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秸秆降解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051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秸秆降解处理设备,包含机箱、设置在机箱内的降解仓、用于对降解仓内秸秆和降解菌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用于调节降解仓内温湿度的温湿自动调节系统;所述温湿自动调节系统包括加热机构、喷淋机构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降解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排气口,底部设置有出料门;所述机箱的顶部设置有打开和关闭进料口的移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温湿自动调节系统能调节降解仓内的温湿度,给降解菌提供高效的活动环境,使降解菌可以最大限度的降解秸秆,提高降解效率,且通过搅拌机构够使秸秆和降解菌充分接触,使微生物对秸秆进行有效的分解和发酵,进而化为可供使用的有机肥。机肥。机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秸秆降解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秸秆处理
,特指一种农业秸秆降解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秸秆中存有农作物光合作用一半以上的产物,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
[0003]目前关于农业秸秆的处理,多以焚烧、填埋为主,不仅带来了很多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消耗大量人力;虽然市场也出现了将秸秆制备有机肥的装置,如现有技术202022817774.7公开的一种利用菌渣秸秆快速制备有机肥的装置,但工作时存在以下问题:1、仅设置有对主体内部进行加热的加热棒以及对主体内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仪,无法调节温湿度达到一个适合“降解菌”所需的理想条件,导致降解效率低下;2、由于搅拌杆呈长条状,导致搅拌范围有限,无法对菌渣秸秆充分搅拌;3、加热棒设置在搅拌杆内,由于搅拌杆搅拌范围有限,导致加热不均匀,降低了降解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农业秸秆降解处理设备。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业秸秆降解处理设备,包含机箱、设置在机箱内且截面呈U形的降解仓、用于对降解仓内秸秆和降解菌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用于调节降解仓内温湿度的温湿自动调节系统、用于分别控制搅拌机构和温湿自动调节系统运行的控制系统;
[0006]所述温湿自动调节系统包括加热机构、喷淋机构和温湿度传感器;
[0007]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置在机箱内的加热箱、设置在加热箱上且与外界相通的进气孔、设置在加热箱内用于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管、设置在机箱内用于将加热箱内空气送入降解仓内的风机、设置在降解仓外表面的保温层;
[0008]所述喷淋机构包括设置在机箱内的水箱、多个设置在降解仓内的喷淋头、设置在机箱内用于连接水箱给多个喷淋头供水的水泵;
[0009]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降解仓内,分别用于检测降解仓内的温湿度;
[0010]所述降解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排气口,底部设置有出料门;
[0011]所述机箱的顶部设置有打开和关闭进料口的移门机构;
[0012]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机箱外的操作屏、设置在机箱内的控制箱。
[0013]优选的,所述保温层内至少设置有一个保温区域;所述保温区域内设置有多条平行放置且使保温区域呈S形分布的隔板;所述机箱内设置有用于将加热箱内空气吸入保温区域内并又送回加热箱内的引风机。
[0014]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降解仓内且与降解仓半圆形底部位于同一
轴线的转轴、套设在转轴上呈螺旋状的搅拌片、多根设置在转轴上用于支撑搅拌片的支撑轴、设置在搅拌仓外且通过链传动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所述搅拌片的大径略小于搅拌仓半圆形底部直径。
[0015]优选的,所述搅拌片设置有两个,且旋转相反。
[0016]优选的,所述降解仓上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由防爆玻璃制成,且背面设置有刮板。
[0017]优选的,所述移门机构设置在机箱上且分别位于进料口两侧的滑道、分别滑动设置在滑道内的平移门、设置在机箱上用于驱动平移门打开和关闭进料口的直线电缸。
[0018]优选的,所述出料门的下端与降解仓铰接,上端设置有打开和关闭出料门的快速夹具。
[0019]优选的,所述排气口内设置有塞网。
[0020]优选的,所述机箱上设置有将粉碎后的秸秆倒入降解仓内的提升机;所述述机箱顶部设置有位于进料口上方的料斗。
[0021]优选的,所述机箱外设置有用于粉碎秸秆并自动喷洒进降解仓内的粉碎机。
[002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23]1、本专利技术通过温湿自动调节系统能调节降解仓内的温湿度,给降解菌提供高效的活动环境,使降解菌可以最大限度的降解秸秆,提高降解效率,且通过搅拌机构够使秸秆和降解菌充分接触,使微生物对秸秆进行有效的分解和发酵,进而化为可供使用的有机肥;
[0024]2、本专利技术通过引风机将加热箱内空气吸入保温区域内并又送回加热箱内,可实现循环加热,能有效对降解仓进行保温加热;
[0025]3、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利用提升机将已经粉碎的秸秆投入到降解仓内,且能通过粉碎机直接粉碎秸秆并自动喷洒进降解仓内,减少人力的消耗。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7]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农业秸秆降解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去除机箱后的左端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3为图2的右视图;
[0030]附图4为图2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0031]附图5为图2宽度方向的剖视图;
[0032]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移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4]其中:1、机箱;11、移门机构;111、滑道;112、平移门;113、直线电缸;2、降解仓;21、进料口;22、排气口;23、出料门;24、观察口;25、快速夹具;26、塞网;3、搅拌机构;31、转轴;32、搅拌片;33、支撑轴;34、链传动;35、电机;4、温湿自动调节系统;41、加热箱;42、进气孔;43、加热管;44、风机;45、保温层;451、保温区域;452、隔板;46、水箱;47、水泵;48、喷淋头;49、引风机;5、操作屏;6、控制箱;7、提升机;71、料斗;8、粉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6]附图1

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农业秸秆降解处理设备,包含机箱1、设置在机箱1内且截面呈U形的降解仓2、用于对降解仓2内秸秆和降解菌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3、用于调节降解仓2内温湿度的温湿自动调节系统4、用于分别控制搅拌机构3和温湿自动调节系统4运行的控制系统;所述温湿自动调节系统4包括加热机构、喷淋机构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置在机箱1内的加热箱41、设置在加热箱41上且与外界相通的进气孔42、设置在加热箱41内用于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管43、设置在机箱1内用于将加热箱41内空气送入降解仓2内的风机44、设置在降解仓2外表面的保温层45;所述喷淋机构包括设置在机箱1内的水箱46、多个设置在降解仓2内的喷淋头48、设置在机箱1内用于连接水箱46给多个喷淋头48供水的水泵47;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降解仓2内,分别用于检测降解仓2内的温湿度,再由控制系统对加热机构和喷淋机构进行调控,以达到设定的合适温湿度;所述降解仓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21和排气口22,底部设置有出料门23;所述机箱1的顶部设置有打开和关闭进料口21的移门机构11;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机箱1外的操作屏5、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秸秆降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机箱、设置在机箱内且截面呈U形的降解仓、用于对降解仓内秸秆和降解菌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用于调节降解仓内温湿度的温湿自动调节系统、用于分别控制搅拌机构和温湿自动调节系统运行的控制系统;所述温湿自动调节系统包括加热机构、喷淋机构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置在机箱内的加热箱、设置在加热箱上且与外界相通的进气孔、设置在加热箱内用于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管、设置在机箱内用于将加热箱内空气送入降解仓内的风机、设置在降解仓外表面的保温层;所述喷淋机构包括设置在机箱内的水箱、多个设置在降解仓内的喷淋头、设置在机箱内用于连接水箱给多个喷淋头供水的水泵;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降解仓内,分别用于检测降解仓内的温湿度;所述降解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排气口,底部设置有出料门;所述机箱的顶部设置有打开和关闭进料口的移门机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机箱外的操作屏、设置在机箱内的控制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秸秆降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内至少设置有一个保温区域;所述保温区域内设置有多条平行放置且使保温区域呈S形分布的隔板;所述机箱内设置有用于将加热箱内空气吸入保温区域内并又送回加热箱内的引风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农业秸秆降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玖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