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干燥工艺及其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0410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银耳干燥工艺及其干燥装置,在干燥房中的烘干层架上设置称重装置,称重装置上放置盛放银耳的物料盘,设置可从上、下、左、右方向吹向烘干层架的热风装置,热风装置的温度、风向以及风量可调;利用称重装置实时测得的重量计算银耳的含水率,根据银耳的含水率与控制拐点值比较结果选择不同的烘干控制模式,控制热风装置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干燥,当银耳含水率达到设定值后,自动停止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含水率作为干燥进程中的控制拐点值,比传统的采用定时烘干更加精确,做到均匀度相对一致,烘干效果更好,而且能够在含水率达到要求后,装置自动结束干燥过程,能够节省干燥时间,避免长时间干燥,能够降低能耗。耗。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银耳干燥工艺及其干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产品干燥
,尤其涉及一种银耳干燥工艺及其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农产品热风干燥技术是目前农产品干燥的一个主要手段,是在干燥室(干燥箱)内吹入热风,利用对流方式与农产品进行湿热交换,从而达到农产品干燥的方法。
[0003]目前市场银耳干燥工艺的热风对流方式基本上采用下进上出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干燥时,会出现干燥过程中银耳上、下部分含水率相差较大情况,烘干过程中需要人工翻转银耳或者延长干燥时间,需要增加人工成本或导致干燥过度,并且导致干燥能源费用增加。
[0004]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中,专利申请号为CN200910266293.7、专利名称为银耳烘干工艺及其烘干装置,提出了履带式输送干燥装置和干燥工艺;专利申请号为CN201110361017.6、专利名称为银耳直流换向烘干方法及其装置等文献中,提出了采用定时变换风向等干燥技术。前者公开的干燥装置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后者提出采用定时切换风向,其量化度不够,特别是不同季节、不同批次(如清洗浸泡时间差异)等对应的鲜银耳含水量都不一样,采用定时控制不够精确;而且采用固定不变的侧面吹风干燥,干燥过程风量无法调节,容易导致银耳在烘干过程出现变形严重现象,导致银耳品品相等级不好,影响销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耳干燥工艺及其干燥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干燥工艺及装置,通过设置称重装置监测干燥过程含水率及其变化,并根据含水率及其变化比较结果调整干燥温度、干燥风向以及风量组合,风向可上、下、左、右不同组合调节控制,能够实现均匀稳定干燥,产品烘干后品相好,烘干高效节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银耳干燥工艺,在干燥房中的烘干层架上设置称重装置,称重装置上放置盛放银耳的物料盘,干燥房中配有可从上、下、左、右方向吹向烘干层架的热风装置,热风装置的温度、风向以及风量可调;利用称重装置实时测得的重量计算银耳的含水率,根据银耳的含水率及设置的控制拐点值调节控制热风装置的温度、风向及风量,当银耳含水率达到设定值后,自动停止干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银耳干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9]S1、银耳清洗、浸泡、沥干后装入物料盘,物料盘再置于干燥房中的烘干层架上,其中一个物料盘置于烘干层架上的称重装置上;
[0010]S2、控制装置通电,在输入界面设置用于控制银耳干燥进程的控制拐点值,在干燥过程中,利用称重装置测量银耳的实时重量,根据测量的重量计算银耳的含水率及其变化趋势,控制装置根据实时测得的含水率、变化趋势与干燥进程中的控制拐点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选择不同的烘干控制模式,利用不同的烘干控制模式调节控制热风装置,使热
风装置中的电动百叶窗、电辅热板以及轴流风机按控制程序顺序动作,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干燥;
[0011]S3、当含水率达到要求后,装置自动停止干燥,结束干燥过程。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控制拐点值包括至少三个,每个控制拐点值依据历史烘干数据中银耳含水率统计分析得到,每个控制拐点值能够对应调用多个控制模式,由控制程序根据实时测得的含水率、变化趋势与控制拐点值的比较结果选择其中的控制模式,使热风装置中的电动百叶窗、电辅热板以及轴流风机在多个干燥阶段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干燥,缩短干燥时间。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控制装置控制四组独立的电动百叶窗和轴流风机实现上、下、左、右干燥风向、风量的不同组合,再控制两组电动百叶窗实现向外排湿通道的启闭,以及控制电辅热板的加热功率。
[0014]进一步的,所述称重装置包括一套设于烘干层架四个边角的耐高温高湿的测量传感器;每次称重装置采集数据前轴流风机及电辅热板停止工作15

60秒,采集数据后再恢复原来状态继续运行。
[0015]银耳干燥装置,包括干燥房,干燥房的左侧、右侧、上侧和下侧都设有电动百叶窗、电辅热板和轴流风机,每个电动百叶窗、电辅热板和轴流风机分别与控制装置相连,所述干燥房内设有烘干层架,所述烘干层架上设有一套称重装置,其中一个物料盘置于烘干层架上的称重装置上,干燥房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
[0016]进一步的,所述干燥房的顶部和后侧设有排湿口,排湿口设有电动百叶窗。
[0017]进一步的,所述轴流风机中设有正、反方向可控制的送风装置,轴流风机选用耐高温高湿型。
[0018]进一步的,所述电动百叶窗与步进电机执行机构相连,并连接有启闭限位检测开关,步进电机执行机构和启闭限位检测开关与控制装置相连。
[0019]进一步的,所述电辅热板采用PTC发热材料制成,电辅热板中设有超温保护装置。
[0020]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干燥工艺及干燥装置,通过设置称重装置监测干燥物含水率及其变化,根据实时测得的含水率、变化趋势与干燥进程中的控制拐点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干燥温度、风向以及风量,风向可上、下、左、右不同组合调节,能够实现均匀稳定干燥,产品烘干后品相好,烘干高效节能,非常适合银耳干燥,也适合其他菌类、名贵食材、中药材等干燥使用。
[0022]2、本专利技术在干燥进程中根据不同的待干燥物的特性,依据大量干燥实验数据统计计算干燥进程中含水率与控制拐点值对应关系,通过整个干燥阶段中设置多个干燥控制拐点值,每个控制拐点值能够对应调用多个控制模式,由控制程序根据实时测得的含水率、变化趋势与控制拐点值的比较结果选择其中的控制模式,实现干燥过程多阶段细分控制,每个阶段能够采用相同或不同的干燥温度、风量和风向,比单纯采用定时或固定风向、风量的传统烘干工艺装置具有显著的进步,能够优化干燥过程中产品的形态,确保待干燥物在干燥过程实现很好的定形、定色,避免过多萎缩变形,干燥后的产品品相好,等级高,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0023]3、本专利技术干燥房内的烘干层架中设置至少一套称重装置,利用称重装置实时计算
监测干燥物的含水率及其在时间轴上的变化趋势,利用含水率及其变化作为干燥进程控制输入条件,便于更好的调节控制烘干温度、风向以及风量,比传统的采用定时、定温等烘干模式更加精确,能够做到干燥均匀度相对一致,烘干效果更好,而且能够在含水率达到要求后,装置自动结束干燥过程,能够节省干燥时间,避免长时间干燥,能够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银耳干燥工艺及其干燥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银耳干燥工艺及其干燥装置去除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银耳干燥工艺及其干燥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干燥房;11、排湿口;2、烘干层架;3、称重装置;4、物料盘;5、热风装置;51、电动百叶窗;52、电辅热板;53、轴流风机;6、控制装置;7、温湿度传感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银耳干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干燥房中的烘干层架上设置称重装置,称重装置上放置盛放银耳的物料盘,干燥房中配有可从上、下、左、右方向吹向烘干层架的热风装置,热风装置的温度、风向以及风量可调;利用称重装置实时测得的重量计算银耳的含水率,根据银耳的含水率及设置的控制拐点值调节控制热风装置的温度、风向及风量,当银耳含水率达到设定值后,自动停止干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耳干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银耳清洗、浸泡、沥干后装入物料盘,物料盘再置于干燥房中的烘干层架上,其中一个物料盘置于烘干层架上的称重装置上;S2、控制装置通电,在输入界面设置用于控制银耳干燥进程的控制拐点值,在干燥过程中,利用称重装置测量银耳的实时重量,根据测量的重量计算银耳的含水率及其变化趋势,控制装置根据实时测得的含水率、变化趋势与干燥进程中的控制拐点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选择不同的烘干控制模式,利用不同的烘干控制模式调节控制热风装置,使热风装置中的电动百叶窗、电辅热板以及轴流风机按控制程序顺序动作,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干燥;S3、当含水率达到要求后,装置自动停止干燥,结束干燥过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银耳干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控制拐点值包括至少三个,每个控制拐点值依据历史烘干数据中银耳含水率统计分析得到,每个控制拐点值能够对应调用多个控制模式,由控制程序根据实时测得的含水率、变化趋势与控制拐点值的比较结果选择其中的控制模式,使热风装置中的电动百叶窗、电辅热板以及轴流风机在多个干燥阶段采用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利昭兰仲桐龚译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