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火灾探测器自动布置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1399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火灾探测器自动布置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BIM模型信息提取;火灾报警和探测区域设计分区;火灾探测器自动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获取建筑内部空间的板梁信息,根据梁对探测器自动布置的影响,基于标准规程规范要求,提出探测区域的划分和探测器自动布置设计方法,减少人工核对板梁高度差的过程,完成整个楼层探测器自动布置设计。完成整个楼层探测器自动布置设计。完成整个楼层探测器自动布置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火灾探测器自动布置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火灾探测器布置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火灾探测器自动布置设计方法。该技术方法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火灾探测器的布置设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布置火灾探测器时,设计人员需要逐个测量厂房专业绘制的板梁厚度,逐个板手动布置火灾探测器,而且需要考虑火灾探测器类型,屋顶坡度,房间面积和高度等一系列参数变化对布置的影响。火灾探测器的布置大多数情况是在有梁的顶棚上布置,根据《GB 50116

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要求通过梁和顶棚的高度差确定梁对火灾探测器探测范围的影响,最终确定火灾探测器的数量和位置。当房间内被梁分离的板数量较多时,将严重影响设计效率和布置的精确度,布置完成后不易验证布置规范性,且不利于后期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BIM的火灾探测器自动布置设计方法,它通过获取建筑内部空间的板梁信息,根据梁对探测器自动布置的影响,基于标准规程规范要求,提出探测区域的划分和探测器自动布置设计方法,减少人工核对板梁高度差的过程,完成整个楼层火灾探测器自动布置设计。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BIM的火灾探测器自动布置设计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建筑设计模型信息,所述建筑设计模型信息包括场所板梁信息、房间信息;2)根据提取的建筑设计模型信息对火灾报警和探测区域进行设计分区;3)对火灾报警和探测区域火灾设计分区进行火灾探测器布置。
[0005]进一步的,将提取的场所板梁信息转换成探测器布置设计软件可读取的数据格式。
[0006]进一步的,所述火灾报警和探测区域设计分区包括:1)扫描遍历所有板梁,存储板梁信息;2)初步构造板梁图结构,存储板梁信息及板梁间位置的邻接关系;3)深度遍历板梁图结构,根据不同高度的梁对探测器的影响,分割或者合并板,重新构造板梁图结构,对多个火灾报警和探测区域进行设计分区。
[0007]进一步的,在对多个火灾报警和探测区域进行设计分区之前,基于梁高并根据梁间区域面积确定一只探测器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再根据一只探测器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对多个火灾报警和探测区域设计分区。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对火灾报警和探测区域火灾设计分区进行火灾探测器布置包括:1)依据场所房间信息和探测器类型确认探测器最大保护半径,计算每个火灾报警和探测区域火灾探测器数量的最小布置值;2)根据探测器最大保护半径,为每个火灾探测设计分区排布出火灾探测器布置点
位。
[0009]进一步的,对火灾探测器布置完成后,计算出火灾探测器的空间布置坐标,生成火灾探测器布置三维模型,并根据火灾探测器布置三维模型对火灾探测器布置方案进行可视化验证。
[0010]进一步的,可对火灾探测器布置方案进行参数化修正,更新火灾探测器布置方案。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火灾探测器自动布置方法是一种全新的火灾探测器布置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可通过探测器布置软件读取建筑设计模型信息,批量识别房间中包围板的梁与板高度差值,依据规范要求和相关数据自动布置火灾探测器,这样可以大量减少设计人员的前期测量计算工作量,相比人工手动布置火灾探测器,可使设计人员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误差,在敷设火灾探测器较多时更能体现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价值。进一步的,在建模完成后还可以生成火灾探测器保护范围,可视化验证布置的有效性,以及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布置参数,实现后期修改或调整,可大幅提高设计效率,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基于BIM的火灾探测器自动布置设计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土建

主厂房机组段母线层”模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板梁坐标点信息示意图;图4为《GB 50116

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火灾探测器的保护半径和保护面积规范要求;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火灾报警和探测区域设计分区流程示意图;图6a为板梁是否相邻示意图,图6b为板梁关系示意图,图6c为板梁图结构示意图;图7为《GB 50116

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附录F梁高对探测器布置影响曲线图;图8a为根据不同高度的梁对火灾报警和探测区域分区的影响进行分割或合并板实施例示意图,图8b为图8a的分区结果示意图;图9为《GB 50116

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附录G按梁间区域面积确定一只探测器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图10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单个火灾报警和探测区域设计分区的探测器排布方式示意图;图10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个火灾报警和探测区域设计分区的探测器排布方式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火灾探测器自动布置方法完成探测器布置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
明保护的范围。
[0014]本实施例以某土建

主厂房机组段母线层探测器布置图为例,选用Bentley公司的产品OpenPlantModelerV8i作为火灾探测器自动布置平台。
[0015]以下所称的根据规范,均是指根据《GB 50116

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要求。
[0016]本实施例的基于BIM的火灾探测器自动布置设计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操作步骤:S1、提取建筑设计模型信息该过程包括读取建筑设计模型的场所板梁信息和房间信息。
[0017]读取建筑设计软件所创建房间的板梁信息,需要将板梁信息转换成探测器布置设计软件可直接读取的数据格式。本实施例安装的是Bentley公司的建筑设计软件产品AECOsim Building Designer V8i,以及专门用于火警发布iModel文件的工具。首先,用AECOsim Building Designer V8i打开结构专业“.dgn”后缀文件,然后用该软件“发布iModel”功能将文件导出生成“.i.dgn”后缀文件。由于bentley软件不同平台数据无法直接互通,需要转换格式即需要将“.i.dgn”后缀文件转换格式,该过程就是将AECOsim Building Designer构建的房间板梁信息转换成OPM(OpenPlant Modeler 三维工厂设计软件)能够直接读取的数据格式。
[0018]本实施例中“土建

主厂房机组段母线层”模型如图2所示,房间包含长宽种类多样的板梁。该模型通过Bentley公司的产品AECOsim Building Designer V8i绘制生成,安装专门用于火警发布iModel文件的工具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火灾探测器自动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提取建筑设计模型信息,所述建筑设计模型信息包括场所板梁信息、房间信息;2)根据提取的建筑设计模型信息对火灾报警和探测区域进行设计分区;3)对火灾报警和探测区域火灾设计分区进行火灾探测器布置;所述火灾报警和探测区域设计分区包括:1)扫描遍历所有板梁,存储板梁信息;2)初步构造板梁图结构,存储板梁信息及板梁间位置的邻接关系;3)深度遍历板梁图结构,根据不同高度的梁对探测器的影响,分割或者合并板,重新构造板梁图结构,对多个火灾报警和探测区域进行设计分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火灾探测器自动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提取的场所板梁信息转换成探测器布置设计软件可读取的数据格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火灾探测器自动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梁高并根据梁间区域面积确定一只探测器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再根据一只探测器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对多个火灾报警和探测区域设计分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火灾探测器自动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火灾报警和探测区域火灾设计分区进行火灾探测器布置包括:1)依据场所房间信息和探测器类型确认探测器最大保护半径,计算每个火灾报警和探测区域火灾探测器数量的最小布置值;2)根据探测器最大保护半径,为每个火灾探测设计分区排布出火灾探测器布置点位。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家望胡婷余勇飞马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