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质建筑主体材料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074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质建筑主体材料预处理装置,涉及建材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传动机构、机架、处理结构和封闭机构,其中传动机构固定连接在机架的内侧,传动机构的上方与处理结构活动连接,处理结构包括储放管、放料槽、通槽和储液槽,放料槽的下方与储放管互通,储放管之间通过通槽互通,储放管的下方与储液槽互通,处理结构的上方设置有封闭机构,封闭机构的下方与机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传动机构、机架、处理结构和封闭机构,解决了现有木质建筑主体材料预处理装置自动化程度低和药物浪费的问题。程度低和药物浪费的问题。程度低和药物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质建筑主体材料预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材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木质建筑主体材料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保管完善的木质建筑主体材料应该没有虫害、菌腐,以及未因干燥应力变形而发生的严重开裂。所以,木质建筑主体材料正式应用前需要对木质建筑主体材料进行预处理,对提高木材使用时间和提高木材的品质将更有好处,而现有的木质建筑主体材料的预处理就需要用到预处理装置,但现有的预处理装置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1、现有的预处理装置在实际使用时自动化程度较低,一般的预处理都是单独的运行工序,而每个工序的基本都需要人力去完成,这样的工作模式下,不仅比较耗费时间,而且还会增加工作量,降低生产的效率;
[0004]2、现有的预处理装置在对木质建筑主体材料进行处理时,由于木质建筑主体材料中的各种有害菌类的生长,除需要氧气、温湿度外,也需要食物(木材本身);因此,在对木质建筑主体材料进行预处理时,就会在木质建筑主体材料表面用剧毒化学溶剂(喷洒、注入、浸泡),即可抑制变色菌和腐朽菌的滋生,但是现有的预处理装置对木质建筑主体材料进行喷洒时,会造成较多的药物流失,药物污染,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0005]因此,现有的木质建筑主体材料预处理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质建筑主体材料预处理装置,通过传动机构、机架、处理结构和封闭机构,解决了现有木质建筑主体材料预处理装置自动化程度低和药物浪费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技术为一种木质建筑主体材料预处理装置,包括传动机构、机架、处理结构和封闭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固定连接在机架的内侧,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动机、滚轮、链带、传动轴、履带、驱动辊、从动滚轴和换向辊,所述电动机的一端与滚轮固定连接,所述滚轮的侧面与链带传动连接,所述链带活动连接在传动轴的侧面,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在驱动辊的内部,所述驱动辊的侧面与履带传动连接,履带内部的所述驱动辊的一侧设置有从动滚轴,所述从动滚轴的侧面与履带传动连接,所述履带的内部另一端与换向辊传动连接,电动机起到对滚轮的带动作用,配合链带对传动轴的转动牵引可以为传送带提供运行的动力,保证处理结构输送工作的正常运行,履带用来对面包进和夹板行支撑,驱动辊的一端连接着传动轴,起到对履带的支撑和牵引的作用,从动滚轴起到中间位置的支撑和传动作用,防止履带中间下坠和受力过大,换向辊起到对履带另一端的支撑的作用,并且是履带方向转换的过渡点,所述传动机构的上方与处理结构活动连接,所述处理结构包括储放管、放料
槽、通槽和储液槽,所述放料槽的下方与储放管互通,所述储放管之间通过通槽互通,所述储放管的下方与储液槽互通,所述处理结构的上方设置有封闭机构,所述封闭机构的下方与机架固定连接,储放管是木质建筑主体材料的放置管道,用来为木质建筑主体材料提供药浴的管道,保证木质建筑主体材料表面覆盖的充分,放料槽是输液管联通的管道,用来为化学溶液提供输入端口,通槽是储放管之间联通的凹槽,用来循环利用化学溶液,保证化学溶液的有效利用率,储液槽是化学溶液存放的凹槽,设置在处理机构的底部,用来为化学溶液提供存放的场所,防止化学溶液的流失和浪费。
[0009]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包括固定板、支脚、固定架和支撑板,所述固定板的下方与支脚固定连接,所述支脚的内侧与固定架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侧面与支脚固定连接,固定板起到对整体结构的固定和支撑的作用,保证木质建筑主体材料输送时运行的稳定,支脚起到对整体结构的支撑作用,固定架用来对支脚进行位置固定,加固支脚的支撑稳定性,支撑板用来固定支撑电动机。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处理结构还包括凸台,所述凸台的上表面设置有放料槽,所述储放管设置在凸台的内部并贯通凸台,所述储液槽设置在凸台的内部,通过凸台的上表面设置有放料槽的方式,用来为化学溶液提供输入端口,通过储放管设置在凸台的内部并贯通凸台的方式,用来为木质建筑主体材料提供药浴的管道,通过储液槽设置在凸台的内部的方式,用来为化学溶液提供存放的场所,防止化学溶液的流失和浪费。
[0011]进一步地,所述封闭机构包括封盖、固定筒、封板、固定法兰、推进器和输液管,所述封盖的上表面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部与推进器活动连接,所述推进器通过固定法兰与固定筒固定连接,所述推进器的一端贯穿通过固定筒与封板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筒的一侧设置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下方与封盖固定连接并贯穿通过封盖,封盖为开口向下的凹槽结构,两端开放,开放的两端的内侧设置有封板抬升槽,抬升槽的内部与封板滑动连接,用来为封板提供滑动的滑槽,封板的上方与推进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推进器的下方通过固定法兰固定在固定筒的上方,固定筒的内部设置有机轴半径大小的通孔,用于封板与机轴的连接,固定筒的一侧设置有输液管,输液管的下方贯穿通过封盖与下方的放料槽对应,用于化学溶液的输入。
[0012]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中的从动滚轴固定连接在机架中的固定板的内侧,所述传动机构中的固定板的上方与处理结构中的凸台活动连接,所述处理结构中的凸台的上方设置有封闭机构,所述封闭机构中的封盖的下方与机架中的固定板固定连接,通过从动滚轴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内侧的方式,用来保证木质建筑主体材料输送时运行的稳定,通过固定板的上方与凸台活动连接的方式,用来实现处理结构的自动化输送,通过凸台的上方设置有封闭机构,起到对处理结构封闭隔离的作用,通过封盖的下方与固定板固定连接的方式,用来实现封闭机构的固定。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传动机构,解决了现有木质建筑主体材料预处理装置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传动机构包括电动机、滚轮、链带、传动轴、履带、驱动辊、从动滚轴和换向辊,其中电动机起到对滚轮的带动作用,配合链带对传动轴的转动牵引可以为传送带提供运行的动力,保证处理结构输送工作的正常运行,履带用来对面包进和夹板行支撑,驱动辊的一端连接着传动轴,起到对履带的支撑和牵引的作用,从动滚轴起到中间位置的支撑和
传动作用,防止履带中间下坠和受力过大,换向辊起到对履带另一端的支撑的作用,并且是履带方向转换的过渡点,通过电动机、滚轮、链带、传动轴、履带、驱动辊、从动滚轴和换向辊,可以大大提升装置的自动化性能,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的效率。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处理结构,解决了现有木质建筑主体材料预处理装置药物浪费的问题,处理结构包括储放管、放料槽、通槽和储液槽,其中储放管是木质建筑主体材料的放置管道,用来为木质建筑主体材料提供药浴的管道,保证木质建筑主体材料表面覆盖的充分,放料槽是输液管联通的管道,用来为化学溶液提供输入端口,通槽是储放管之间联通的凹槽,用来循环利用化学溶液,保证化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质建筑主体材料预处理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机架(2)、处理结构(3)和封闭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1)固定连接在机架(2)的内侧,所述传动机构(1)包括电动机(101)、滚轮(102)、链带(103)、传动轴(104)、履带(105)、驱动辊(106)、从动滚轴(107)和换向辊(108),所述电动机(101)的一端与滚轮(102)固定连接,所述滚轮(102)的侧面与链带(103)传动连接,所述链带(103)活动连接在传动轴(104)的侧面,所述传动轴(104)固定连接在驱动辊(106)的内部,所述驱动辊(106)的侧面与履带(105)传动连接,履带(105)内部的所述驱动辊(106)的一侧设置有从动滚轴(107),所述从动滚轴(107)的侧面与履带(105)传动连接,所述履带(105)的内部另一端与换向辊(108)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1)的上方与处理结构(3)活动连接,所述处理结构(3)包括储放管(302)、放料槽(303)、通槽(304)和储液槽(305),所述放料槽(303)的下方与储放管(302)互通,所述储放管(302)之间通过通槽(304)互通,所述储放管(302)的下方与储液槽(305)互通,所述处理结构(3)的上方设置有封闭机构(4),所述封闭机构(4)的下方与机架(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质建筑主体材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包括固定板(201)、支脚(202)、固定架(203)和支撑板(204),所述固定板(201)的下方与支脚(202)固定连接,所述支脚(202)的内侧与固定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秋果刘阁刘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建工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