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尾松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1166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尾松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外植体的采集与预处理,S2、外植体的消毒,S3、不定芽的诱导培养,S4、增值培养,S5、生根培养,S6、炼苗和移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外植体的选取与预处理、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及生根培养基的选取,使得芽的分化率高达95%以上,生根率95%以上,成活率达到95%以上;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可以不受季节、温度和地域影响,可以生产大量的红尾松无菌苗,通过对红尾松无菌繁殖体系的建立,并为后续红尾松大规模培育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同时,生根苗经炼苗后,移栽到含有专用水溶性肥料的水培液中,使得植株极易成活,并且能培育出红色的红尾松。培育出红色的红尾松。培育出红色的红尾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尾松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红尾松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红尾松属于千屈菜科(Lythraceaea),学名为Rotala wallichii。红松尾分布于东南亚地区,水中叶呈针形,其为双子叶植物,挺水性水草,水上草与水中草有着较大的差异,水上草呈绿色,8~10枚叶片轮生,叶片呈针形(松尾类水草的特征),叶质坚硬挺拔,水中草顶叶呈现红色,但是下半部分常常呈现棕绿色,10~13枚叶片轮生,叶片呈长针形,但叶质较为柔软,常常在顶部开花,花絮为穗状花絮,淡桃红色花。
[0003]红尾松可用播种、扦插、分株等方法繁殖,但以扦插、分株为主,扦插应在生长旺期6~8月进行,剪取嫩枝长7~10厘米,去掉基部三分之一的叶子插入无底洞装有鲜塘泥的盆中,6~10天生根,易成活;但上述繁殖方法需要在特定的时期采用特定的方法进行培育,不利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同时,目前关于红尾松的组织培养几乎没有文献报道。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红尾松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红尾松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红尾松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外植体的采集与预处理: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红尾松茎段作为外植体,经清洗、乙醇擦拭、去除多余附着物后,再进行超声清洗,之后用无菌水清洗后,得到预处理的外植体;
[0009]S2、外植体的消毒:将步骤S1中得到的预处理的外植体置于无菌操作台中,经乙醇浸泡、升汞浸泡、无菌水冲洗后,切割成至少带一个腋芽或顶芽的茎段,之后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得到消毒的外植体;
[0010]S3、不定芽的诱导培养:将步骤S2中得到的消毒的外植体接种于无菌的诱导培养基中,然后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诱导培养,得到不定芽;
[0011]S4、增值培养:将步骤S3中得到的不定芽接种到无菌的增殖培养基中,然后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增殖培养,得到丛生苗;
[0012]S5、生根培养:将步骤S4中得到的丛生苗接种到无菌的生根培养基中,然后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生根培养,得到生根苗;
[0013]S6、炼苗和移栽:将步骤S5中得到的生根苗移出光照培养箱,在室温条件下放置炼苗2~5天;然后将植株从培养基中取出,并去除植株根部的培养基,移栽于带有水溶性肥料
的水培液中。
[0014]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外植体先用自来水冲洗1~2h,之后用浸泡70~80%乙醇的棉球擦拭2~4次,并去除不定根、叶片等附着物后,然后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在20~25℃的温度条件下处理15~25min,最后用无菌水清洗4~6次,得到预处理的外植体。
[0015]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预处理的外植体先用70~80%乙醇充分浸泡45~60s,立即用无菌水冲洗3~5次,然后用0.1%升汞充分浸泡3~6min,立即用无菌水冲洗4~6次,所述茎段的长度为1.5~3cm。
[0016]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诱导培养基以MS固体培养基为基础,添加0.3~1.0mg/L的6

BA、0.35~0.65mg/L的NAA和2.5%的蔗糖,pH为5.5~6.0。
[0017]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光照培养的条件如下:温度为23~27℃,光照强度为1800~2000lux,光照时间12~14h/d,培养时间为25~30d。
[0018]进一步地,步骤S4中,所述增殖培养基以MS固体培养基为基础,添加0.3~0.6mg/L的KT、0.5~1.0mg/L的NAA和2%的蔗糖,pH为5.5~6.0。
[0019]进一步地,步骤S4中,所述光照培养的条件如下:温度为23~27℃,光照强度为2000~2200lux,光照时间12~14h/d,培养时间为25~30d。
[0020]进一步地,步骤S5中,所述生根培养基以1/2MS固体培养基为基础,添加0.3~0.8mg/L的IBA、0.2~0.5mg/L的NAA和1.5%的蔗糖,pH为5.5~6.0。
[0021]进一步地,步骤S5中,所述光照培养的条件如下:温度为23~27℃,光照强度为2200~2500lux,光照时间12~14h/d,培养时间为25~30d。
[0022]进一步地,步骤S6中,所述水溶性肥料配方所含营养元素按质量百分比计,氮的含量为15~23%,五氧化二磷的含量为2.5~4.5%,氧化钾的含量为13.5~17.5%,钙的含量为7.5~9.5%,镁的含量为1.5~3.5%,铁的含量为0.065~0.2%,锌的含量为0.025~0.075%,铜的含量为0.01~0.05%,硼的含量为0.02~0.045%,钼的含量为0.0001~0.035%。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4]1)本专利技术红尾松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中,首先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红尾松茎段作为外植体,依次采用自来水清洗、浸泡70~80%乙醇的棉球擦拭、去除多余附着物、超声清洗、无菌水清洗、70~80%乙醇消毒和0.1%升汞消毒等步骤,增加了大量的前期消毒手段,减少了升汞消毒残留及消毒时间过长对外植体的损害,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之后分别控制诱导培养基中6

BA、NAA和蔗糖的浓度,增殖培养基中KT、NAA和蔗糖的浓度,生根培养基中IBA、NAA和蔗糖浓度,能够高效得到大量的红尾松成苗,大大缩短了育苗周期,解决遗传稳定性问题,有利于推广应用,通过对外植体的选取与预处理、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及生根培养基的选取,使得芽的分化率高达95%以上,生根率95%以上,成活率达到95%以上;
[0025]2)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可以不受季节、温度和地域影响,可以生产大量的红尾松无菌苗,通过对红尾松无菌繁殖体系的建立,并为后续红尾松大规模培育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同时,生根苗经炼苗后,移栽到含有专用水溶性肥料的水培液中,使得植株极易成活,并且能培育出红色的红尾松。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本专利技术红尾松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尾松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外植体的采集与预处理: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红尾松茎段作为外植体,经清洗、乙醇擦拭、去除多余附着物后,再进行超声清洗,之后用无菌水清洗后,得到预处理的外植体;S2、外植体的消毒:将步骤S1中得到的预处理的外植体置于无菌操作台中,经乙醇浸泡、升汞浸泡、无菌水冲洗后,切割成至少带一个腋芽或顶芽的茎段,之后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得到消毒的外植体;S3、不定芽的诱导培养:将步骤S2中得到的消毒的外植体接种于无菌的诱导培养基中,然后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诱导培养,得到不定芽;S4、增值培养:将步骤S3中得到的不定芽接种到无菌的增殖培养基中,然后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增殖培养,得到丛生苗;S5、生根培养:将步骤S4中得到的丛生苗接种到无菌的生根培养基中,然后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生根培养,得到生根苗;S6、炼苗和移栽:将步骤S5中得到的生根苗移出光照培养箱,在室温条件下放置炼苗2~5天;然后将植株从培养基中取出,并去除植株根部的培养基,移栽于带有水溶性肥料的水培液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尾松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外植体先用自来水冲洗1~2h,之后用浸泡70~80%乙醇的棉球擦拭2~4次,并去除不定根、叶片等附着物后,然后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在20~25℃的温度条件下处理15~25min,最后用无菌水清洗4~6次,得到预处理的外植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尾松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预处理的外植体先用70~80%乙醇充分浸泡45~60s,立即用无菌水冲洗3~5次,然后用0.1%升汞充分浸泡3~6min,立即用无菌水冲洗4~6次,所述茎段的长度为1.5~3c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尾松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诱导培养基以MS固体培养基为基础,添加0.3~1.0mg/L的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勋领万泽兴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格林凯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