量大,识别过程复杂,导致了认证的效率较低,而且识别的精度会随着采集的原始数据变化而变低,从而导致的现有的批量身份识别存在精度和效率的问题。
[0003]例如,CN111614638A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人脸识别数据分发系统及其分发方法,包括:至少一个应用设备和数据库服务器,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包括处理器、用于收集人脸识别数据的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添加标签以及加密处理的数据处理模块、用于保存人脸信息档案的数据储存模块、用于应用设备认证管理的身份验证模块、用于连接应用设备和数据库服务器的无线网络模块、用于权限配置的权限模块,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储存模块、身份验证模块、无线网络模块、权限模块相连接。这种传统的识别方法计算过程慢,而且精度不高。如何提高批量身份识别的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量子的批量身份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量子的批量身份认证方法,该方法包括:用户A与用户B通过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共享一个长度为m的密钥Key,所述用户B是个体为n的批量群体集合;用户A制备一组随机单光子序列,并使用高维量子傅里叶变换对单光子序列进行加密,所述单光子序列经过量子傅里叶变换后得到序列;用户B基于所述密钥Key依次对所述序列执行一组操作后得到执行粒子,并将所述执行粒子交给用户C;用户C根据测量序列中的粒子并计算得到第一身份信息,用户A根据单光子序列计算得到第二身份信息,当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相等时,用户B身份认证通过。
[0006]进一步的,所述用户A制备一组随机单光子序列,并使用高维量子傅里叶变换对单光子序列进行加密,所述单光子序列经过量子傅里叶变换后得到序列;包括:用户A制备的随机单光子序列中含有个单光子,所述序列表示为:表示为:;其中,d为大于1的正整数;
用户A制备一组二维经典随机数,其中m为密钥Key的长度;用户A使用高维量子傅里叶变换对单光子序列进行加密,加密公式表示为:;其中,;经过量子傅里叶变换后得到的所述序列表示为。
[0007]进一步的,所述用户B基于所述密钥Key依次对所述序列执行一组操作后得到执行粒子,并将所述执行粒子交给用户C,包括:从用户B选择单个用户,对所述序列执行一组操作,操作算符表示为:,其中,,代表模d加操作;基于密钥,即,用户对序列中的粒子执行操作后交由用户B中未操作的用户;用户分别对所述序列执行操作后,由最后一位用户交给用户C。
[0008]进一步的,所述用户C根据和序列中的粒子并计算得到第一身份信息,用户A根据密钥Key和单光子序列计算得到第二身份信息,当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相等时,用户B身份认证通过,包括:用户A公布的二维经典随机数,其中m为密钥Key的长度,用户C选择正确的测量基,测量序列中的粒子;如果,选择对应的测量基为,如果,选择对应的测量基为;用户C根据测量结果,通过计算公布第一身份信息,用户A计算,得到第二身份信息,并与用户C公布的第一身份信息进行结果对比,如果相等,身份验证通过,否则,验证失败,重新进行认证。
[0009]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量子的批量身份认证系统,包括:密钥分发模块,用于用户A与用户B通过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共享一个长度为m的密钥Key,所述用户B是个体为n的批量群体集合;粒子准备模块,用于用户A制备一组随机单光子序列,并使用高维量子傅里叶变换对单光子序列进行加密,所述单光子序列经过量子傅里叶变换后得到序列;粒子操作模块,用于用户B基于所述密钥Key依次对所述序列执行一组操作后得到执行粒子,并将所述执行粒子交给用户C;身份比较模块,用于用户C根据测量序列中的粒子并计算得到第一身份信息,用户A根据单光子序列计算得到第二身份信息,当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相等时,用
户B身份认证通过。
[0010]进一步的,所述粒子准备模块包括序列转换单元,所述序列转换单元用于:用户A制备的随机单光子序列中含有个单光子,所述序列表示为:表示为:;其中,d为大于1的正整数;用户A制备一组二维经典随机数,其中m为密钥Key的长度;用户A使用高维量子傅里叶变换对单光子序列进行加密,加密公式表示为:;其中,;经过量子傅里叶变换后得到的所述序列表示为。
[0011]进一步的,所述粒子操作模块包括粒子状态执行单元,所述粒子状态执行单元用于:从用户B选择单个用户,对所述序列执行一组操作,操作算符表示为:,其中,,代表模d加操作;基于密钥,即,用户对序列中的粒子执行操作后交由用户B中未操作的用户;用户分别对所述序列执行操作后,由最后一位用户交给用户C。
[0012]进一步的,所述身份比较模块包括身份计算单元,所述身份计算单元用于:用户A公布的二维经典随机数,其中m为密钥Key的长度,用户C选择正确的测量基,测量序列中的粒子;如果,选择对应的测量基为,如果,选择对应的测量基为;用户C根据测量结果,通过计算公布第一身份信息,用户A计算,得到第二身份信息,并与用户C公布的第一身份信息进行结果对比,如果相等,身份验证通过,否则,验证失败,重新进行认证。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用户A与用户B通过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共享一个长度为m的密钥Key,所述用户B是个体为n的批量群体集合;用户A制备一组随机单光子序列,并使用高维量子傅里叶变换对单光子序列进行加密,所述单光子序列经过量子傅里叶变换后得到序列;用户B基于所述密钥Key依次对所述序列执行一组操作后得到执行粒子,并将所
述执行粒子交给用户C;用户C根据测量序列中的粒子并计算得到第一身份信息,用户A根据单光子序列计算得到第二身份信息,当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相等时,用户B身份认证通过。
[00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用户A与用户B通过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共享一个长度为m的密钥Key,所述用户B是个体为n的批量群体集合;用户A制备一组随机单光子序列,并使用高维量子傅里叶变换对单光子序列进行加密,所述单光子序列经过量子傅里叶变换后得到序列;用户B基于所述密钥Key依次对所述序列执行一组操作后得到执行粒子,并将所述执行粒子交给用户C;用户C根据测量序列中的粒子并计算得到第一身份信息,用户A根据单光子序列计算得到第二身份信息,当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相等时,用户B身份认证通过。...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量子的批量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用户A与用户B通过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共享一个长度为m的密钥Key,所述用户B是个体为n的批量群体集合;用户A制备一组随机单光子序列,并使用高维量子傅里叶变换对单光子序列进行加密,所述单光子序列经过量子傅里叶变换后得到序列;用户B基于所述密钥Key依次对所述序列执行一组操作后得到执行粒子,并将所述执行粒子交给用户C;用户C根据测量序列中的粒子并计算得到第一身份信息,用户A根据单光子序列计算得到第二身份信息,当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相等时,用户B身份认证通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量子的批量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A制备一组随机单光子序列,并使用高维量子傅里叶变换对单光子序列进行加密,所述单光子序列经过量子傅里叶变换后得到序列;包括:用户A制备的随机单光子序列中含有个单光子,所述序列表示为:表示为:;其中,d为大于1的正整数;用户A制备一组二维经典随机数,其中m为密钥Key的长度;用户A使用高维量子傅里叶变换对单光子序列进行加密,加密公式表示为:;其中,;经过量子傅里叶变换后得到的所述序列表示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量子的批量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B基于所述密钥Key依次对所述序列执行一组操作后得到执行粒子,并将所述执行粒子交给用户C,包括:从用户B选择单个用户,对所述序列执行一组操作,操作算符表示为:,其中,,代表模d加操作;基于密钥,即,用户对序列中的粒子执行操作后交由用户B中未操作的用户;用户分别对所述序列执行操作后,由最后一位用户交给用户C。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量子的批量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C根据和序列中的粒子并计算得到第一身份信息,用户A根据密钥Key和单光子序列计算得到第二身份信息,当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相等时,用户B身份认证通过,包括:用户A公布的二维经典随机数,其中m为密钥Key的长度,
用户C选择正确的测量基,测量序列中的粒子;如果,选择对应的测量基为,如果,选择对应的测量基为;用户C根据测量结果,通过计算公布第一身份信息,用户A计算,得到第二身份信息,并与用户C公布的第一身份信息进行结果对比,如果相等,身份验证通过,否则,验证失败,重新进行认证。5.一种基于量子的批量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钥分发模块,用于用户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