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秀秀专利>正文

一种林业育苗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1311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林业育苗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设计一种容器支撑装置;S2、首先,林业人员将容器支撑装置的育苗盆的左部与右部拼接完整,然后将育苗盆放入卡口内,通过卡口对育苗盆支撑,随后将幼苗根部放入育苗盆后培土种植,重复上述过程将待培育的幼苗种植;S3、当需要灌溉时,通过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轴二转动,并在齿轮传动组件的传动下驱动往复螺杆转动,从而带动往复螺套在槽体限位下竖向垂直往复运动;S4、当幼苗培育完成后需要移栽时,林业人员只需取下育苗盆将其左右分开,即可将完整的带根土取出直接移植,最大程度避免幼苗发生根损伤。程度避免幼苗发生根损伤。程度避免幼苗发生根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育苗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林业领域,具体为一种林业育苗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林业工作中,育苗是指培育幼苗,原意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环境中培育幼苗,待幼苗可独立生存后移植至土地中栽种,幼苗的健康情况对植物成株的正常生长影响巨大,所以幼苗育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0003]传统的育苗过程中,一般使用普通花盆培育,当幼苗到了移栽的阶段时,需要将幼苗从花盆中挖出,很容易导致根系受损,导致后续需要大量时间缓苗,且育苗过程中需要人工逐一灌溉,使用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业育苗栽培方法,具备了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幼苗在移植发生根损伤,且自动对幼苗灌溉,同时避免因积水导致的植物烂顶,大大降低林业人员劳动强度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育苗过程中当幼苗到了移栽的阶段时,需要将幼苗从花盆中挖出,很容易导致根系受损,导致后后续需要大量时间缓苗,且育苗过程中需要人工逐一灌溉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业育苗栽培方法,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育苗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设计一种容器支撑装置;S2、首先,林业人员将容器支撑装置的育苗盆(2)的左部(3)与右部(4)拼接完整,然后将育苗盆放入卡口(7)内,通过卡口对育苗盆(2)支撑,随后将幼苗根部放入育苗盆(2)后培土种植,重复上述过程将待培育的幼苗种植;S3、当需要灌溉时,通过启动电机(19),电机带动转轴二(20)转动,并在齿轮传动组件的传动下驱动往复螺杆(11)转动,从而带动往复螺套(12)在槽体(10)限位下竖向垂直往复运动;当往复螺套(12)下移带动驱动杆(13)同步下移,下移的驱动杆在弹簧一(16)作用下使活塞板(15)沿储液盒(14)内壁下移,从而将储液盒内的营养液通过喷液管(18)挤出,对下方的育苗盆(2)自动浇水;当驱动杆(13)转为上移时,推动活塞板(15)挤压弹簧一(16)上移,从而在单向阀门一和单向阀门二配合下使外界营养液通过进液管(17)吸入储液盒(14)内填装,重复上述过程即可使喷液管(18)间歇式喷液对幼苗灌溉;S4、当幼苗培育完成后需要移栽时,林业人员只需取下育苗盆(2)将其左右分开,即可将完整的带根土取出直接移植,最大程度避免幼苗发生根损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业育苗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外壳(1)、育苗盆(2)和灌溉机构,其中:所述育苗盆(2)包括左部(3)和右部(4),所述育苗盆(2)的底面开设有输水孔,所述支撑外壳(1)内壁的底面定轴转动连接有转轴一(6),所述转轴一(6)的轴臂固定套接有盘体(23);所述盘体(23)的表面贯穿设置有多个卡口(7),所述育苗盆(2)与所述卡口(7)的内壁卡接,所述转轴一(6)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回收箱(8);所述灌溉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外壳(1)内壁的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表面开设有槽体(10),所述支撑外壳(1)内壁的底面定轴转动连接有往复螺杆(11),所述往复螺杆(11)的表面设置有往复螺套(12),所述往复螺套(12)的表面沿所述槽体(10)的内壁滑动,所述往复螺套(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杆(13);所述支撑外壳(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液盒(14),所述储液盒(14)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15),所述活塞板(15)的表面与所述储液盒(14)的内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弹簧一(16);所述储液盒(14)的底面贯穿设置有穿口,所述储液盒(14)通过穿口与所述驱动杆(13)的轴臂密封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秀付建秀王法海
申请(专利权)人:张秀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