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德喜专利>正文

一种古法丝绸织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074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法织造丝绸的工艺,包括依次进行脱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法丝绸织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丝绸织造
,具体地设计一种古法丝绸织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丝绸,一种纺织品,用蚕丝或合成纤维、人造纤维、短丝等织成;用蚕丝或人造丝纯织或交织而成的织品的总称。在古代,丝绸是以桑蚕丝为主,包括少量的柞蚕丝和木薯蚕丝织造的纺织品。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由于纺织品原料的丰富发展,经线采用了人造或天然长丝纤维织造的纺织品,广义也可以称之为丝绸,而纯桑蚕丝所织造的丝绸,又特别称为“真丝绸”。
[0003]从织造工艺上来说,分为古法织造工艺和现代织造工艺,现代织造工艺适应现代机械科技的发展,提高了织造的效率,省去了古法工艺中的一些织造步骤,比如穿综、穿筘等,但是依旧能够完成经纬线的交错织成丝绸。但是,现代织造工艺虽然在效率上提高,但是其精致程度远远无法比拟古法织造工艺。甚至有一些织物也无法在现代织机上完成,依旧需要手工通过古法织造工艺完成,比如缂丝、云锦等。
[0004]因此优化古法丝绸织造工艺对延续传统织造的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丝绸自身的特殊性,古法丝绸在生产过程中,经纬线之间抱合能力差,为使成品能够具有平整、光滑的表面就需要将丝线拉紧,因此对织造的人工编制的技艺要求就特别高,织造的速度也特别慢,影响丝绸加工的速率。因此增加经纬线的抱合能力一方面能够提高丝绸成品的品质,使丝线之间更加紧密,另一方面能够加快人工织造速度,提高效率。
[0005]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除胶工艺来提高抱合能力。蚕丝由丝素和丝胶构成,丝胶占茧丝含量的20%~30%,丝素占茧丝含量的70%~80%,丝素为纤蛋白(silk

fibroin)不易溶于水,丝胶为球蛋白易溶于水,对丝素起保护和胶粘作用,可顺利进行缫丝。现有技术中脱除丝胶一般采用热水或碱水直接浸泡,利用其良好的水溶性来直接脱除保留丝素,不伤害丝线,且使丝线相对容易着色。直接热水脱胶往往脱胶不完全,是丝绸产品染色出现不均匀等情况。碱水脱胶效果好,但是易发生丝线干涩,如果不加以后处理,织造的成品易皱、丝线易断且无光泽,严重影响丝绸产品的使用。因此现有技术会通过增加精炼剂来帮助脱胶,丝绸精练剂是帮助顺利脱胶,保证织物具有良好手感、白度等,但是无法改善丝绸成品易皱、无光泽的问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2941937A提供了一种古法丝绸工艺,通过增加阳离子固色剂对丝织物进行固色处理,避免出现褪色、重叠色等情况,并让丝绸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但是该方法对丝绸产品进行肥皂和纯碱加热来软化丝胶来去除色素、脂、蜡等杂质,织造成品易皱,光泽性差,且织造过程依旧存在生丝之间抱合能力差,编制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古法丝绸织造工艺,能够对丝绸进行固色、修护处理,提高丝线之间的抱合能力,并保持丝线的韧性,从而提高织造的效率,解决丝绸成品易皱难打理的问题,使其更加柔软顺滑有光泽。
[0007]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依次进行脱胶

染色

固色

修护

织造工艺;其中,所述脱胶工艺包括先沸水浴再酸性水浴脱胶得到丝素纤维;所述染色工艺包括采用活性染料进行染色;所述固色工艺包括采用固色剂在对染色的丝素纤维进行固色处理;所述修护工艺包括使用修护剂对固色处理后的丝素纤维进行润滑处理。
[0008]进一步地,所述脱胶工艺包括将生丝浸入沸水中,煮沸3~4h,恒温静置30~60min;再将生丝去除放入pH为5~6的恒温水浴中,静置30~90min,取出并用水清洗,得到丝素纤维,即脱胶蚕丝。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色剂为无醛固色剂KS。
[0010]进一步地,所述修护剂为羟乙基纤维素和三乙醇胺混合物;
[0011]进一步地,羟乙基纤维素和三乙醇胺的质量比为1:1~2.5;
[0012]进一步地,所述修护剂添加量与所述固色剂的添加量的质量比为1:1。
[0013]进一步地,具体步骤包括:
[0014](1)干燥:将鲜茧干燥呈半干茧在烘干呈干茧;
[0015](2)缫丝:对烘干后的蚕茧进行煮茧处理,煮茧完成后,通过缫丝机对煮茧后的蚕茧中的蚕丝进行抽出,并将多根蚕丝合并成为生丝;
[0016](3)脱胶:将步骤(2)得到的浸入沸水中,煮沸3~4h,恒温静置30~60min;再将生丝去除放入pH为5~6的恒温水浴中,静置30~90min,取出并用水清洗,得到丝素纤维,即脱胶蚕丝;
[0017](4)染色、固色:对步骤(3)得到的脱胶蚕丝进行染色,染后通过固色剂进行处理;
[0018](5)修护:采用修护剂将步骤(4)染色后的脱胶蚕丝进行润滑处理;
[0019](6)织造:将步骤(5)润滑处理后的脱胶蚕丝进行并丝和捻丝,并编制加工成为经线和纬线,然后对并丝和捻丝后的蚕丝进行整经和卷纬,并使经线和纬线交织形成丝织物;
[0020](7)印花:将经步骤(6)染色后的丝织物进行印花处理,并对印花后的丝织品通过化学药剂进行整理,整理完成后形成丝绸。
[0021]其中,步骤(1)干燥包括先将鲜茧90~100℃的高温干燥至水分50~70%的半干茧;半干茧储存3~4天后,再次80~90℃温度烘干成干茧。
[0022]步骤(5)所述修护剂为羟乙基纤维素和三乙醇胺按照1:1~2.5进行混合后加入水中形成修护液,添加量与固色剂的添加量为1:1,将染色、固色后的脱胶蚕丝浸泡在所述修护液中30~60min。
[0023]蚕茧干燥的目的是防止蚕茧贮存期间活蛹化蛾,蚕体遗留的寄生蝇卵出蛆和蛹体腐烂而损坏茧层,同时还使茧层经过热处理后适当改变外层丝胶的易溶性质,增强煮茧抵抗能力,保护茧的解舒,有利于缫丝和贮藏。在蚕茧干燥过程中,应根据蚕茧的特性,采用合理的温度、湿度和风速,避免丝胶的过度变性,达到适干均匀,保全茧质。
[0024]丝胶包裹和渗入两根丝素就构成了一根蚕丝,丝胶(球蛋白globulin)与丝素(纤蛋白silk

fibroin)均属蛋白,但两者结构与氨基酸成份存有差异。丝素蛋白是蚕丝中主要的组成部分,约占质量的70~73%,丝胶约占23~25%,还有5%左右的其它介质,包括色素、有机脂类等。丝胶是水溶性较好的球状蛋白质,将蚕丝溶解于热水中脱胶精练,就是利用了丝胶的这一个特性。由于丝胶和丝素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丝素为纤蛋白(silk

fibroin),不易溶于水,丝胶为球蛋白易溶于水,所以桑蚕所吐的丝全长可达800

1200米。
丝素约含97%的纯蛋白质,由18种氨基酸组成,其中主要含量最高8种是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蚕丝整体有属于多孔纤维,微粒子在显微镜下的结构类似活性炭分子筛结构,丝肽构像为反平行

折叠结构。脱胶前的生丝固着在主体纤维(丝素)外层均匀分布丝胶,丝胶属于球状无定型结构,本身强度很低,即生丝的强度取决于丝素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法丝绸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脱胶

染色

固色

修护

织造工艺;其中,所述脱胶工艺包括先沸水浴再酸性水浴脱胶得到丝素纤维;所述染色工艺包括采用活性染料进行染色;所述固色工艺包括采用固色剂在对染色的丝素纤维进行固色处理;所述修护工艺包括使用修护剂对固色处理后的丝素纤维进行润滑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法丝绸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胶工艺包括将生丝浸入沸水中,煮沸3~4h,恒温静置30~60min;再将生丝去除放入pH为5~6的恒温水浴中,静置30~90min,取出并用水清洗,得到丝素纤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法丝绸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色剂为无醛固色剂KS。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法丝绸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护剂为羟乙基纤维素和三乙醇胺混合物,羟乙基纤维素和三乙醇胺的质量比为1:1~2.5。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古法丝绸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护剂添加量与所述固色剂的添加量的质量比为1: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法丝绸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为活性染料。7.如权利要求1

6任一所述的古法丝绸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1)干燥:将鲜茧干燥成半干茧,再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喜徐劲
申请(专利权)人:李德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