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功耗的电源启停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025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功耗的电源启停电路,其包括启动模块、驱动模块、电源唤醒模块、电源模块和MCU模块,所述启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VCC端,第二输入端连接电源唤醒模块和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MCU模块;MCU模块还连接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而电源唤醒模块的输入端连接VCC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启动电路是一次上升延有效,当电源正常输出后,启动电路将不再消耗功耗,提高电源的工作效率。提高电源的工作效率。提高电源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功耗的电源启停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低功耗的电源启停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子电路中通常会应用到电源启停电路,以控制电源的通断。但是目前的电源启停电路都存在以下问题:
[0003](1)有些电源电路利用电源芯片本身的回差来控制电源的启停(一般是控制EN脚),当输入电压高于额定值V2,电源开启,当电源低于额定值V1,电源关闭。当输入接光伏极板,光照很弱的时候,输入电压不稳,电源就很容易频繁打嗝。
[0004](2)有些电源电路在电源启动后,启停电路上面依旧有比较大的功耗,这在要求低功耗的场合不适用。
[0005](3)有些电源电路通过按键等硬开关来控制电源的通断,但是不具备软件控制的功能。
[0006](4)有部分电源可以实现硬件开启,软件关断的功能。但是当MCU模块死机后,IO口的状态无法估计,无法正常关断电源,主回路容易出现过流、短路等异常状况,甚至发生起火等严重后果。
[0007]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现有电源启停电路存在的问题深入构思,遂产生本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功耗的电源启停电路,以提高电源的工作效率。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低功耗的电源启停电路,其包括启动模块、驱动模块、电源唤醒模块、电源模块和MCU模块,所述启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VCC端,第二输入端连接电源唤醒模块和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MCU模块;MCU模块还连接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而电源唤醒模块的输入端连接VCC端;
[0011]所述启动模块包括光耦IC1、电阻R1、电阻R2、电阻R4、电解电容C2、三极管Q1;光耦IC1的阳极经由电阻R4连接VCC端,阴极经由电解电容C2接地;该光耦IC1的集电极经由电阻R2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同时,该光耦IC1的集电极还连接电源唤醒模块,光耦IC1的发射极则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VCC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源模块;电阻R1的一端连接VCC端,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
[0012]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容C3、电容C4、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6、电阻R7、电阻R10、三极管Q2,电容C3一端连接MCU模块的TPM2_CH1引脚,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则连接至二极管D1的阳极端;电容C4和电阻R10并联后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的阴极则经由电阻R6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启动模块的光耦IC1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7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
极,另一端接地。
[0013]所述电源唤醒模块包括按键SW1、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1、二极管D1、三极管Q2;按键SW1的输入端连接VCC端,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1的第一阳极端,二极管D1的阴极则经由电阻R6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启动模块的光耦IC1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7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另一端接地;电阻R5和电容C1并联后一端连接按键SW1的输出端,另一端接地。
[0014]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容C5、电容C6、电容C10、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1、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源芯片IC2、电感L1;电容C6一端连接启动模块中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另一端接地;电阻R11一端连接启动模块中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另一端则连接芯片IC2的EN引脚;芯片IC2的VIN引脚连接启动模块中三极管Q1的集电极,芯片IC2的pd引脚和GND引脚直接接地,芯片IC2的ss引脚和VREG5引脚分别经由电容C10和电容C11接地;芯片IC2的VBST引脚则经由电容C5连接至芯片IC2的SW引脚,SW引脚则通过电感L1连接至MCU模块的VDD引脚;电容C7和电容C8并联后一端连接MCU模块的VDD引脚,另一端接地;电阻R12和电容C9并联后一端连接MCU模块的VDD引脚,另一端一方面经由电阻R13接地,另一方面则连接芯片IC2的VFB引脚。
[0015]所述电源启停电路还包括连接启动模块的快速放电模块。
[0016]所述快速放电模块包括三极管Q3、电阻R3、电阻R8、电阻R9,三极管Q3的基极一方面经由电阻R3连接VCC端,另一方面经由电阻R8接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启动模块的光耦IC1的阴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则经由电阻R9接地。
[0017]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的启动电路是一次上升延有效,当电源正常输出后,启动电路将不再消耗功耗,提高电源的工作效率。
[0019](2)本技术同时具备硬件开启、软件关断、硬件唤醒等功能,电源电路的控制更加完善。
[0020](3)当电源开启后, MCU模块封锁驱动来保证电源的正常输出。当电源要实现关断时,MCU模块关闭驱动,控制逻辑更加简单,不易出现打嗝的现象。
[0021](4)本技术增加了看门狗的电路,防止MCU模块出现死机或者失效后,其输入输出状态无法控制,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
[0023]图2为启动模块、驱动模块和电源唤醒模块的电路图;
[0024]图3为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0025]图4为连接端子CN1的示意图;
[0026]图5为MCU模块示意图。
[0027]标号说明:
[0028]启动模块10;驱动模块20;电源唤醒模块30;电源模块40;快速放电模块50;MCU模块60。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如图1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低功耗的电源启停电路,其包括启动模块10、驱动模块20、电源唤醒模块30、电源模块40,启动模块1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VCC端,第二输入端连接电源唤醒模块30和驱动模块20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电源模块40的输入端,而电源模块40的输出端连接MCU模块60;MCU模块60还连接驱动模块20的输入端;而电源唤醒模块30的输入端连接VCC端。
[0030]其中,如图2所示,启动模块10包括光耦IC1、电阻R1、电阻R2、电阻R4、电解电容C2、三极管Q1。光耦IC1的阳极经由电阻R4连接VCC端(电阻R4连接VCC端的一端即为启动模块10的第一输入端),阴极经由电解电容C2接地;该光耦IC1的集电极经由电阻R2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同时,该光耦IC1的集电极还连接电源唤醒模块30(光耦IC1的集电极为启动模块10的第二输入端),光耦IC1的发射极则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VCC端,三极管Q1的则集电极连接电源模块40(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则为启动模块10的输出端)。电阻R1的一端连接VCC端,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功耗的电源启停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模块、驱动模块、电源唤醒模块、电源模块和MCU模块,所述启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VCC端,第二输入端连接电源唤醒模块和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MCU模块;MCU模块还连接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而电源唤醒模块的输入端连接VCC端;所述启动模块包括光耦IC1、电阻R1、电阻R2、电阻R4、电解电容C2、三极管Q1;光耦IC1的阳极经由电阻R4连接VCC端,阴极经由电解电容C2接地;该光耦IC1的集电极经由电阻R2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同时,该光耦IC1的集电极还连接电源唤醒模块,光耦IC1的发射极则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VCC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源模块;电阻R1的一端连接VCC端,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功耗的电源启停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容C3、电容C4、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6、电阻R7、电阻R10、三极管Q2,电容C3一端连接MCU模块的TPM2_CH1引脚,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则连接至二极管D1的阳极端;电容C4和电阻R10并联后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的阴极则经由电阻R6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启动模块的光耦IC1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7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另一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功耗电源启停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唤醒模块包括按键SW1、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1、二极管D1、三极管Q2;按键SW1的输入端连接VCC端,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1的第一阳极端,二极管D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少松林海林振灿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拓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