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过程防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039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5
道路桥梁施工过程防护设备,包括防护单元;防护单元包括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第一转动球、第一L形杆、第二L形杆、第二转动球、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一安装板;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侧面上均开设第一条形槽;第一转动球设置在第一条形槽槽壁上;第一L形杆设置在第一转动球上;第二L形杆设置在第一转动球上;两组第二转动球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L形杆竖直段的底部和第二L形杆竖直段的顶部;第二连接杆与第二转动球连接;防护单元并列设置多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能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为施工人员提供有效的防护,且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之间可进行折叠,能够有效降低占用空间,便于进行折叠转运。便于进行折叠转运。便于进行折叠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路桥梁施工过程防护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尤其涉及道路桥梁施工过程防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桥梁施工是按照设计内容建造桥梁的过程,主要指桥梁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施工管理、施工质量等内容。桥梁施工过程中为了对施工人员提供保护,需要在桥梁两侧边缘设置防护栏,现有的防护栏为一体化设计,搬运较为麻烦,还有收缩型的防护条,虽然便于收纳转移和铺设,但强度较低,只能起到警示作用,无法对操作人员提供支撑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技术目的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道路桥梁施工过程防护设备,多组防护单元之间首尾连接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能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为施工人员提供有效的防护,且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之间通过第一L形杆和第二转动球的转动即可进行折叠,实现多组防护单元之间的不断折叠,能够有效降低占用空间,便于进行折叠转运。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出了道路桥梁施工过程防护设备,包括防护单元;防护单元包括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第一转动球、第一L形杆、第二L形杆、第二转动球、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一安装板;
[0007]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右侧面上均开设第一条形槽,第一条形槽在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上下端面均形成开口;第一转动球转动设置在第一条形槽槽壁上,第一转动球设置两组;第一L形杆设置在第一防护板上的第一转动球上,第一L形杆的竖直段位于水平段下方;第二L形杆设置在第二防护板上的第一转动球上,第二L形杆的竖直段位于水平段上方;第二转动球设置两组,两组第二转动球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L形杆竖直段的底部和第二L形杆竖直段的顶部;第一连接杆设置在第一防护板左侧面上;第二连接杆设置在第二防护板左侧面上,第二连接杆与第一L形杆底部的第二转动球连接;第一安装板设置在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前侧面上,第一安装板上开设多组竖直的第一安装孔;防护单元并列设置多组,下一组防护单元的第一连接杆与上一组防护单元中第二L形杆上的第二转动球连接;防护单元上设置限制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发生相对转动的第一限位组件,防护单元上设置维持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高度的第二限位组件。
[0008]优选的,第一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杆和滑板;第二防护板上端面开设第二条形槽,第二条形槽靠近第一防护板的槽壁上开设第二限位孔,第一防护板上的第一条形槽槽底开设与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相对;滑板沿第二条形槽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二条形槽槽底;限位杆水平设置在滑板朝向第一防护板的端面上,限位杆穿过第二限位孔并插入第一限位孔内。
[0009]优选的,第二限位组件包括导向环、伸缩杆、支撑环和第二安装板;导向环水平设置在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后侧面上;伸缩杆穿过导向环;支撑环设置在伸缩杆上,支撑环位于导向环下方且与导向环贴合;第二安装板水平设置在伸缩杆底部,第二安装板上开设多组竖直的第二安装孔。
[0010]优选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转动球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0011]优选的,第一L形杆和第二L形杆直径与第一条形槽宽度相等。
[0012]优选的,限位杆为金属杆。
[0013]优选的,第二条形槽内设置有改变滑板与其底部之间摩擦力的摩擦力调整机构。
[0014]优选的,伸缩杆外周壁与导向环内周壁贴合。
[001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多组防护单元之间首尾连接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能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为施工人员提供有效的防护,且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之间通过第一L形杆和第二转动球的转动即可进行折叠,实现多组防护单元之间的不断折叠,能够有效降低占用空间,便于进行折叠转运。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道路桥梁施工过程防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道路桥梁施工过程防护设备中防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道路桥梁施工过程防护设备中防护单元的剖视图。
[0019]附图标记:1、第一防护板;2、第二防护板;3、第一条形槽;4、第一转动球;5、第一L形杆;6、第二L形杆;7、第二转动球;8、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10、第一安装板;11、第一安装孔;12、第二条形槽;13、第一限位孔;14、第二限位孔;15、限位杆;16、滑板;17、导向环;18、伸缩杆;19、支撑环;20、第二安装板;21、第二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1]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道路桥梁施工过程防护设备,包括防护单元;防护单元包括第一防护板1、第二防护板2、第一转动球4、第一L形杆5、第二L形杆6、第二转动球7、第一连接杆8、第二连接杆9和第一安装板10;
[0022]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右侧面上均开设第一条形槽3,第一条形槽3在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上下端面均形成开口;第一转动球4转动设置在第一条形槽3槽壁上,第一转动球4设置两组;第一L形杆5设置在第一防护板1上的第一转动球4上,第一L形杆5的竖直段位于水平段下方;第二L形杆6设置在第二防护板2上的第一转动球4上,第二L形杆6的竖直段位于水平段上方;第二转动球7设置两组,两组第二转动球7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L形杆5竖直段的底部和第二L形杆6竖直段的顶部;第一连接杆8设置在第一防护板1左侧面上;第二连接杆9设置在第二防护板2左侧面上,第二连接杆9与第一L形杆5底部的第二转动球7连接;第一安装板10设置在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前侧面上,第一安装板10上开设
多组竖直的第一安装孔11;防护单元并列设置多组,下一组防护单元的第一连接杆8与上一组防护单元中第二L形杆6上的第二转动球7连接;防护单元上设置限制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发生相对转动的第一限位组件,防护单元上设置维持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高度的第二限位组件。
[0023]本技术中,多组防护单元之间首尾连接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能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为施工人员提供有效的防护,且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之间通过第一L形杆5和第二转动球7的转动即可进行折叠,实现多组防护单元之间的不断折叠,能够有效降低占用空间,便于进行折叠转运。
[002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杆15和滑板16;第二防护板2上端面开设第二条形槽12,第二条形槽12靠近第一防护板1的槽壁上开设第二限位孔14,第一防护板1上的第一条形槽3槽底开设与第一限位孔13,第一限位孔13与第二限位孔14相对;滑板16沿第二条形槽12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二条形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道路桥梁施工过程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单元;防护单元包括第一防护板(1)、第二防护板(2)、第一转动球(4)、第一L形杆(5)、第二L形杆(6)、第二转动球(7)、第一连接杆(8)、第二连接杆(9)和第一安装板(10);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右侧面上均开设第一条形槽(3),第一条形槽(3)在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上下端面均形成开口;第一转动球(4)转动设置在第一条形槽(3)槽壁上,第一转动球(4)设置两组;第一L形杆(5)设置在第一防护板(1)上的第一转动球(4)上,第一L形杆(5)的竖直段位于水平段下方;第二L形杆(6)设置在第二防护板(2)上的第一转动球(4)上,第二L形杆(6)的竖直段位于水平段上方;第二转动球(7)设置两组,两组第二转动球(7)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L形杆(5)竖直段的底部和第二L形杆(6)竖直段的顶部;第一连接杆(8)设置在第一防护板(1)左侧面上;第二连接杆(9)设置在第二防护板(2)左侧面上,第二连接杆(9)与第一L形杆(5)底部的第二转动球(7)连接;第一安装板(10)设置在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前侧面上,第一安装板(10)上开设多组竖直的第一安装孔(11);防护单元并列设置多组,下一组防护单元的第一连接杆(8)与上一组防护单元中第二L形杆(6)上的第二转动球(7)连接;防护单元上设置限制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发生相对转动的第一限位组件,防护单元上设置维持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高度的第二限位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桥梁施工过程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杆(15)和滑板(16);第二防护板(2)上端面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川陈秉堃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