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复合材料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及其电致变色器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80908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准固态电解质,包括如下按重量比重计算的组分:高分子聚合物: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复合材料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及其电致变色器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致变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复合材料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及其电致变色器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变色现象是指变色材料的透过率、吸收率和反射率,在施加外加电压时,以上三种光学特性在可见光、红外光谱区域内产生稳定可逆变换的过程。宏观表现为材料在透明(褪色)状态和着色状态之间,或在两个或多个着色状态之间转换。这种稳定可逆的光学现象转变主要是由于在外加驱动电压的作用下,变色材料发生了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其与电解质中的离子进行掺杂和去掺杂,因此表现出变色材料的颜色和光学特性发生转变。
[0003]电致变色器件是指基于电致变色材料制备而成的一种在外加电压刺激下可以做出智能响应的光电器件。其结构一般为典型的三明治结构,即在两个透明电极之间组装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以及离子储存层(对电极层)。当施加一个外在电压后起到主要变色效果的电致变色材料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从而使自身颜色状态发生改变,当施加一个反向电压后,材料又会发生一个可逆的还原或氧化反应,使颜色恢复。电解质层起到离子传输的作用,使阴阳离子在两电极之间传输,能够维持电致变色材料的电中性。离子存储层的作用是存储反离子,实现器件的记忆效应,同时也可以是与电致变色层材料性能完全相反的材料,从而实现器件颜色的互补。
[0004]目前所用到的电解质可以分为液态电解质、半固态凝胶电解质、准固态电解质三类。传统的液态电解质主要由溶于PC(碳酸丙烯酯)等有机溶剂的锂盐得到,虽然其电导率高、响应时间短,与电致变色材料接触面积大,但也存在有气泡、极易挥发和易泄露的缺点,溶剂还存在安全隐患,这些都是液态电解质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准固态电解质不存在上述问题,但准固态电解质透过率和电导率均低于液态电解质,且与变色层接触面积受限,限制了它在柔性器件上的应用。准固态电解质,又称聚合物凝胶电解质(聚合物

溶剂

盐体系),主要是以聚合物作为骨架结构,与液态电解质共混制备成复合材料。因其不仅具备液态电解的优点,而且而且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安全性。
[0005]尽管,准固态电解质能够解决液态电解质以及准固态电解质所存在的问题,但是准固态电解质本身仍存在的缺陷限制了它在柔性电致变色领域的应用,比如它本身机械强度不高,外部所施加的机械应力会对它造成损伤,若是在由它所装备的电致变色器件中,在对器件进行弯折,扭动,拉伸等一系列连续操作后,会使电解质膜产生断裂,从而使器件发生短路,影响器件的变色性能,以及降低器件的使用寿命。PVDF

HFP是一类具有很多明显优势的聚合物,例如耐久性,易于制造成膜,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以及优异的机械性能,因此常被用作复合材料准固态电解质中,但是由于F离子的存在,其具有高的抗阳极氧化能力和高的介电常数之外,也大大降低了它的表面能,降低了与其他物质的兼容,降低
了通过共混法对其改性的可能。玻璃纤维作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其优点在于玻璃纤维的高强度、硬度和低密度。玻璃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其与聚合物之间界面的粘结性,会直接影响到玻璃纤维的增强效果。而PVDF

HFP聚合物的低表面能使它与玻璃纤维之间很难形成一个粘结性好的界面,降低玻璃纤维对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准固态电解质和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它们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材料准固态电解质,通过配方设计,在不影响其光学透光率以及电导率的情况下,电解质膜的机械强度同步得到显著提升。
[0007]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对玻璃纤维进行酸化和硅烷偶联剂处理,提高其表面活性,选用室温下低粘度的树脂作为粘结剂,增加粘结剂与玻璃纤维之间的界面浸润亲和度,提高界面的粘接力,同时粘结剂树脂又会附着到聚合物PVDF

HFP的骨架上,这样不同界面之间可以进行应力的传递,玻璃纤维可以有效的进行应力的分散,宏观上可以增加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抗拉强度。玻璃纤维的混入不会影响聚合物电解质的透光度,因此粘结剂树脂的选用也要保证对聚合物电解质的透光度影响不大,同时还需兼顾复合材料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以保证能够用到电致变色器件上。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准固态电解质,包括如下按重量比重计算的组分:
[0009][0010]进一步的,上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聚偏氟乙烯

六氟丙烯共聚物,其分子量为40

50万,其中六氟丙烯与聚偏氟乙烯的单体含量比为7:3。
[0011]进一步的,上述环氧树脂为缩水甘油醚型树脂;所述固化剂为环氧树脂固化剂,所述环氧树脂固化剂为低温固化剂、室温固化剂以及中温固化剂中的一种;所述有机和/或无机离子盐为离子液体和/或无机电解质盐;所述无机物纤维为玻璃纤维,单丝直径6

17μm,长径比为13:1。
[0012]进一步的,上述缩水甘油醚型树脂选自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环氧化线性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缩水甘油醚型树脂的粘度范围为6

40Pa.S,环氧值范围为160

210g/mol。
[0013]进一步的,上述缩水甘油醚型树脂选自E

55、E

51、E

44、双酚F型环氧树脂、环氧化线性酚醛树脂、1,1,2,2

四(对羟基苯基)乙烷四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和四氢化邻二甲酸双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0014]进一步的,上述固化剂选自聚硫醇型、多异氰酸酯型、脂肪族多胺、脂环族多胺、叔胺中的一种。固化温度范围为0

100℃。
[0015]进一步的,上述固化剂选自乙二胺、己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二乙氨基丙
胺和T

31改性胺中的一种。
[0016]进一步的,上述无机电解质盐在离子液体中的摩尔浓度范围为0.1

1.2mol/l。离子液体选自1

乙基
‑3‑
甲基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EMIM][TFSI])、1

丁基
‑3‑
甲基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BMIM][TFSI])、1

丁基
‑1‑
甲基吡咯烷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Py14][TFSI])、1

乙基
‑3‑
甲基四氟硼酸盐([EMIM][BF4])以及1

丁基
‑3‑
甲基四氟硼酸盐([BMIM][BF4])中的一种。无机电解质盐选自为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和高氯酸锂中的一种。
[0017]另一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复合材料准固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准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重量比重计算的组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准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聚偏氟乙烯

六氟丙烯共聚物,其分子量为40

50万,其中偏氟乙烯与六氟丙烯的单体含量比为7:3;所述环氧树脂为缩水甘油醚型树脂;所述固化剂为环氧树脂固化剂,所述环氧树脂固化剂为低温固化剂、室温固化剂和中温固化剂中的一种;所述有机和/或无机离子盐为离子液体和/或无机电解质盐;所述无机物纤维为玻璃纤维,无机纤维的单丝直径为6

17μm,长径比为1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准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缩水甘油醚型树脂选自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环氧化线性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缩水甘油醚型树脂的粘度范围为6

40Pa.S,环氧值范围为160

210g/mol。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准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缩水甘油醚型树脂选自E

55、E

51、E

44、双酚F型环氧树脂、环氧化线性酚醛树脂、1,1,2,2

四(对羟基苯基)乙烷四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和四氢化邻二甲酸双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准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选自聚硫醇型、多异氰酸酯型、脂肪族多胺、脂环族多胺、叔胺中的一种,固化剂的固化温度范围为0

10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材料准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选自乙二胺、己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二乙氨基丙胺和T

31改性胺中的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准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电解质盐在离子液体中的摩尔浓度范围为0.1

1.2mol/l;所述离子液体为1

乙基
‑3‑
甲基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1

丁基
‑3‑
甲基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1

丁基
‑1‑
甲基吡咯烷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1

乙基
‑3‑
甲基四氟硼酸盐和1

丁基
‑3‑
甲基四氟硼酸盐中的一种;所述无机电解质盐为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和高氯酸锂中的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复合材料准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益杰邢国强张世国王义张妍崔光振甘沅丰刘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六九零一部队二五分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