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亮度色温对应调节的灯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054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7
本申请涉及一种亮度色温对应调节的灯条,属于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其包括灯体和发光模块,发光模块固定于灯体上,发光模块与输出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的调光器电性连接,发光模块包括用于发出不同色温的高色温发光单元和低色温发光单元,发光模块电性连接有开关控制单元,开关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调光器,开关控制单元主要由三极管电路组成,用于调节高色温发光单元和低色温发光单元形成的混合光的亮度与色温。本申请具有降低开关控制电路体积的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亮度色温对应调节的灯条


[0001]本申请涉及照明灯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亮度色温对应调节的灯条。

技术介绍

[0002]色温是表示光线中包含颜色成分的一个计量单位,色温与亮度配合能够产生不同的环境氛围,在高色温光源照射下,给人们有一种阴冷的气氛;在低色温光源照射下,会给人们有一种温暖感觉。通过对不同色温与亮度的调节,能够获得不同的环境氛围,对环境中的人们产生不同的影响。调节场景内不同时段灯具的色温与亮度,能够使灯具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0003]目前现有灯具对色温与温度的调节主要是采用调光器产生对应的PWM(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对应的PWM控制信号输入到灯具中内置的MCU(微控制单元),MCU(微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控制高色温LED灯(发光二极管)或者低色温LED灯的开关时间占空比,从而实现调节灯具的色温和亮度。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的灯具在调节色温与温度时,需要使用MCU作为接收PWM控制信号的开关控制电路;由于灯条尺寸较小,要求灯条中的元器件和电路结构占用体积较小,而现有的MCU开关控制电路设计复杂,在灯条中占用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降低开关控制电路体积,本申请提供一种亮度色温对应调节的灯条。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亮度色温对应调节的灯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亮度色温对应调节的灯条,包括灯体和发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固定于所述灯体上,所述发光模块与输出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的调光器电性连接,所述发光模块包括用于发出不同色温的高色温发光单元和低色温发光单元,所述发光模块电性连接有开关控制单元,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调光器,所述开关控制单元主要由三极管电路组成,用于调节所述高色温发光单元和所述低色温发光单元形成的混合光的亮度与色温。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发出不同色温的高色温发光单元和低色温发光单元的设置,能够将高色温发光单元发出的高色温光线与低色温发光单元发出的低色温光线混合,通过调节混合光的高色温光线与低色温光线比例,实现对混合光线亮度与色温的调节。通过对开关控制单元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混合光线的亮度与色温进行调节,通过采用三极管电路组成开关控制单元,既能够实现对亮度与色温的调节,还能简化了电路结构,使元器件和电路结构在灯条中占用体积变小,能够便于灯条弯折,也降低了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
[0008]可选的,所述低色温发光单元电性连接于调光器,其亮度根据调光器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呈线性变化;所述高色温发光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在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较低时,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能延迟所述高色温发光单元的导通,从而减少其导通时间,使得单一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能够对混合光的亮度与色温进
行调节。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高色温发光单元与低色温发光单元在电路中的连接,使低色温发光单元的亮度与色温呈线性变化,高色温发光单元的亮度与色温由开关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且在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较低时,开关控制单元减少高色温发光单元的导通时间,使高色温光线与低色温光线的混合比例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单一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对混合光线亮度与色温的调节。
[0010]可选的,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包括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1和所述三极管Q2均采用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电性连接于调光器的正极接口,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电性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性连接于调光器的负极接口;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性连接于所述高色温发光单元,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电性连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极管Q2的基极接收调光器输出的PWM控制信号,控制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从而实现控制低色温发光单元的导通。开关控制单元主要由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组成,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封装在灯条上所占用的体积远小于MCU作为开关控制电路所占用的体积,即达到了简化电路结构的目的。
[0012]可选的,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有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容C1 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电容C1配合所述三极管Q1起到滤波作用。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容C1配合三极管Q1起到滤波作用,一方面能够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另一方面能够使调光器输出的PWM控制信号形成平滑的PWM波形,在低占空比时能够减少高色温发光单元的导通时间,使高色温发光单元导通时间小于低色温发光单元导通时间,使高色温光线与低色温光线的混合比例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对亮度与色温的对应调节。
[0014]可选的,所述低色温发光单元的供电回路串联有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电阻R1用于增大支路上的整体电阻,所述高色温发光单元的供电回路串联有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用于支路上的电流检测。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阻R1能够增大低色温发光单元上的整体电阻,起到分压限流作用,避免电流过大烧毁低色温发光单元上的LED灯。同理,第二电阻R2能够检测高色温发光单元上的工作电流,反馈控制给三极管Q1,进而控制三级管Q2的基极电流,三极管Q2起到恒流作用,使高色温发光单元上的LED灯可工作在恒流状态。
[0016]可选的,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电性连接有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另一端连接于调光器的正极接口,所述第三电阻R3用于对所述三极管Q2提供偏置电流。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第三电阻R3的设置,在三极管Q2处于放大或饱和状态时,第三电阻R3在三极管Q2的基极支路上起到限流作用,避免因为电流过大而导致烧坏三极管Q2。
[0018]可选的,所述高色温发光单元和所述低色温发光单元均包括多个LED灯,且所述高色温发光单元的LED灯与所述低色温发光单元的LED灯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高色温发光单元的LED灯发出冷白光,所述低色温发光单元的LED灯发出暖白光。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色温发光单元的LED灯与低色温发光单元的LED灯一一对应设置,便于高色温光线与低色温光线混合;由于冷白光的色温大于暖白光的色温,而本
申请主要的运用场景是用于照明,通过形成不同色温的白色混合光,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以及应用场景中的不同时间段,能够提高场景内用户的舒适性。
[0020]可选的,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分别控制所述高色温发光单元与所述低色温发光单元的供电回路,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包括两个三极管电路,两个所述三极管电路分别控制所述高色温发光单元与所述低色温发光单元的导通。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关控制单元分别控制高色温发光单元与低色温发光单元的供电回路,作为另外一种控制方式,同样能够实现单一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对混合光线亮度与色温的调节,并且没有使电路结构变得复杂,依然能使元器件和电路结构在灯条中占用体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亮度色温对应调节的灯条,包括灯体(1)和发光模块(2),所述发光模块(2)固定于所述灯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2)与输出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的调光器(3)电性连接,所述发光模块(2)包括用于发出不同色温的低色温发光单元(21)和高色温发光单元(22),所述发光模块(2)电性连接有开关控制单元(4),所述开关控制单元(4)电性连接于调光器(3),所述开关控制单元(4)主要由三极管电路组成,用于调节所述低色温发光单元(21)和所述高色温发光单元(22)形成的混合光的亮度与色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亮度色温对应调节的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色温发光单元(21)电性连接于调光器(3),其亮度根据调光器(3)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呈线性变化;所述高色温发光单元(22)电性连接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4),在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较低时,所述开关控制单元(4)能减少所述高色温发光单元(22)的导通时间,使得单一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能够对混合光的亮度与色温进行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亮度色温对应调节的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4)包括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1和所述三极管Q2均采用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电性连接于调光器(3)的正极接口,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电性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性连接于调光器(3)的负极接口;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性连接于所述高色温发光单元(22),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电性连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亮度色温对应调节的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有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容C1 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电容C1配合所述三极管Q1起到滤波作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亮度色温对应调节的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乐的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